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核黄素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前景分析
核黄素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前景分析
2014-09-04 16:55:08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核黄素不仅是一种维生素,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能够促进机体的修复,目前核黄素在治疗癌症、高血压、关节炎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核黄素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种物质,但是由于溶解性较高,经常直接伴随汗液排出,长此以往会引发核黄素缺乏病,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是核黄素与肿瘤,核黄素中两种不同的黄素辅酶能够直接与蛋白结合形成黄素蛋白,增强人体的活性以及代谢功能,补充人体的核黄素可以增强抗氧化功能,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其次是核黄素与心脑血管疾病,根据相关数据探究发现很多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主要原因是体内缺乏核黄素,因此补充一定量的核黄素对于治疗心脏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这种物质不仅能够保证心肌,还能加快心肌的运动;
最后是核黄素与关节炎,关节炎患者每日服用适量的核黄素,膝关节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它减少了炎症的扩散范围,能够很好保护人体的关节。通过实验和研究发现核黄素还能治疗风湿类疾病,在饮食中添加核黄素能够有效抑制关节炎疾病,核黄素与人体很多种疾病都有直接的关系,一旦缺乏大量的核黄素,人体机能就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
总而言之,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核黄素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大力推广核黄素,有效治疗各种疾病。
参考文献:
[1]杜凡荣.维生素B2的临床新用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6)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盐酸法食品级磷酸构建了循环产业链
由其自主研发、设计的1万吨/年盐酸法食品级磷酸项目在埃及试车成功。该项目生产的磷酸产品有效含量在85%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食品级磷酸的技术要求。这也是世界第一套规模化盐酸法食品级磷酸生产装置。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凯恩德利(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独立研发的盐酸法食品级磷酸生产工艺,突破性地创立和构建了硫酸钾一磷酸一氯化钙的循环产业链。用盐酸代替硫酸来生产磷酸,不仅有效避免了磷石膏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可以将低品位磷矿高收率地加工成饲料级、工业级和食品级磷酸;降低了对磷矿品位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磷矿资源的利用率。
据了解,湿法磷酸工艺即磷矿石通过无机酸分解,先制得肥料用粗磷酸,再经净化除杂,最后浓缩制成纯度与热法工艺相当的高纯度磷酸产品。目前湿法磷酸工艺多采用硫酸分解磷矿得到磷酸,主产物磷酸与副产物硫酸钙的分离是简单的液固分离。因工艺路线简单,硫酸法在湿法磷酸生产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其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低,且“三废”问题严重。
盐酸法磷酸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制粉、溶矿、过滤、萃取、蒸发、除杂等工序,通过特殊工艺对磷酸进行萃取提纯,得到食品级磷酸,并副产氯化钙,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该工艺设备精简,占地面积小。
目前,盐酸的销售市场窄而不畅,并且运输和储存环节都存在问题。盐酸法生产工艺为硫酸钾生产中的副产品盐酸找到了出路,副产的氯化钙也可增加项目效益。据该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下一步将继续提升工艺水平,生产医用级磷酸产品。
●
碳纳米技术的未来前景
原则上讲,纳米技术通过操纵原子可以生产出各种产品,彻底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产品及其生产方式。迄今为止,虽然只有抗玷污纺织品、新鲜食品外包装等采用了纳米技术的产品进入了市场,但有科学家预计,纳米技术产品最终将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宰。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工程学教授乔治?斯泰范诺普勒思指出,“纳米技术将成为无处不在的技术”。他的观点呼应了其他纳米技术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工业化国家目前已即将进入在制造业全面使用纳米技术的阶段。
借助于显微技术的最新进展,科学家目前已经能够将单个原子置放于任意地方。该技术的潜在应用前景非常巨大,在它的支持下,我们不久将会看到显微计算机、能够杀死癌细胞的遥控天线、无污染的汽车发动机等产品问世。
然而,目前的最大难题在于科学家对纳米技术未来趋势的看法存在巨大分歧。这导致了投资者对纳米技术信心不足,他们甚至怀疑,到2015年,纳米技术产品的全球市场是否能达到美国政府的预测还无法肯定。
纳米科技将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这个物理学上的新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席卷全球,现在已经被国际上公认为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学领域,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争先恐后去开发和研究的新科学。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正式向美国政府提出报告,称纳米技术将成为21世纪前20年的主导技术,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美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在原批准研究经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倍的拨款。英国也不甘落后,英国贸工部在新发表的“技术与创新”的白皮书中,将纳米技术列为21世纪英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加速该领域的发展。除美,英,德,日,法等西方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迅速拓展纳米技术应用领域外,我国的科学家也强烈要求政府应充分重视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从宏观—微观---介观----妙观的设想,并提醒我国科学界与产业界不可失去这一新技术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指出:“中国的纳米技术已经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发展纳米材料与技术应用对发展我国高科技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颁布了《中国国家纳米技术发展纲要》。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规划和制订了发展纳米科技的主要内容,已有10余个省市制订了省级纳米规划,如京,津,沪,东北三省,江,浙,皖,粤,湘,鄂,陕,晋,鲁等省市也将纳米技术列为重中之重。我国的纳米技术和产业化实践正在蓬勃健康发展。1993年,我国科学家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之后,我国科学家经过了四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超顺磁性氧化铁超微颗粒脂质体的研究课题,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全新的纳米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正如我国首席纳米科学家张立德所言: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边缘,而大多数人竟一无所知。当更多的人知道纳米技术所能做到的一切时,他们也许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未来与纳米技术联系在一起。
●
2,5-二氯噻吩-3,4-二甲酸酐用以制备聚噻吩类光电材料
可以用来制备各种光电设备的主要材料被称为光电材料,这里所指的光电设备主要是各种主、被动光电传感器光信息处理和存储装置及光通信等。
光电材料主要包括红外材料、激光材料、光纤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等。
红外材料主要有两类:红外探测材料和红外透波材料。
现在的固体激光器材正在努力实现在可见光和近可见光谱范围内的波长可以被调整,人类目前发现的可调谐激光晶体已经有三十多种之多。目前主流激光光电材料在荧光寿命、激光效率、激光调谐范围以及热透镜效应等方面均具有不错的性能。
2,5-二氯噻吩-3,4-二甲酸酐可以用于制备聚噻吩类光电材料。此类光电材料可用于有机平板显示OLED、柔性性显示技术、光伏电池电极材料,替换目前的ITO导电玻璃,ITO导电玻璃虽然有电导率高、透光率好等优点,但材料非常脆,易碎,无法制备柔性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