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核黄素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前景分析
核黄素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前景分析
2014-09-04 16:55:08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核黄素不仅是一种维生素,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能够促进机体的修复,目前核黄素在治疗癌症、高血压、关节炎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核黄素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种物质,但是由于溶解性较高,经常直接伴随汗液排出,长此以往会引发核黄素缺乏病,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是核黄素与肿瘤,核黄素中两种不同的黄素辅酶能够直接与蛋白结合形成黄素蛋白,增强人体的活性以及代谢功能,补充人体的核黄素可以增强抗氧化功能,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其次是核黄素与心脑血管疾病,根据相关数据探究发现很多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主要原因是体内缺乏核黄素,因此补充一定量的核黄素对于治疗心脏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这种物质不仅能够保证心肌,还能加快心肌的运动;
最后是核黄素与关节炎,关节炎患者每日服用适量的核黄素,膝关节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它减少了炎症的扩散范围,能够很好保护人体的关节。通过实验和研究发现核黄素还能治疗风湿类疾病,在饮食中添加核黄素能够有效抑制关节炎疾病,核黄素与人体很多种疾病都有直接的关系,一旦缺乏大量的核黄素,人体机能就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
总而言之,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核黄素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大力推广核黄素,有效治疗各种疾病。
参考文献:
[1]杜凡荣.维生素B2的临床新用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6)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全球丁二烯价格上涨原因
●
解读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用进化的力量解决化学问题
●
《科学》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又被“生物化”了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全球丁二烯价格上涨原因。随着北美地区大量新建乙烷蒸汽裂解装置建成投产,C4原料将随之增加,有助于缓解该地区丁二烯供应紧张的问题。但新的问题出现了。IHSMarkit分析师指出,由于下游装置发生运营问题,乙烯需求并未跟上生产能力。在此情况下,这些裂解装置只能降量运行,结果就使乙烯和C4原料生产成本提高,进一步加大了生产商的盈利压力。 IHSMarkit烯烃和弹性体业务高级主管比尔·海德(BillHyde)认为,今年剩余时间内美国乙烯开工率仍将承压,并且至2019年年末新增产能投产也很难稳定下来。美国蒸汽裂解装置有效开工率较去年下降了2%。与此同时,乙烷原料生产的乙烯份额则由一年前的73%提升到如今的近80%,重质原料的乙烯所占份额还在下降。IHSMarkit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乙烯生产原料结构的改变,美国丁二烯与乙烯产量从2017年大部分时间的4.3%以上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3.9%。 “全球C4市场供应一直很紧张,8月份这一趋势还在持续。”海德说,“9月份北美地区C4供应也未见到任何变化。在西欧,一些裂解装置计划停运实际上会造成C4市场供应趋紧。在亚洲,秋季裂解装置检修完工复工后将导致C4产量增加,但不会发生在本月。” 全球丁二烯价格上涨原因原料供应紧张以及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已推动全球丁二烯价格上涨。在美国,丁二烯价格远远高于5年来的平均值54.4美分/磅(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现货价格)和50.0美分/磅(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合约价),7~8月现货平均价格为71.0美分/磅,5~6月创下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飙升以来的最高值75.0美分/磅。IHSMarkit评估的8月合约价为71.4美分/磅,较7月的70.8美分/磅有所上涨,但比6月的72.3美分/磅略有降低。 “美国丁二烯生产商和消费者将继续进入现货进口市场,一直到2019年年底,甚至可能到2020年,美国丁二烯价格将继续保持较高价位水平,世界其他地区也可能面临这一问题。”海德说道。 海德表示,长远来看,北美C4供需将趋于平衡,丁二烯进口量将大幅下降。然而,这显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2019年及以后美国乙烯产量预计将继续增加,不过,美国乙烯装置的丁二烯产量不会恢复到历史水平。尽管到2023年美国乙烯产量将达到2007年产量的150%,但丁二烯产量只会达到当时产量的81%~85%。 目前美国所有的丁二烯抽提装置都在运行,并且至今年年底也没有计划停工项目。在欧洲,乙烯裂解装置检修安排在9月和10月,预计未来两个月该地区丁二烯供应量不会有太大改善,价格将保持坚挺。在亚洲,因为计划检修将使丁二烯供应保持紧张,但大多数终端用户已建立库存。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解读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用进化的力量解决化学问题。地球的生命经过长期进化最终获得强大的适应力,散布于各种严酷环境,包括热温泉、深海以及沙漠等。如果能够借助进化的力量,我们在化工、医学等众多领域中遇到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美国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乔治·史密斯以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正是基于相同理念,在实验室模拟自然进化,通过不同途径释放进化的力量,获得了瞩目成果,他们也因此被授予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全球发展清洁能源的过程中,成本与高效、清洁一直存在矛盾,传统的方法已很难适应发展,需要研究人员找到新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阿诺德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传统化学方法上,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催化剂。 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林章凛曾在阿诺德的实验室担任博士后。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阿诺德的巨大原创性贡献在于,改变原先人类希望理性设计生物分子的想法,提出在实验室中模拟自然界的自然进化,通过随机突变、随机杂交,再加以适当规模的筛选或者选择,来进化出新的生物分子。 “这对于生物化学界来说,是一种哲学和方法学的巨大贡献。”林章凛说。 阿诺德在1993年完成了首个酶的定向演化实验,首次实现了她的理论。经过多年发展,阿诺德的实验室生成的酶已经能够催化那些自然界中都不存在的化学反应,从而制造出全新材料。她的这些“量身定制”酶如今已是包括药物在内许多材料制作的重要工具,它在生产过程中能避免产生许多污染环境的副产物。 与阿诺德分享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史密斯则研发了一种名为噬菌体展示的新技术。他利用了一种能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将外源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同时,外源蛋白随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到噬菌体表面。这种技术可应用于研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配体,以及进行蛋白质演化等。 温特将史密斯的这项技术用于抗体的定向演化,以便提升它们在疾病治疗方面的一些特性。基于这种新技术开发的药物已在2002年获得相关批准,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彼得·绍姆福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基于史密斯和温特研究成果开发出的全新抗体能够有效用于人体,如今许多畅销药品问世都有他们的功劳。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又被“生物化”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弗朗西丝•阿诺德(FrancesArnold)因其在酶(一种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定向进化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一半奖金。从她的研究中得到的酶使人们能够开发出新的方法来生产关键的药物和更环保的生产化工产品的工艺。 美国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的乔治·史密斯(GeorgeSmith)和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格雷戈里·温特(GregoryWinter)则因为在抗体定向进化方面的研究而分享了另一半奖金,抗体是免疫系统用来识别入侵者的蛋白质。他们的发现使特定抗体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这些抗体使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和其他疾病成为可能。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一场基于进化的革命。”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克拉斯·古斯塔夫松(ClaesGustafsson)在当地时间10月3日上午说,“我们的获奖者已经在试管中应用了达尔文的原理,并利用这种方法开发出造福人类的新型化学品。” 在20世纪90年代,阿诺德是第一个展示如何使用“定向进化”生产新酶的人。她的团队从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酶开始,对其基因进行了分离编码;然后他们使用不同的技术将编译导入其基因,并将新的变异重新插入细菌中。这种细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酶,研究人员对他们所需要的品质作了筛选,比如快速发挥作用或是在高温以及存在某些化学物质等具有挑战性的条件下发挥作用的能力。然后,他们收集了产生所需要的酶的细菌,然后重新开始这个过程,以寻找更好的酶。 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产生的酶能催化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反应。这使得开发诸如源自植物的新型燃料成为可能。这是生产无毒金属或有机溶剂的工业化学物质和新药物的全新过程。 “我可以改变被编码进DNA中的任何东西。”阿诺德在2008年曾向《科学》杂志表示,她是首位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三院)的首位女院士,也是入选这三院的8位健在的科学家之一。“进化的运算法则适合生物学中的所有事情。其他领域就没有这样的运算法则。” 与此同时,1985年,史密斯开发出一种被称为噬菌体展示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可被用于进化新的蛋白质。瑞典科学院在新闻稿中表示,“格雷戈里·温特将噬菌体展示用于抗体的定向进化,目标是产生新药物。” 基于该方法的首个药物——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在2002年获批,并被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和炎性肠疾病的治疗。自此以后,噬菌体展示产生了能中和毒素、对抗自体免疫性疾病以及治疗转移性癌症的抗体。 “诺奖得主利用化学加速自然生物分子的进化。它们充当了活体生物体的关键机制。这些研究人员的突破使以快于自然界上千倍的速度改良药物、燃料和其他产品成为可能。”美国化学会主席PeterDorhout在祝贺3位获奖者的声明中表示,“这是利用化学的真正的定向进化。” 这一奖项“非常认可利用蛋白质进化来解决分子科学中广泛问题的能力。”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化学家、进化专家戴维·刘(DavidLiu)说,“史密斯、温特和阿诺德为这个融合了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科学的多学科领域做出了贡献,我向他们致敬。” “乍一看,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似乎又被‘生物化’了。”有时似乎很难说酶或噬菌体是‘化学’方面的,但它们确实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化学家奥利弗·琼斯(OliverJones)在英国科学媒介中心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支撑了很多东西,尽管它并不总是那么明显,所以这些发现能够得到认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