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生物质间接液化制洁净燃料二甲醚的性质与制备研究
生物质间接液化制洁净燃料二甲醚的性质与制备研究
2014-09-04 16:59:26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为了提高燃料的洁净度可以利用生物质来代替化石燃料,合成洁净燃料二甲醚。本文主要介绍二甲醚的性质以及相关的制备方法。
生物质具有无污染、储量大等特点,近几年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利用生物质气化实现燃料性质的转化是最实用、最常见的技术。
二甲醚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原料,在各行各业都有应用,可以直接代替制冷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二甲醚的物理性质与化石燃料十分相似,含氧量高、组织结构单一,燃烧性能好,是一种综合性能好的清洁燃料。
二甲醚的制备方法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二步法是将生物质气化合成甲醇,在甲醇中添加催化剂并脱水形成二甲醚,以此制作的二甲醚性能较好。具体的工序是甲醇合成、甲醇蒸馏、甲醇脱水等,实施过程较长,生产成本高。一步法中只包含甲醇合成和脱水两个步骤,二甲醚生成中会产生气化作用,打破了甲醇化学结构的稳定,提高了气化的效率。随着一步法研究的深入,开始扩大了这种制备方法的应用范围。
总而言之,不管是一步法还是二步法制备,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二甲醚的性能,减少燃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庆利,蓝平,周明等.生物质间接液化合成燃料二甲醚[J].燃料化学学报,2010(3)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新能源
相关阅读:
●
东北师范大学设计出一种新型化学试剂
●
《自然-医学》 :细菌性败血症的免疫细胞特征
●
高剂量维生素C抗肿瘤功效被证实

化学试剂被称为“科学的眼睛”,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工业、医疗卫生、生命科学、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等行业都离不开化学试剂。化学试剂质量级别繁杂、品种众多,出于生产、科研的需要,不断有新的化学试剂被研发出来。近期,东北师范大学毕锡和课题组设计、开发出一类新型化学试剂—二氟乙醛N-邻三氟甲基苯磺酰腙(DFHZ-Tfs),为解决二氟甲基重氮甲烷与甲酰基重氮甲烷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有机氟化合物以及醛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方法。二氟甲基重氮甲烷(CHF2CHN2)与甲酰基重氮甲烷(CHOCHN2)是向有机分子中引入二氟甲基或甲酰基官能团的重要前体化合物,但是因为这两种重氮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小、常态下为气体、易挥发、有毒且易爆炸的缺点,在生产和使用上一直存在安全风险。DFHZ-Tfs避免了实验人员直接操作有毒且易爆炸的危险物质,还具有易保存、操作安全、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实现二氟甲基重氮甲烷与甲酰基重氮甲烷这两类重氮化合物制备方法的突破,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化学试剂应用广泛,需求巨大。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供应商,有国药、阿拉丁、Sigma、Alfa、TCI等。元素商城作为中国最专业的一站式科研试剂采购平台,整合了包括上述品牌在内的数百家国内外优质品牌供应商渠道,可提供百万种化学试剂,生物试剂,劳保防护用品,医疗器械商品信息,如有需求,欢迎垂询。参考文献:YongquanNing,XinyuZhang,YiGai,YuanqingDong,ParamasivamSivaguru,YingyingWang,BhoomireddyRajendraPrasadReddy,GiuseppeZanoni,etal. DifluoroacetaldehydeN-Triftosylhydrazone(DFHZ-Tfs)asaBench-StableCrystallineDiazoSurrogateforDiazoacetaldehydeandDifluorodiazoethane,Angew.Chem.Int.Ed.,2020,DOI:10.1002/anie.202000119

近日,一篇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报道,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合作揭示了细菌性败血症的免疫细胞特征。这项研究证明了单细胞基因组学在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细胞学特征方面的效用,并进一步加深了对细菌性败血症中免疫失调的细胞的认识。 败血症是指各种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若侵入血流的细菌被人体防御机能所清除,无明显毒血症症状时则称为菌血症,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研究人员使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通过三个临床队列以及相应的对照(n=36)对脓毒症患者(n=29)的血液进行了分析,并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总单个核细胞(PBMC,106,545个细胞)和树突状细胞(19,806个细胞)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基因表达谱的聚类确定了16种免疫细胞状态。他们确定了一个独特的CD14+单核细胞状态,这种状态在脓毒症患者中得到了扩展,并通过使用来自不同疾病病因的受试者和来自多个地理位置(18个队列,1467名受试者)的公开转录数据,验证了其将这些个体与对照组区分开来的能力。研究人员还鉴定了一组用于分离和量化单核细胞状态的表面标记,对其表观和功能表型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一种从人骨髓中诱导单核细胞状态的模型。据悉,败血症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多项全血基因表达研究已定义了败血症相关的分子标记,但特定细胞类型的转录状态变化尚未解决。参考文献:MiguelReyes,MichaelR.Filbin,RobyP.Bhattacharyya,KiannaBillman,ThomasEisenhaure,DeborahT.Hung,BruceD.Levy,etal.Animmune-cellsignatureofbacterialsepsis.NatureMedicine.DOI:10.1038/s41591-020-0752-4

众所周知,维生素C对于人体具有非常大的营养价值,不仅能够预防坏血病,缺铁性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使肌肤更富光泽,延缓衰老的效果。此外,之前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这一说法一直存在争议,近日意大利科学家发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杂志上的论文,证实了其抗癌功能。研究人员通过给癌变小鼠注射高剂量的维生素C(抗坏血酸),发现高剂量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治疗,从而减缓或停止肿瘤的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在将高剂量维生素C作为免疫疗法的一部分注射于小鼠时,维生素C在乳腺,大肠,黑色素瘤和胰腺鼠类肿瘤中具有抗增殖作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调节免疫系统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浸润,并以依赖T细胞的方式延迟癌症的生长。维生素C不仅可以增强过继转移的CD8T细胞的细胞毒性活性,而且还可以与多种癌症类型的免疫检查点疗法(ICT)配合使用。这项工作为结合ICT和大剂量维生素进行临床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维生素C在体内分解代谢最终的重要产物是草酸,如果长期服用或摄入过量会出现草酸尿以致形成泌尿道结石、导致溶血等副作用。所以这种充满希望的联合治疗方法,还需要在患者中进行测试。 参考文献: AlessandroMagrì,GiovanniGermano,AnnalisaLorenzato, SimonaLamba,RosariaChilàetal.High-dosevitaminCenhancescancerimmunotherapy,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2020).DOI:10.1126/scitranslmed.aay8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