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在全球有着显著上升趋势的癌症介绍
在全球有着显著上升趋势的癌症介绍
2014-09-05 13:13:27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在全球有着显著上升趋势的癌症介绍:肺癌从1985年开始就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也是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之一,目前全球每年的新发病例数为135万,其中中国为38万。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肺癌发病率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出现下降,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有显著的上升。
2002年, 49. 9%的肺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而1980 年时69. 9%的肺癌发生在发达国家;中国男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分别达到了42 /10万和19 /10万;日本男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也
分别达到了38 /10万和12 /10万。
乳腺癌位居女性癌症的第1位, 2002年全球的新病例为115万。过去几十年中发达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上升十分迅速;在发展中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
中非和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相对低发的地区,但近年来的一些报道也显示中国发病率有缓慢上升趋势, 2005年的新病例数为17万,并以约3%~4%的年增长率继续上升。
2002年全球结直肠癌的新病例为100万;其中中国为14. 5万, 2005年为17. 2万[ 9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低在全球的差别有数十倍,在发达国家为第2位常见的癌症。总体而言,在过去认为较低发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较快。
在日本,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更快;发展中国家的上升速度相对缓慢;在西欧和北美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年轻人中尤其明显。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癌症
相关阅读:
●
科学家发现提高植物耐旱能力的机制
●
脂质代谢改变影响智力
●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有哪些应用?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干旱、气温上升等环境变化,有研究表明,干旱等极端天气可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致力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同时,很多科学家们也在为加强植物、作物抗旱能力而努力。近日,我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调控棉子糖合成酶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耐旱能力。棉子糖在自然界植物中广泛存在,卷心菜、花椰菜、马铃薯洋葱等蔬菜和葡萄、香蕉、猕猴桃等水果、稻谷以及一些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籽仁中都含有数量不等的棉子糖。已有研究发现,通过调控GOLS基因可以提高植物抗逆能力。而对于负责植物棉子糖合成的第二个关键酶基因RAFS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人员发现,玉米ZmRAFS基因的突变体缺少棉子糖,同时过量积累肌醇半乳糖苷,表现出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玉米ZmRAFS基因显著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耐旱性。转ZmRAFS基因拟南芥种子中的棉子糖含量增加,而叶片中的棉子糖含量却降低了。研究发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叶片中合成的蔗糖被运往种子,蔗糖供应不足导致玉米RAFS不能合成棉子糖,而对其另一底物肌醇半乳糖苷进行水解产生肌醇,正是由于叶片中积累的肌醇提高了转基因植物的耐旱性。这一发现,改善植物的耐旱性提供了新的途径,为解决因干旱导致的作物减产问题提供了思路。

近日,发表在《细胞—干细胞》上的报告中,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名叫脂肪酸合酶(FASN)的特殊酶类依赖性依赖性脂质代谢,将神经源性干细胞/祖细胞活动与学习和记忆障碍联系起来,脂质代谢的改变会导致智力障碍。以往的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活动的改变和神经发育缺陷与智力障碍有关。然而,关于改变的代谢是否会破坏人类神经发生并可能导致认知缺陷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对小鼠模型和人类大脑类器官中脂肪酸合酶的遗传改变进行了研究,大脑类器官是大脑的器官样培养物,其能通过大脑胚胎干细胞来形成,这种方法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分析脂肪酸合酶缺失对成年小鼠大脑及早期人类大脑发育期间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方法改变了小鼠和人类类器官的遗传信息以便脂质代谢酶类能够表现出认知功能缺陷患者机体中所出现的确切突变。经过研究发现,由于神经干细胞中的脂质蓄积和随后的脂肪生成性内质网(ER)应激,脂肪酸合酶R1812W变体纯合的小鼠损害了成年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和认知缺陷。纯合子脂肪酸合酶R1819WhESC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胚胎2D培养和3D前脑区域化类器官中的增殖速率降低,与发育表型一致。这些来自成年小鼠模型和人脑发育体外模型的数据表明,脂质代谢改变会导致智力障碍。这一发现对于研究认知障碍、大脑发育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机制有重要价值,研究人员希望能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在治疗上控制干细胞活性从而帮助进行大脑修复。参考文献:MeganBowers,TongLiang,DanielGonzalez-Bohorquez,etal.FASN-DependentLipidMetabolismLinksNeurogenicStem/ProgenitorCellActivitytoLearningandMemoryDeficits.[J]CellStemCell.doi:10.1016/j.stem.2020.04.002

格氏试剂是格氏试剂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发现的一种亲核试剂,是二十世纪初有机化学合成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在化学有机合成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格氏试剂可用于烃类制备。格氏试剂是一类碱性很强的有机化合物,其能够与酸、水、醇等活泼的氢化合物作用,制备烃类化合物。格氏试剂用于醇类制备。格氏试剂作为一种性质活泼的亲核试剂,与化学物质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醇,是制备醇类物质的有效方法。常见的格氏试剂制醇方式有:经过氧化处理制醇;与醛进行加成反应制伯醇、仲醇;与酯进行加成反应制备叔醇、仲醇等。格氏试剂可制备重氮基类化合物。格氏试剂可与含有重氮类化合物进行反应,与a-重氮基酮反应制得相应的重氮基类化合物,此外还可以制得相关的类衍生物。此外,格氏试剂还可用于醛类、酸类、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的合成,格氏试剂异构偶联法还能够合成辅酶等。格氏试剂不仅可以制备多种类型的化学合成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体格氏试剂可用于比色测定,能够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其原理是,水中的亚硝酸盐对氮基苯磺酸起重氮反应,再与盐酸1-萘胺起偶联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亚硝酸盐氮成正比。元素商城作为专业的科研采购一站式平台,整合了百灵威、sigma、aladdin等知名品牌的试剂产品,可提供烯丙基溴化镁、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等多种格氏试剂,种类涵盖脂肪烃及芳香烃格氏试剂,可为您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便利。相关链接:烯丙基溴化镁、百灵威、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