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病毒与感染能否引起癌症
病毒与感染能否引起癌症
2014-09-09 09:48:20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病毒与感染能否引起癌症?全球1/5的癌症是由慢性感染造成,可引起全球18%的病例,其中发展中国家为23% ,发达国家为9%。
感染主要来自乙肝病毒(HBV,导致肝癌)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宫颈癌) 、幽门螺杆菌(HP,导致胃癌) 、埃及住血吸虫(导致膀胱、癌) 、华支睾吸虫和麝猫后睾吸虫(导致肝内胆管癌)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
目前证实, 至少有7 种病毒(HBV、HCV、HPV、EBV、HIV、HTLV、HHV8等) 、3种寄生虫( 2种肝吸虫以及埃及住血吸虫)和1种细菌(HP)有致癌作用。
通过乙肝疫苗接种控制HBV是最具战略意义的肝癌全球预防计划;目前HBV在全球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年轻一代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鼻咽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Ep stein2Barr病毒( EBV) 感染, EBVIgA抗体增高是鼻咽癌的特征。
国内开展了血清EB病毒ZEBRA / IG、EA / IgG、EA2D / IgA等检测,以及唾液检测该病毒抗体,更有利于开展在人群中筛查监测。
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证实为HPV,归因危险度超过95%,HPV 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病;因此针HPV16 和HPV18研制的宫颈癌疫苗的问世,对于最终控制宫颈癌具有里程碑意义。
HP感染溃疡(胃炎)胃癌的关系也逐渐清晰,因此控制HP就有可能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癌症
相关阅读:
●
吡啶三氧化硫化学性质、用途和注意事项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吡啶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用途和注意事项的内容。吡啶三氧化硫具有低可然性,燃烧放出有毒酸性气体,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本品遇水剧烈反应,水解成强酸性吡啶盐;有时含游离吡啶具有恶臭味。
吡啶三氧化硫化学性质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常温常压下隔绝湿气稳定。
禁配物: 钾、钠、水、醇类、碱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LD50 (oral, rat): >500 /
吡啶三氧化硫用途
糖酐酯钠的中间体。
一般常用作磺化剂,反应温和,性质稳定;在生物制药领域常用作有机氧化剂和硫酸酯化等。
特殊磺化试剂用于呋喃、吡啶等的磺化反应。
用作氧化剂及磺化剂。
吡啶三氧化硫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性
侵入途径:接触或吸入粉尘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并给服2~4杯水或牛奶,之后迅速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 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三氧化硫,二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以上就是关于吡啶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用途和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
紫苏叶油的物化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介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紫苏叶油的物化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的内容。紫苏叶油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叶或带嫩枝经水蒸汽蒸馏得到的挥发油。紫苏叶油是一种淡黄至绿色挥发性精油,具有特殊的枯草香气,味甜。兼有防腐作用。
紫苏叶油物化性质
CAS号:68153-38-8
外观:红棕色澄明液体
气味:味辛辣,气芳香
比重:0.9350-0.9673
折光:1.483-1.512
相对密度(d20)0.9264
酯值28.6
乙酰化后酯值130.82。
紫苏叶油用途
香料。主要用于糕点、泡菜、糖果、胶冻食品等。
紫苏叶油生产方法
由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arguta)在开花初期时割取全株经水蒸气蒸馏而得。得率0.07%~0.21%(鲜草)或0.33%~0.41%(干草)。也可由于紫苏子在常温下用石油醚分三次萃取,每次萃取2h,合并并蒸发后得率可达4.1%。
以上就是关于紫苏叶油的物化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的全部内容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
盐酸林可霉素基本信息、性状和鉴别方法介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盐酸林可霉素的基本信息、性状和鉴别方法的内容。盐酸林可霉素(洁霉素),一种药品,可治疗各种感染。
盐酸林可霉素基本信息
本品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甲苷盐酸盐-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林可霉素(C18H34N2O6S)不得少于82.5%。
盐酸林可霉素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
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盐酸林可霉素鉴别
(1)取本品与林可霉素对照品适量,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另取林可霉素对照品和克林霉索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各约含10mg的混合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1.5:1)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置碘蒸气中显色。混合溶液应显两个清晰分离的斑点;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林可霉素对照品的图谱一致(糊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C)。
(4)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Ⅲ)。
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以上就是关于盐酸林可霉素的基本信息、性状和鉴别方法的全部内容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