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Nature破解百年争论:基因抵抗沉默新机制
2014-03-13 13:37:56
第三方平台
成果公布在10月9日的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甲基化实际上能强制关闭基因表达,而最新发现的一种新型非编码RNA能特异性抑制DNA甲基化,从而启动某些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因此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治疗癌症等疾病。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哈佛干细胞研究所资深研究员Daniel Tenen,其研究组今年还曾发表文章,在最具侵袭性的肝癌中鉴别出了一个已知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基因,由此开始积极地寻找能够阻断其活性的药物。来自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SCI)的研究人员破解了一个百年以来的争论:DNA甲基化作用的出现是用于沉默基因表达,还是在甲基化出现前,基因就已经能通过其他方式被关闭了。
这一研究促成细胞记忆的主要机制之一是将一种化学基团——甲基团添加到DNA序列上,这一过程就称之为甲基化作用。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关闭。基因表达中的这些可以遗传,但却并不直接书写在DNA序列上的改变就称之为表观遗传。
在这篇文章中,Tenen和他的同事发现在DNA转录到RNA的过程中,基因会产生一种被研究人员命名为“附加编码RNA(extracoding RNA,生物通译)”的物质,这些少量RNA会停留在细胞核内,并结合上DNMT1,阻断其甲基化能力,沉默基因。这种RNA的新功能将能被用作基因表达的开关,应用于临床治疗方面。
DNMT1也就是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 transferase 1),是DNA甲基化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能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的碱基上。“我们这项研究证明了 extracoding RNA能保护基因不进行甲基化作用,这虽然只是在一个基因中得到证实,但很可能是一种通用机制”,Tenen说,“当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关闭这种RNA时,基因就会进行甲基化。”
不过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是,DNMT1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DNA结合酶,因此这项研究发现它竟然能很好的与 extracoding RNA结合,这令人感到惊讶,Tenen解释说。“如果把extracoding RNA加入到细胞中去,实际上就抑制了DNMT1维持基因甲基化模式的能力,并且会导致一种基因选择性模式的去甲基化进程”,Tenen说,“有趣的是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去甲基化试剂,因此这项研究将有助于直接进行基因特异性甲基化治疗。”
DNA甲基化往往与很多疾病中都有关,如在癌症中,癌细胞的抑癌基因就通过DNA甲基化而被抑制。这项研究发现一种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肺癌和其他类型癌症都相关的抑癌基因CEBPA 的RNA能够结合上DNMT1,防止CEBPA 的甲基化。这提示研究人员引入这种RNA,也许就能够选择性的去甲基化某些基因,从而启动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
参与这项研究的还有博士后Annalisa Di Ruscio,实验室工作人员Alexander Epalidze等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相关阅读:
●
4%多聚甲醛的配制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
《自然》液态玻璃成3D打印新材料
●
《SCIENTIFIC REPORTS》日本用高氯酸钠研制大容量蓄电池

化学词典告诉你4%多聚甲醛的配制方法以及用途。多聚甲醛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有甲醛气味。系甲醛的线形聚合物。无固定熔点,加热则分解。熔点120~170℃。易溶于热水并放出甲醛,缓溶于冷水,能溶于苛性碱及碱金属碳酸盐溶液,不溶于醇和醚,其高度聚合物不溶于水。 4%多聚甲醛的配制方法0.1M PBS配制 80g NaCl 2g KCl 14.4g Na2HPO4 2.7g KH2PO4 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至7.4,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即可。在15lbf/in2(1034×105Pa)高压下蒸气灭菌(至少20分钟),保存存于室温或4℃冰箱中,在放置磁力搅拌棒的容器中,将4克多聚甲醛(EM级)溶解于100ml PBS,加入数滴NaOH,在通风厨中60℃加热(打开瓶盖)使溶解,冷却至室温, 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至7.4,使用前新鲜配制。4%多聚甲醛的用途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时常选用该固定液。动物灌注固定及后固定(动物器官经该液灌注后,然后取材,再用该液浸泡2-24小时)也常选该固定液固定。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液态玻璃成3D打印新材料。高精密的玻璃结构也可以3D打印?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表的一项材料科学研究报告称,德国科学家使用标准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超复杂、高精细且高质量的玻璃形状,如微小的扭结状脆饼干或城堡。这意味着,现在利用3D打印技术已可以制作具有较高光学性能的结构,可大量适用于设计复杂的透镜和过滤器。 玻璃制作工艺不简单玻璃是一种拥有超级悠久历史的材料,但时至今日仍具有大量实用属性,包括电绝缘、热绝缘以及无与伦比的光学透明性。但是,制作定制结构,尤其是使用高纯度玻璃(如熔融石英玻璃)来制作并非易事,因为这要求较高的加工温度,有些还要加入有害化学品。而3D打印技术在过去的几年里,成本越来越低,适用材料范围也更大。但如果想要利用标准3D打印技术制造出高质量、能适用于精密光学设备的玻璃结构,仍然是一大难题。3D打印玻璃材料此次,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巴斯汀·拉普及其同事,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克服了这一难题,他们在标准3D打印机中使用可以自由流动的石英纳米复合材料(被称为“液态玻璃”)制作出复杂的形状,然后经过热加工处理,形成具有较高光学性能的熔融石英玻璃结构。这些结构既光滑又透明,细节特征可以小至几十微米。该技术并不只是提供精美的工艺品,还能制作出透明度和反射率足够高的表面,应用于大量光学设备中。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日本用高氯酸钠研制大容量蓄电池。目前用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都是锂电池,然而锂电池虽然容量大,但长时间使用后存在发热着火的危险。 高氯酸钠研制大容量蓄电池日本Qualtec公司的研究团队将注意力集中在具有溶解度很高特性的高氯酸钠上,使用饱和高氯酸钠水溶液(SSPAS)进行CV测定试验,研究其在多大电压时发生电解。结果发现,其电化学窗口达到3.2伏,显示了较好的特性,普通铅蓄电池电化学窗口不超过2伏。高氯酸钠电池的应用而上述高氯酸钠电池,其电荷在水溶液中流动方便,不会着火,而且充电时间只需要2-3分钟。目前由于电化学窗口较小,所以还存在容量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研究人员认为该项技术可用于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的辅助电池。该技术成果为开发大容量蓄电装置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SCIENTIFICREPORT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