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元素动态
元素商城2013年校园招聘(华中线 )
2013-10-17 15:45:12
第三方平台
在成功参加了江苏线巡回校园招聘后,为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把新的血液注入元素商城,为元素商城飞跃式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本商城再次组织参加了大规模校园招聘活动。
附校园招聘日程安排:
苏州-------武汉
10月29日中科技大学 上午:宣讲会—9:30-11:30/地址—化学与化工学院(或化学楼)二楼一号会议室
下午:招聘—15:30-17:30/面试—18:00-20:00
10月30日武汉理工大学上午:宣讲会—9:00-11:30
下午:招聘—15:30-17:30/面试—18:00-20:00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招聘会
相关阅读:
●
上海科技最高奖:女科学家用砒霜治愈白血病
●
《微生物学》:美专家发现细菌生成甲烷的关键机制
●
能源局调研内陆核电 已基本掌握三代核电技术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在5月18日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陈赛娟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特等奖,这是2012年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设立特等奖以来的第二个特等奖,也是自然科学奖中的第一个特等奖。
陈赛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中心,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是肿瘤治疗史的成功典范。
陈赛娟与白血病的故事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8位,在40岁以下的男性和20岁以下女性中,白血病则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假如患有APL,目前已经有非常好的药物治疗效果。“可以不用造血干细胞移植,5年的无病生存期可达到90%,而且就像正常人那样有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陈赛娟说,患了APL的病人,首选“协同靶向治疗”,“这种方法使患者可进行正常的工作,生育不受影响,无需服用免疫抑制剂。”
十余年来,陈赛娟团队致力于白血病发病原理和靶向治疗研究。其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是首创砷剂(俗称砒霜)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协同靶向治疗APL,使其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其团队在包括《Nature Genetics》和《Science》在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7篇SCI论文,并先后入选2010年及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使最凶险的APL实现了从高死亡率向高治愈率的转变,这为其它类型白血病及实体瘤治疗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并将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进一步扩展至其它类型的白血病乃至实体瘤,也为国际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成功典范。
20世纪70年代以前,APL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化疗,这种病死亡率较高,5年的无病生存期,国外报道在30%左右,国内由于缺乏有效的支持疗法,只能达到10%左右。
这种早幼粒白血病细胞里有一种促凝物质,往往一经化疗,细胞就会释放促凝物质,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而发生全身性出血,一旦出血发生在颅脑,就会危及生命。
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陈赛娟团队的协同靶向治疗的方法主要是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辅以化疗,前者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没有化疗的副作用,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
20世纪80年代开始,陈赛娟所在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开始用全反式维甲酸。“单单用这个药,它的完全缓解率就可以达到80%到85%。”陈赛娟解释说,所谓缓解率,就是患者用药后骨髓中原始细胞下降低于5%,疾病缓解。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完全缓解率显着增高,而且没有化疗的副作用。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复发率较高,常在一两年内复发。陈赛娟说,为了解决复发问题,以前一般同时应用化疗。
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全反式维甲酸加上化疗,不仅增加了治愈率,也降低了复发率,但仍有40%-50%的病人会复发。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发现对维甲酸和/或化疗耐药的APL复发的病人应用三氧化二砷的话,完全缓解率可达90%以上。中医的理论是“以毒攻毒”。
陈赛娟说,从分子水平研究证实砷剂是使APL的致癌靶蛋白PML-RAR发生降解,联合靶向治疗策略是不同的药物从不同的作用途径发挥协同作用,这是产生治疗效果的基础,使APL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亚型。
“通过对85例APL初发病人联合用药随访7年的研究,表明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0%以上。”陈赛娟说,“治愈”的标准是指5年无病生存率,即停止治疗后5年以上复发显着减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甲烷细菌是能够产生可燃气体甲烷的一种微生物。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发现了这种细菌在制造甲烷时吸取电子、代谢二氧化碳的关键机制。这一成果有望为建立“微生物工厂”,生产可再生生物燃料提供新途径。
甲烷细菌如何吸收电子
作为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供暖和发电的重要燃料。甲烷细菌通常生活在沉积物和污泥中,那里的有机物分解或细菌发酵会产生氢和其他分子。甲烷细菌能借助这些氢及其他物质分子吸取电子,进而用电子与周边环境的二氧化碳发生代谢反应,维持自身生命。在这一代谢过程中会生成甲烷。
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在研究上述电子是如何被甲烷细菌吸取的。斯坦福大学若热·多伊茨曼和同事在新一期美国期刊《微生物学》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甲烷细菌所合成的氢化酶对其吸取电子、生成甲烷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甲烷细菌及其培养物放在烧瓶中,通过石墨电极向烧瓶中稳定提供电子,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结果烧瓶内生成了甲烷气体,证明甲烷细菌吸取了电子,并代谢二氧化碳。但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有氢气产生。
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所不同的是将甲烷细菌菌株作了基因改造,使其不能自行合成氢化酶。结果甲烷气体的生成大为减少,证实氢化酶对甲烷细菌吸取电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后开展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上述氢化酶会吸附在电极表面并发生反应,在产生氢气的同时,直接从电极表面吸收电子,进而将电子输送给甲烷细菌,供其代谢二氧化碳并生成甲烷。
甲烷细菌发现意义
研究人员表示,上述发现有助于科学家制造出高性能电极,供某些微生物合成可再生的生物燃料。此外,开发大型“生物反应堆”,让甲烷细菌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由电极提供的电子转化为甲烷,是一个碳排放为零的过程,在保护生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随着核电建设的全面恢复,应用三代核电技术的电站也陆续开工。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前往福建漳州调研,实地察看了漳州核电项目选址现场,并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在座谈会上,刘琦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全力支持漳州核电项目加快推进。
能源局层面表态支持核电,让原本就处于复兴的核电建设更加被寄予厚望。在此前举行的第三届能源论坛上,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表示,我国目前已具备年产6~8台核电设备的能力,也已基本掌握三代核电的技术。
三代核电机组已开工
一个月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核准了“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国内建设的,称这有助于“在调整能源结构中促进稳增长”。
前不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的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能源局称,“华龙一号”是国家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是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我国20多年核电建设运营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合作研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
记者获悉,今年将新开工8台左右核电机组,此外今年国家能源局将出台关于核电基础创新的专项规划。随着福清“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开工建设,其他“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也已经准备就绪。
据能源局透露,目前,“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广西防城港3、4号机组设计文件、设备采购及供货、现场施工准备、项目核准与执照申请等各方面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进展良好,满足2015年开工建设及后续连续施工的要求,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开工建设。
能源局近日还表示,“华龙一号”反应堆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77堆芯”设计,相比国内在运核电机组,发电功率提高5%至10%的同时,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大力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
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特别是煤炭消费比重高达6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5.8个百分点。发电量中,煤电比例为75%,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28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有23台,总装机容量达2138.6万千瓦。截至2014年底,核电总装机容量2030.6万千瓦,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49%,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近日召开的在第三届能源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称,目前中国核电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自主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周济还表示,中国成功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具备了四代核电技术的快堆和高温气冷堆的研发能力,实现了核燃料循环关键环节技术重大跨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就。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也表示,我国目前已基本掌握了三代核电的技术。
按照能源局的说法,福清5、6号核电机组建设将充分利用我国目前成熟的核电装备制造业体系,自主研制关键设备和部件,设备国产化率大于85%,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
目前,“华龙一号”已经受到了“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与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南亚等近地20个国家开展核电项目合作。
当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位于南亚的与巴基斯坦的项目协议已经签订,与埃及的项目在积极拓展中,最终落地“海上丝绸之路”终点英国,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已达成共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