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发现灵长类大脑发育规律
2013-10-18 17:06:37
第三方平台
记者近日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振纲率领课题组,在大脑皮质发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人员发现,同为灵长类的人类和猕猴的大脑皮质的抑制性神经元,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而不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来自大脑皮质本身。该成果可能为治疗癫痫和自闭症等脑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该研究已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神经科学》上。目前该课题组已在小鼠癫痫模型尝试移植抑致性神经细胞,并取得一定疗效。
神经元也称作神经细胞,由上百亿的神经元组成的大脑是人类最复杂的器官。早期的研究发现大脑皮质主要由两类神经细胞构成,一类是兴奋性神经细胞,一类是抑制性神经细胞。正常情况下,这两类细胞会互相自我调控,使大脑处于一种兴奋和抑制的动态平衡,一旦这一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导致大脑疾病的发生。
长期以来,在大脑发育研究领域,一直困扰科学界的问题是,不清楚灵长类大脑皮质的抑制性神经细胞究竟源于何处。为弄清这一难题,杨振纲课题组通过观察灵长类胚胎和成年大脑内多种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结合脑片离体培养和实时影像观测等,终于发现大脑皮质抑制性神经元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
课题组发现,抑致性神经细胞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它们通过“长途跋涉”抵达大脑皮质,最终定居下来,并与兴奋性神经细胞整合后形成神经环路,神经环路“运转”平稳与否,是大脑发挥正常功能的重要基础,也正是这一环路最终实现了维持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的动态平衡。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2015年最新疟疾宣传资料
●
化肥会挥发吗,化肥应该如何储存
●
有机肥料如何辨别真伪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疟疾曾经危害着数以千万人的性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32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导致约1.98亿例疟疾病例以及估计发生58.4万例疟疾死亡病例。随着医疗卫生的普及、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千万中国人,也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福音。疟疾死亡率也下降到最低,下面我们来看看预防疟疾的小知识。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国的疟疾大多是间日疟,但从非洲传染的多为恶性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到非洲务工人员尤应注意感染疟疾
中国疟疾已很少,但由于目前我国外出和出国劳务人员较多,因此,必须重点防范在外地感染疟疾。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国内主要是安徽、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国外主是非洲和东南亚。近年发生的疟疾病人都是在上述地区感染的病人。因此,到以上地区打工的劳务人员尤应注意防范疟疾。
四、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各级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连吃8天药就能把病治好。“求神拜佛”、“躲疟子” 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休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化肥对于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物质投入,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由于化肥的特殊性,很多农民新手总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化肥会挥发吗?我们应该如何储存化肥呢?
化肥会挥发吗
一般来说,化肥保存得当,挥发的可能性极小。而对了极少部分的化肥来说,还是容易出现挥发现象的。有些人误认为,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化肥不会挥发,也没有多大腐蚀性。其实不然。氮肥中的碳酸氢铵、氨水、硫酸铵等,在低温条件不是不挥发,而是与夏秋高温季节相比,挥发速度慢,挥发量较少而已。对于稳定性较差的化肥,如碳酸氢铵必须包装严实,保持干燥,防止阳光直射。使用时应随开随用,用完一袋再拆一袋,用剩的肥料要扎紧袋口。对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铵态氮肥,要注意不与碱性肥料同库混存,以减少氮素损失。
化肥储存注意事项
化肥是农民兄弟家中常备的农用物资之一,因此储存化肥要注意:防返潮变质 碳酸氢铵易吸湿,造成氮挥发损失;硝酸铵吸湿性很强,易结块、潮解;石灰氮和过磷酸钙吸湿后易结块,影响施用效果。因此,这些化肥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尤其碳酸氢铵储存时包装要密封牢固,避免与空气接触。防火避日晒 氮素化肥经日晒或遇高温后,氮的挥发损失会加快;硝酸铵遇高温会分解氧,遇易燃物会燃烧,已结块的切勿用铁锤重击,以防爆炸。氮素化肥储存时应避免日晒、严禁烟火,不要与柴油、煤油、柴草等物品堆放在一起。防挥发损失 氨水、碳酸氢铵极易挥发,储存时要密封。氮素化肥、过磷酸钙严禁与碱性物质(石灰、草木灰等)混合堆放,以防氮素化肥挥发损失和降低磷肥的肥效。防腐蚀毒害过磷酸钙有腐蚀性,应防止与皮肤、金属器具接触;氨水对铜、铁有强烈腐蚀性,宜储存于陶瓷、塑料、木制容器中。此外,化肥不能与种子堆放在一起,也不要用化肥袋装种子,以免影响种子发芽。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在有机肥料的市场上,由于有机肥市场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有机肥商家成是千上万,市场上的有机肥料品质也是参差不齐。有些不法份子利用偷梁换柱的方法,生产出假冒伪劣的有机肥料。我们应该如何去鉴别有机肥料的真假呢?
有机肥料辨别真伪方法
看包装,是否规范
1.产品登记证:具有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证证号(注:省级部门无登记权),正确方法:“微生物肥(登记年)临字(编号)号”或“微生物肥(登记年)准字(编号)号”;
2.产品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CFU)≥0.2亿/克,登记时农业部只允许标注≥0.2个亿/克、0.5个亿/克(严格规定,在保存期的最后一天必须要达到这个数值)。一些企业为了迎合市场,刻意标成几十个亿,这是不科学的(目前的技术很难达到)、是错误的。
3.产品有效期:国家规定大于6个月。随着生物有机肥产品的保存时间延长,有效活菌数会不断下降,把有效期标注太长都是不负责任的。
看物料,是否均匀
1.产品含水量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菌种存活,判断方法:抓一把肥料在阳光下观察,阴潮呈团、干燥呈灰都非正常产品。
2.适合特殊功能菌种生长的“有机肥营养”应是套餐型,由多种有机营养物质组成(如:菜粕、黄豆粉等发酵制成),在光线下能看到原料的痕迹,或者能闻到原料的特殊气味。
看效果,是否高效
试验方法:加少量水将生物有机肥调成团状,放在冰箱里冻成冰块,第二天拿出来溶化,反复三次,肥料中的菌种将会冻死或大幅度减少;这是用它和将原产品进行比较试验、在相同的田块里观察差异,差异明显好肥料,差异不明显,表明该产品有问题,建议放弃使用。
有机肥料特点
1、有机质含量高:因有机质含量高,施用后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
2、有益微生物含量高:进入土壤后,内含多种有机介质在土壤中增加多种功能性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
3、营养元素全面、肥效持久:内含N、P、K等大量营养元素和C、M、B、Z、M、M等中微量元素,氮、磷、钾(N+P2O5+K2O)≥8%,在有益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胶体的作用下,使施用的各种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用持久。
4、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