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是什么样的?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是什么样的?
2014-10-14 15:43:58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本文主要介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包括金霉素(chlotetracycline)、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四环素(tetracycline)及半合成衍生物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基四环素等,其结构均含并四苯基本骨架。四环素类为光谱抗生素,对G+,G-,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某些原虫均有效。但不良反应很多,且常发生,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消化道溃疡等。
2、二重感染:光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敏感菌株生长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以肠道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耐四环素类的难辨梭状杆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儿童、老人或体弱多病者易发。
3、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
四环素类抗生素易造成棕色色素沉着,牙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亦可引起骨骼畸形、骨质生长抑制和婴幼儿骨骼生长抑制,造成暂时性的生长障碍。
4、肝毒性
大剂量口服或静脉注射可造成急性肝细胞脂肪性坏死,易发生于孕妇,特别是伴有肾盂肾炎的妊娠妇女,易出现致死性肝中毒。
5、光敏反应
服用四环素类的患者受到阳光照射时出现红斑、加重晒伤或引起类似晒伤的反应。
6、肾毒性
四环素类可引起氮质潴留,导致肾小管酸中毒和其他肾脏损伤。
7、脑假瘤
出现头痛、颅内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失明。
8、前庭反应
服用四环素可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等。
以上是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关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介绍的全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自然·化学》人体细胞内存在全新DNA结构可能与基因打开和关闭有关
●
WHO推迟使用全球首个登革热疫苗
●
天然气和新能源成清洁能源两大主角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人体细胞内存在全新DNA结构可能与基因打开和关闭有关。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3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结构——被称为“i-基元”(i-motif)的“DNA扭结”。这表明,除了众所周知的双螺旋结构外,人类DNA还拥有更复杂的结构,这些结构也影响着我们的生物学功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促进我们对DNA的理解。 最新研究负责人、伽尔文医学研究所的丹尼尔·克里斯特指出:“当大多数人想到DNA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双螺旋结构,但新研究提醒我们,存在着完全不同的DNA结构,i-基元是DNA的四链‘结’,与双螺旋结构大相径庭,且其很可能对我们的细胞至关重要。”尽管科学家此前曾看到过i-基元,并进行了详细研究,但这些i-基元都是在试管中而非活细胞内发现的。实际上,i-基元“结”是否存在于所有活体内部,一直存在争论,而新发现让一切盖棺论定。为了探测细胞内部的i-基元,研究团队研发了一款精确的工具——一个抗体分子的片段,其能精确识别并紧密依附到i-基元上。使用荧光技术,他们揭示了i-基元在多个人类细胞系中的位置。研究人员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绿色的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和消失,所以,我们知道i-基元正在形成、溶解、再形成。”他们也证明,大多数情况下,i-基元形成于细胞“生命周期”的某个特定时刻,那时,DNA已经被“阅读”。i-基元出现在某些控制基因是否被打开或关闭的DNA区域,以及对衰老过程至关重要的端粒内。研究人员认为,i-基元可能与基因的打开和关闭有关,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基因是否被很好地“读取”。他们最后说,揭示细胞内全新的DNA结构令人振奋不已,将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DNA,以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WHO推迟使用全球首个登革热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日前宣布,将推迟使用全球首个登革热疫苗,因为注射该疫苗只对先前感染过该病毒的人群有效。这一举措将缩小疫苗生产商赛诺菲巴斯德的潜在市场。 最新研究表明,给以前从未感染过的人接种登革热疫苗,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全面保护,而一旦随后感染上这种病毒,他们会产生严重的反应。去年11月,赛诺菲巴斯德公司也曾发出过类似的警告。一些观察员担心,这可能意味着疫苗投放的中止。在没有快速、可靠的登革热先兆感染检测方法的情况下,SAGE的新意见意味着疫苗不能被广泛使用,或导致公司停止制造疫苗。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阿莱简德罗·克莱维奥拓表示,SAGE的建议会推动诊断测试的发展。与此同时,他说:“这是公司决定如何应对新情况的开始。维持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信心非常重要。”他说,菲律宾2017年12月停止了接种这种登革热疫苗的行动,并要求该公司偿还该国用于接种830万名儿童的7000万美元费用,包括严重患病儿童的医疗费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天然气和新能源成清洁能源两大主角。“全球已经进入清洁能源大发展时代,能源转型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天然气和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两大主角,将在不同时期肩负着不同历史使命。”4月20日在河北廊坊举行的中国天然气与新能源国际学术论坛上,中国石油学会会长、中石油集团原副总经理赵政璋如是说。 “煤炭进入转型期,石油进入稳定期,天然气进入鼎盛期,新能源进入机遇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赵文智这样描绘未来能源发展格局。“从当前至本世纪中叶,将是天然气主导清洁能源发展的黄金时期。”赵政璋说,从天然气消费需求来看,未来20~30年内具有较大增长空间,到2040年,天然气比重将增长到30%左右,超越石油、煤炭。从世界勘探开发潜力来看,天然气资源丰富,具备长期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常规天然气探明率仅约50%。页岩气、煤层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气资源量是常规气的8倍多,95%尚未探明。美国、中国等国家致密气、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已拉开非常规气勘探开发利用的序幕。“中国将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主要国家之一,天然气需求空间巨大。”赵政璋说,但与世界其他产气大国相比,中国天然气地质资源品质处于劣势,中低丰度气田达到60%以上。谈到能源转型的另一主角,赵政璋指出,近5年全球新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在3%~4.5%,显著高于同期化石燃料消费增长率,强劲发展势头已显端倪。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指出,天然气可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协同发展。风能、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发电技术在使用期间须有后备电源来供能,而天然气发电恰好具有环保、高效、启停灵活、便于电网调峰等优势,但目前我国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严重不足,亟待提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指出,我国要实现能源转型,应重点实施天然气规模提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强化节能控需、绿色生产、清洁转化、终端电力替代、智慧能源体系等七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