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生物医药成为两岸产业合作新星
2013-10-21 12:51:07
第三方平台
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一个新亮点。台湾经过了“十年沉潜,十年教训”,如今终于走出了研发困局,量产时机日益成熟;而大陆经过数十年经济快速成长,民众健康意识加强,生物医药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一个有技术优势,一个有市场容量,生物医药迎来了两岸大合作的最好时机。
资料显示,大陆目前是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并且是台湾生技业最重要的外销市场。台湾前十大药厂有八家以各种形式进入了大陆,另外,南光制药公司获得了6张销往大陆的药证,康联公司与大陆合作研发大肠癌针剂产品,健亚公司与大陆石药集团也合作研发药品。
不过,台湾生技业外销大陆金额,与大陆市场的规模相比,市场占有率仍然极低。因此,大陆是台湾生技业最为看中的新兴市场,在台成立研发中心,在大陆成立行销中心,正成为台生技业者的共识。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遇到乳胶手套导致的过敏性皮炎怎么办
元素百科为告诉你遇到乳胶手套导致的过敏性皮炎怎么办。乳胶手套的产生,的确是给很多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它已经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就连普通老百姓都在享受着他的便利,但是要谨防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元素商城在此提醒各位,乳胶手套毕竟只是一种化学产品,它的应用只是给人们带来方便,不可长期使用,但是在某些行业,工作的时候是需要长期用到乳胶手套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注意了,因为有不少的人有过敏体质,往往这就很容易导致过敏性皮炎的发生。 乳胶手套导致过敏性皮炎症状1.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常见于手背,一般在接触乳胶后24~48小时后可出现红斑、瘙痒和小疱。2.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由阻塞、机械性刺激、碱性手套或出汗等引起,表现为手背红斑、浸润、干燥、皲裂、刮痕。乳胶手套导致过敏防治原则临床资料表明,戴乳胶手套出现瘙痒等症状,大致有三种情况,各自的特点及防治原则如下: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这种皮炎最为常见,通常仅表现为手部皮肤发红、瘙痒、干燥或皲裂。原因:用肥皂消毒液反复洗手,又未擦干,手套不透气,形成刺激所致;若为干手套,很可能是手套内的滑石粉刺激所致。处理办法:在戴手套前一定要冲净肥皂液或清洁剂,同时擦干或晾干双手后再戴手套。如果为干手套,内部的滑石粉不宜过多,且每次用完手套后一定要用清水将沾附手上的滑石粉洗干净。一旦发生刺激性皮炎,用些止痒剂症状便可很快消失。2、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较刺激性皮炎少见。其特点是在接触后6~48小时出现手部瘙痒,皮肤干燥或皲裂,常伴红斑和水疱,一般无明显全身过敏皮炎症状。原因:这种皮炎并不是乳胶过敏引起的,而是制造乳胶手套中的某些化学品所致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处理办法:原则上换一种类型的乳胶手套或每次使用前先将手套洗干净即可,但在实际中,为了防止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最好少用或不用为宜。一旦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需口服抗组胺药并用外用药外搽手部,皮炎症状可迅速消退。3、乳胶过敏反应:极为少见,多为速发性反应,通常在戴上手套的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内即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皮炎症状可见于全身,常伴荨麻疹、鼻炎、结膜炎、胸闷、心悸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原因:这些皮炎症状是由乳胶过敏引起的。处理办法:这种皮炎情况一旦发生,要立即予以抗过敏药进行治疗,并迅速脱下手套,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双手。凡乳胶过敏反应者应避免再次接触乳胶手套及其他乳胶制品。以上这些处理办法只能起到一个临时性的缓解作用,想要尽快的治疗好过敏性皮炎,还是需要到医院接受专业人士的治疗。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应该避免使用乳胶手套,因为它会诱发过敏性皮炎的发生。
●
JPC Letters:韩克利团队发现一种天然防晒霜防晒机理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韩克利团队发现一种天然防晒霜防晒机理。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韩克利研究员带领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团队,发现了植物体叶表面防晒分子的超快反式-顺式光异构化机理及一种新的防晒霜分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化学通讯杂志JPCLetters上。 植物身上存在天然防晒霜紫外线照射到生物体上会引起DNA损伤,相对于动物,植物所受的光照时间更长。为防止紫外线造成不良影响,十字花科植物表面均匀分布了一层苹果酸类似物(SinapoylMalate,SM),其为一种芥子酸(SinapicAcid,SA)的脂衍生物,可有效将紫外线的能量耗散到环境中,从而防止紫外线的破坏作用。但是,在溶液环境中,SM抵抗紫外线损伤的机理尚不清楚。天然防晒霜防晒机理研究人员利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和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在中性水溶液中,SM和SA都是去质子化的,它们吸收紫外线到达电子激发态后,会通过超快的光异构化方式内转换回到基态,有效地将紫外线的能量传递到环境中,避免了对遗传物质的伤害。但是,去质子化的SA发生光异构化后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而SM几乎没有变化,从而解释了自然选择SM作为防晒霜的原因。此外,该团队还发现处于质子化状态的SA能够在6个皮秒内通过反式-顺式光异构化的方式回到基态,生成的顺式产物也具有良好的吸收紫外线能力,为开发新型防晒霜指明了方向。上述工作得到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中国首款可量产的石墨烯改性的锂离子电池问世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首款可量产的石墨烯改性的锂离子电池问世。石墨烯材料技术在储能电池上的应用还有多远?国内最早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碳世纪给出的答案是:就在当下。2月21日,碳世纪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召开石墨烯锂离子五号充电电池“烯储霸王”产品发布会,宣告了中国首款可量产的石墨烯改性的锂离子电池问世。 石墨烯改性锂离子电池特点与普通5号干电池、充电电池相比,该款电池优势明显,可循环使用30000次以上,能够在-40℃~65℃的环境下使用,这些性能都是普通电池所不能及的。最重要的是,该款电池能够实现量产,产品发布也代表了正式投入市场。石墨烯电池概念“石墨烯电池”是一个常被商家和市场用来热炒的概念,事实上,根据传统电池一直遵循的“正极—负极活性材料”命名规则,将石墨烯材料应用在电池中并不能称之为“石墨烯电池”。不过,尽管“石墨烯电池”表述有所误导,但是业内专家却看好石墨烯材料在电池上的应用,尤其是在电极上发挥所长。“石墨烯电池的全称应是石墨烯改性锂离子电池,其应用制作电池共有四种方法,一是直接用在负极;二是作为正极的导电添加剂使用——所有锂电池都要加导电添加剂,原来是加导电炭黑,现在用石墨烯替换炭黑,(这两种)相对比较低端。”闫立群接着说:“三是直接在锂电池正极表面进行包覆,因为锂电正极材料是金属氧化物,时间长了会导致氧化,导电性减弱,石墨烯覆盖后会解决该问题,提升微观导电性。四是直接作为电极材料的骨架,以此增加正极材料强度,同时使石墨烯成为了正极的骨骼,整体提升锂电池寿命,提高微观导电性和电池的安全性能。”“烯储霸王”使用的即是第四种方法。“‘烯储霸王’是石墨烯改性的钛酸锂负极锂电池,磷酸铁锂做正极,采用石墨烯包覆的钛酸锂材料做为电池负极,这大大提高了电子导电率,能够快速充电。此外,石墨烯包覆后的钛酸锂和电池中的电解液反应时产气率会大大降低,可有效提高电池的高温循环寿命。”闫立群介绍说。“烯储霸王”这一首款石墨烯锂离子充电电池是标准5号电池。谈及为何选择将石墨烯技术用以研发生产这类民用电池,闫立群说,5号电池在很多小电器、儿童玩具和数码产品中广泛使用,是家庭必备品,“立马就能够用得上”。“我们的石墨烯应用产品都是能够直接投入市场的,并且实现量产。”闫立群表示:“碳世纪的出发点就是让石墨烯材料及其技术早日用于大众的生产生活。”闫立群还介绍说,相比于普通可充电电池(如镍氢电池),“烯储霸王”在工作温度和充电次数方面均有更加优异的表现。普通充电的镍氢电池充电次数约为1000次,工作温度在0℃~40℃之间,而“烯储霸王”在正确的充放电条件下,充电次数可高达30000次,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也可放宽到-40℃~65℃。这也很关键:一般而言,当电池在超出工作环境范围温度时,就会造成电池电压过低,达不到用电器用电要求,容易导致电器直接关机或无法使用。石墨烯材料应用前景广阔作为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状、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被称作“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和其他材料结合后,能够赋予其他材料的纳米结构,从而在不改变原有工业及生产设备的情况下,改善材料的宏观性能,具备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