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抑癌基因与细胞的癌变的介绍
抑癌基因与细胞的癌变的介绍
2014-10-20 16:08:37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抑癌基因与细胞的癌变的介绍。
实际上在脊椎动物中还存在抑癌基因,它们的产物能够抑制细胞的恶性增殖,因此又称为隐性癌基因。
当抑癌基因的表达受抑制时,则原癌基因表达增强,最终引起细胞癌变。研究较清楚的抑癌基因有P53基因和Rb基因。其中P53的抑癌作用可能是通过其蛋白与DN A的结合而实现的。 这种结合既影响DN A复制又影响基因表达。 在人类某些肿瘤细胞中可观察到P53等位基因的缺失,推测可能是由于P53基因的保守序列区有某一位点的突变,导致了P53基因产物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失去抑癌活性,影响了肿瘤的发生。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细胞的癌变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它可能是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受到环境和其它因子的作用,活化成为显性的癌基因,癌基因与隐性的抑癌基因经过多阶
段的协同作用而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是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病毒启动子和增强子作用下高效表达过量合成基因产物,从而促使细胞无限制生长增殖的过程;也可以是非病毒因子(如放射线、化学试剂亚硝酸、烷化剂等)诱导细胞转化,改变细胞内原有遗传信息,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
一般认为在一种肿瘤中起主要作用的几乎不可能是两种以上的癌基因,但很可能涉及两个以上的抑癌基因的突变。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癌症
相关阅读:
●
多溴联苯醚内分泌干扰效应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多溴联苯醚内分泌干扰效应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良宏研究组在多溴联苯醚(PBDEs)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的环境健康科学期刊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Caoetal.2018)。 PBDEs是一类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人体PBDEs暴露与内分泌系统不良健康效应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动物实验表明PBDEs暴露可以导致甲状腺激素和雌激素相关的功能受到影响。然而,目前对于PBDEs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毒性机制还不明确,对PBDEs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靶分子、分子起始事件(MIE)和有害结局通路(AOP)还未完全揭示。 郭良宏研究组针对PBDEs的环境健康问题,从分子作用、细胞效应、细胞功能、计算模拟等不同层面,对PBDEs内分泌干扰的毒性机制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针对甲状腺激素系统,该组研究了PBDEs的羟基化代谢产物OH-PBDEs与三种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HSA,TTR和TBG的结合反应,以此评估了污染物对体内甲状腺激素转运的潜在干扰效应(EnvironSciTechnol.,2012;JAmSocMassSpectrom.,2014)。还研究了OH-PBDEs与甲状腺激素核受体TR的结合反应,在细胞内对TR介导信号通路的激活效应,证实其可能通过激活TR对甲状腺系统产生干扰效应(ToxicolApplPharmacol.,2013)。针对雌激素系统,该组研究了OH-PBDEs与雌激素核受体ER的结合反应,及在细胞内对ER信号通路的激活效应,揭示了OH-PBDEs可能通过激活ER产生雌激素干扰效应(Toxicology,2013)。 近期,该研究组在OH-PBDEs导致雌激素干扰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进展。以往的研究发现OH-PBDEs与ER的结合能力比内源性雌激素E2低几个数量级,所以激活ER可能不是其产生雌激素效应的主要途径。郭良宏组近期的研究工作首次发现OH-PBDEs能够与雌激素膜受体GPER结合,并激活GPER介导的信号通路,进而导致其所调控的细胞迁移功能的改变。实验结果证实OH-PBDEs可通过GPER介导的非基因通路产生快速的雌激素效应,而且产生效应的浓度比ER基因通路低100倍,最低浓度达到100nM,与人体实际暴露水平接近。因此,GPER信号通路可能是OH-PBDEs在活体上产生雌激素效应的主要途径。
●
《自然》新型光敏材料可“切换”软硬状态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新型光敏材料可“切换”软硬状态。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光敏材料,它在紫外线作用下变硬,受绿光照射则会变得柔软10倍,并可来回变化多次。这种变化能力使新材料未来有望用作特殊涂层,不过目前离实用还有很大距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开发的新材料是一种“聚合物金属-有机笼”,基本单元是含金属原子的笼状分子,由聚合物“搭扣”相连。这种材料能在软硬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之间变来变去,可望作为有“自愈”能力的涂层,用于汽车、卫星、机器人等。 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聚合物与金属原子连接的部位添加一种光敏分子,该分子的变化会影响连接方式,进而改变材料的总体结构。 在紫外线照射下,材料里的原子会组成比较大的团簇,使材料较为坚硬;绿光照射使光敏分子发生变化,导致团簇变小、材料软化,变化过程约需5个小时。在实验中,新材料最多可经受7次来回变化。据介绍,这种软硬“切换”的特性,给新材料带来了“自愈”能力。比如,在坚硬状态下产生的裂痕等,可在柔软状态下通过材料融化重组得到自行修复。 不过研究人员说,这项成果离实用还比较遥远,其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新材料使用的金属是昂贵的钯,他们希望能找到性能相同的廉价替代物,以降低成本。
●
中科院制备三维高分子纳米复材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制备三维高分子纳米复材。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以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碳纳米材料在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近日,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研究员马鹏程领衔的复合材料研究团队用新方法制备出三维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制造柔性传感器件。 研究人员以廉价的商业化高分子泡沫材料为模板,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使催化剂的原位生成、高分子模板的部分热裂解去除以及纳米材料的生长等过程同步进行,实现了CNT泡沫体的高效、可控生长。马鹏程说:“我们得到的纳米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疏水和吸附性能,可吸附自身30~80倍重量的有机溶剂和未聚合的液态高分子树脂。”此外,该方法可制备出任意形状的CNT泡沫,这为相应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科研人员充分利用CNT泡沫体的孔状结构和吸附性能,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同时结合树脂自浸润法制备了三维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基于三维高分子纳米复合体系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件。 该柔性应变传感器可以多种方式结合到实际应用中,如制成电子皮肤显示材料应力分布状况、接入电路指示材料所处的应变状态等,在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显示、能源存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