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医学知识介绍:什么基因是原癌基因?
医学知识介绍:什么基因是原癌基因?
2014-10-20 16:08:45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什么是原癌基因( proto-oncogene)?
原癌基因主要是指能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群影。正常情况下,这些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只有在环境或其他因子影响下发生DNA扩增、重排或调控序列改变而被“激活”成为癌基因时,才会使细胞生长分化失去控制,导致持续分裂和癌变。 例如,已经证实各种脊椎动物染色体DNA上都有与Rous肉瘤病毒中的V-src基因相类似的DN A序列。
而V-src基因可以编码产生被称为P60s rc的蛋白质,并加速细胞的癌变。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数十种原癌基因,证明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就是基因,即DNA的改变和不正常活动导致细胞癌变。一系列实验表明,原癌基因能够被外源DNA的插入、DNA片段移位和扩增等活化。通过活化,原癌基因获得了一个新的转录启动子,基因表达效率因此提高。
如某些鸟类血细胞癌中的myc和erbB原癌基因,正常时并不活化。一旦整合上鸟类白血病原病毒DNA片段,后者即为原癌基因提供启动子,使之活化成致癌基因,经表达后细胞发生癌变。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阅读:
●
班氏试剂的反应原理以及配制方法
●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
前10月化学原料和制品业利润增长37.9%

化学词典告诉你班氏试剂的反应原理以及配制方法。班氏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试剂,它与醛或醛(酮)糖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它是由硫酸铜、柠檬酸钠和无水碳酸钠配置成的蓝色溶液,可以存放备用,避免斐林溶液必须现配现用的缺点。 班氏试剂反应原理柠檬酸钠和Cu2+生成络合离子,此络合离子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班氏试剂的配制方法173克柠檬酸钠和100克无水碳酸钠溶解于800毫升水中。再取17.3克结晶硫酸铜溶解在100毫升水中,慢慢将此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最后用水稀释到1升,当溶液不澄清时可过滤之。与还原糖反应加热生成红黄色沉淀。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班氏试剂)的区别: (1)其配方与斐林试剂不一样,其配方为: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③把溶液倒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2)其反应原理与斐林试剂略有差别。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反应生成Cu(OH)2,Cu(OH)2和可溶性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本尼迪特试剂中Cu(OH)2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Cu(OH)2与还原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3)两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产生Cu(OH)2,Cu(OH)2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本尼迪特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碳酸钠为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OH-数量有限,与CuSO4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4)本尼迪特试剂与斐林试剂只适用于还原性糖(如葡萄糖)的鉴定,不用于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的鉴定。当然,无论用本尼迪特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醛基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两者反应现象一样,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化学词典告诉你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双缩脲试剂是一个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化学试剂。它是一个碱性的含铜试液,呈蓝色,由0.1g/mL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0.01g/mL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配制。会遇到蛋白质显紫色。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方法双缩脲试剂A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水溶液;双缩脲试剂B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1g/mL的水溶液。先将双缩脲试剂A3mL加入组织样液3mL,振荡均匀(必须营造碱性环境),再加入1~2滴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如果组织里含有蛋白质,那么会看到溶液变成紫色。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皆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络合成紫色的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双缩脲试剂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候,必须注意,必须是先加0.1g/mL氢氧化钠溶液,再加0.01g/mL硫酸铜的水溶液。(若先加入硫酸铜[CuSO4]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NaOH]溶液,则无法充分制造碱性环境,此时CuSO4会与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Cu(OH)2]沉淀,导致现象不清,无法较好地达到实验目的。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前10月化学原料和制品业利润增长37.9%。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个行业减少。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9%。 国家统计局分析认为,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持续改善。一是成本费用持续下降,利润率持续上升。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84元,同比减少0.51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6元,同比减少0.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38元,同比减少0.25元。1-10月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4%,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二是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额下降。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同比减少1.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18.1%。三是资金周转加快,经营效率继续提高。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天,同比减少1天;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9天,同比减少0.6天。1-10月份,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2.1元,同比增加4.6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33.9万元,同比增加15.9万元。四是企业杠杆率下降,经营风险持续降低。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比9月末降低0.1个百分点。五是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新增利润多。1-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6034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1.2%。六是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初步测算,1-10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0.7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3%、29%,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均增速。10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5.1%,增速虽比9月份减缓2.6个百分点,但仍是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