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基因治疗:什么是基因转移载体?
基因治疗:什么是基因转移载体?
2014-10-20 16:13:57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什么是基因转移载体?
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哺乳类动物细胞有多种方法。根据1995- 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美国已施行的基因治疗方案(103个)所作的评估,载体种类仍以逆转录病毒为最常用,其次为脂质体,而腺病毒在体内应用数增多,裸DN A亦开始应用。
逆转录病毒是一种RN A病毒,由糖蛋白外壳、两条RN A链和核心蛋白组成,中间还包括有逆转录酶。核心蛋白进入细胞后,逆转录酶以病毒RN A为模板逆转录出DN A,并以单链形式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成为原病毒( prov irus) 。原病毒具有与逆转录病毒相同的基因结构,即LTR-gag-pol-env-LTR。 LTR含启动子、增强子、整合信号及转录终止多聚A信
号等;在病毒基因组中间是三个结构基因, g ag 基因编码核心蛋白, 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 env编码外壳糖蛋白。
这三个结构基因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与病毒RN A的合成包装和DN A整合等机制无关。因此,若把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的三个结构基因去除,而用目的基因DN A代替它们,使原病毒转变成为目的基因的载体,这种原病毒载体由于已去除了gag等三个结构基因,失去了制造病毒蛋白产生后代的能力。
这是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的前提。
由于逆转录病毒的整合位点是随机的,一旦载体插入到某个关闭的抑癌基因附近时,有可能诱发癌症。因此,只有建立高效安全的载体系统,基因治疗才能进一步应用研究,这也是目前基因治疗未能在临床上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基因,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阅读:
●
顺酐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
顺酐:两种生产工艺的成本、盈利、开工区别
●
聚合氯化铝铁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化学词典告诉你顺酐的生产工艺及用途。什么是顺酐?顺酐又称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2,5-呋喃二酮等。斜方晶系无色针状或片状晶体。有强烈刺激气味,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难溶于石油醚和四氯化碳。与热水作用而成马来酸。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农药马拉硫磷、高效低毒农药4049、长效碘胺的原料。 顺酐的生产工艺1、苯氧化法苯氧化为顺酐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常用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均为钒的氧化物(见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为抑制苯被完全氧化,常加入钼、磷、钛、钨、银及碱金属等元素的氧化物为添加剂,并采用低比表面的惰性物质为催化剂载体,如α-氧化铝、刚玉等。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温度350~400℃。工艺过程由苯的氧化,顺酐的分离和提纯两大部分组成(见图)。苯蒸气和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所以进入反应器的混合气中,苯的浓度应在爆炸极限之外,一般为1%~1.4%(摩尔)。苯氧化为强放热反应,工业上常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有很大的传热面,管外为冷却系统,反应热可用于产生高压蒸汽。离开反应器的气体中含顺酐约1%(摩尔),用冷却的办法可将其中所含一半左右的顺酐冷凝为液体,其余部分则用吸收法回收。吸收剂用水或惰性有机溶剂,大多数工厂采用的是水。所得到的吸收液是顺丁烯二酸的水溶液,浓度35%~40%(质量),需用共沸溶剂(例如二甲苯、苯甲醚)进行脱水,把酸重新转化成酸酐。脱水也可在膜式蒸发器中进行。粗酐经减压精馏可得成品。以苯计算,整个过程的顺酐收率为92%~96%(质量)。2、C4烃氧化法正丁烷与丁烯均含有与顺酐相同的碳原子数,是生产顺酐的理想原料。由于正丁烷价格较其他原料低廉,用正丁烷更为有利。其流程与苯氧化法基本相同,催化剂为钒-磷-氧体系,添加剂有铁、铅、锌、铜、锑等元素的氧化物。可用固定床反应器或用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温度约400℃。正丁烷-空气混合物中正丁烷浓度为1.0%~1.6%(摩尔)。整个过程的顺酐收率按正丁烷计约为50%。由于C4烃氧化的选择性较低,因此设备投资较以苯为原料时为高,且后加工不能采用部分冷凝,而必须将反应气体中的顺酐全部用吸收法回收,从而使能耗加大。但由于正丁烷价格比苯便宜,而且苯毒性大。因此,以正丁烷为原料是有吸引力的,对本法所用催化剂的改进工作,各国都在大力进行中。顺酐的用途顺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农药马拉硫磷、高效低毒农药4049、长效碘胺的原料。也是涂料、马来松香、聚马来酐、顺酐-苯乙烯共聚物的共聚单体,也是生产油墨助剂、造纸助剂、增塑剂、酒石酸、富马酸、四氢呋喃等的有机化工原料。

化学词典告诉你顺酐的两种生产工艺的成本、盈利、开工区别。目前顺酐两种工艺表现差距较大,市场心态分歧,一方面,苯法顺酐企业成本高压,运行困难,坚守心态为主;而另一方面,丁烷法装置开工高位,且局部产能集中,以及下游需求转弱,调降促销举措应市。下面我们就两种工艺的成本、盈利、开工局面来分别对比详解: 顺酐成本对2016年以山东加氢苯收盘与山东正丁烷收盘做对比,加氢苯均价4956元/吨,正丁烷均价是3086元/吨,原料平均价差高达1869元/吨。中石化纯苯挂牌执行价格11月1日5400元/吨,12月9日7500元/吨,涨幅38.9%。自11月份以来,整体下游上行,以及刚需增量,纯苯、加氢苯市场供应紧张,商投顺畅,加氢苯企业超卖局面下,商家炒涨气氛更甚,使得加氢苯出货价远远超出纯苯挂牌价格,中石化纯苯挂牌一直在被动补涨形势下调整。当前由于粗苯涨势相对滞后且力度相对较弱,故加氢苯企业整体盈利大大改善,近期行业开工稳步提升,目前已达65%的水平;卓创认为,短时供需失衡局面支撑,市场继续上行预期依旧较强。从原料单耗及成本价格来看,丁烷法装置已远远优于苯法装置,另一个角度来说,成本优势决定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反映了工艺开工及收益局面的明显区别。顺酐盈利对比2016年以山东加氢苯收盘与山东正丁烷收盘做对比,苯法顺酐企业平均毛利在-563元/吨,丁烷法顺酐企业平均毛利在1057元/吨。(注:盈利测算采用当期原料价格对应当期成品价格计算,企业自产原料及往期货源不在本测算范围之内,且核算不包括企业装置副产值。)加氢苯紧跟纯苯走势,年内市场运行区间在4100-5500元/吨,年内高点在12月份涨至7600元/吨高位,而正丁烷运行区间在2600-3600元/吨,顺酐两种工艺的成本差距,使得盈利局面大相径庭且长期存在。据卓创统计数据监测显示,采购加氢苯原料企业基本靠副产值及集团其他产品补给度日,另外局部有焦化苯联产装置企业基本在成本线上下运营,而丁烷法顺酐企业运营可喜,长期保持盈利或高利,因此工艺开工及商家操作态度有明显分歧。顺酐开工对比2016年苯法顺酐装置平均开工在24.7%,丁烷法顺酐装置平均开工在58.9%。丁烷法装置从11月中下旬开工率提升至80.3%的高位。从成本及盈利分化局面也使得两种工艺企业策略不一,丁烷法企业受盈利诱惑长期保持较高开工率,且视消息面实时调控出货价格,在保证高额利润的同时,还要以优势定价来兼顾打压苯法企业开工,以及增加竞争对手排货难度。而对于苯法企业来说,高成本制约,持续低位开工,市场竞争毫无还击之力。两种工艺的表现可以看出,不论是成本、盈利、开工等,竞争都存在明显差距,商家应对策略不一,丁烷法业者普遍认为,目前已是12月份处需求市场淡季,对于后市心态普遍看空,且当前买盘表现平平,因此积极出货思路为主,现已有部分降价促销。苯法业者心态受高成本压力,守稳、降负思路为主。卓创认为,需求淡季,后市看空思路为主,预计下周顺酐市场僵持向下趋势或进一步明朗。后续苯市仍有续涨空间,苯法顺酐装置开工或继续降负、停工概率较大。

化学词典告诉你聚合氯化铝铁的使用方法及用途。聚合氯化铝铁(PAFC)是由铝盐和铁盐混凝水解而成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其水解速度快,水合作用弱。它集铝盐和铁盐各自优点,对铝离子和铁离子的形态都有明显改善,聚合程度大为提高。取铝、铁混凝剂各自对气浮操作有利之处,改善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性能;对高浊度水和低温低浊水的净化处理效果特别明显,可不加碱性助剂或其它助凝剂。 聚合氯化铝铁的使用方法因原水性质各异,应根据不同情况,现场调试或作烧杯试验,取得最佳使用条件和最佳投药量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1、使用前,将本产品按一定浓度(10-30%)投入溶矾池,注入自来水搅拌使之充分水解,静置至呈红棕色液体,再兑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投加混凝。水厂亦可配成2-5%直接投加,工业废水处理直接配成5-10%投加。2、投加量的确定,根据原水性质可通过生产调试或烧杯实验视矾花形成适量而定,制水厂可以原用的其它药剂量作为参考,在同等条件下本产品与固体聚合氯化铝用量大体相当,是固体硫酸铝用量的1/3-1/4。如果原用的是液体产品,可根据相应药剂浓度计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3、使用时,将上述配制好的药液,泵入计量槽,通过计量投加药液与原水混凝。4、一般情况下当日配制当日使用,配药需要自来水,稍有沉淀物属正常现象5、根据原生产用按:固体:清水=1/5左右,先混合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含量2~3%的溶液即可。6、生产用按:固体:清水=1/5左右,先混合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含量2~3%的溶液即可。聚合氯化铝铁聚合氯化铝铁适用范围广: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聚合氯化铝铁对生活饮用水及各种工业用水净化处理有着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