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我国CMO原料制药业的发展与运作方式
我国CMO原料制药业的发展与运作方式
2014-10-21 16:37:51
第三方平台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我国CMO原料制药业的发展与运作方式:国企业的外包生产,对于我国制药业无疑是个机会。目前,我国和印度CMO原料药生产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快速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受到跨国制药集团的关注,成为跨国企业外包业务的目标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积累,我国的化学CMO原料药生产已进入相对成熟期,无论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还是技术工艺,都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学CMO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世界上CMO原料药最具出口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企业与外国客户的合作形式分为3种:
一是通过国外代理商进行合作;
二是与代理商签订独家合同;
三是与制剂公司签订合同。
第1种合作形式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的首选,其特点是可选产品更广,有多个代理商,与更多的人打交道,风险更低,易于交流,通过代理商能获得新产品信息。而后两种形式利润更高,当有热门CMO原料药时,我国企业可以成为这个产品唯一的供应商。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缩节胺的生产方法及用途
●
五羰基铁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
戊唑醇的特点以及用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缩节胺的生产方法及用途。缩节胺的作用效果:缩节胺对植物营养生长有延缓作用,缩节胺可通过植株叶片和根部吸收,传导至全株,可降低植株体内赤霉素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伸长,顶芽长势减弱,控制植株纵横生长,使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紧凑,叶色深厚,叶面积减少,并增强叶绿素的合成,可防止植株旺长,推迟封行等。缩节胺能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植株抗逆性。 缩节胺的生产方法由吡啶在铝镍合金催化剂下,高压加氢制成六氢吡啶(哌啶),再与甲醛、甲酸反应得到N-甲基哌啶,进一步与氯甲烷加压盐化而制得助状素。按GB9555-88,助状素原药为白色或微黄色晶体,有效成份含量优级品≥98。0%,一级品≥96。0%。助状素加工成25g/L超低容量剂型或加工成42g/L、50g/L、460g/L的水剂。原料消耗定额:哌啶(折100%)550kg/t、氯甲烷(折100%)760kg/t。 缩节胺用途缩节胺在棉花上使用较广,可有效地防止棉花疯长,控制株型紧凑,减少落铃,促进成熟,使棉花增产。能促进根系发育;叶色发绿;变厚防止徒长;抗倒伏;提高成铃率;增加霜前花;并使棉花品级提高;同时,使株型紧凑;赘芽大大减少,节省整枝用工。 此外,缩节胺用于冬小麦可防止倒伏;用于苹果可增加钙离子吸收,减少苦陷病;用于柑桔可增加糖度;用于观赏植物可抑制植株徒长,使植株坚实,抗倒伏和改进色泽;用于番茄、瓜类和豆类可提高产量,提早成熟。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五羰基铁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羰基铁,铁与羰基的化合物,黄色液体,化学式为Fe(CO)5,可用于制取微纳米级羰基铁粉。Fe(CO)5是在200大气压和180~200℃下,用工业纯CO处理含铁原料合成的。化学反应方程为:5CO+Fe→Fe(CO)5。在五羰基铁合成过程中,原料中的大部分杂质(S、P、Si)会自然除去,因为在合成条件下它们都不生成挥发性的羰基物。 五羰基铁的应用1、铁属于过渡元素,在它的原子中产生充填不满结构的电子层,在与一氧化碳相互作用下形成Fe(CO)5时,由铁原子与5个CO分子组成中获取不足的电子。2、在常压下,Fe(CO)5的熔点在-20.3℃左右,沸点在103.6℃左右,临界温度286℃左右。在100℃以下没有明显分解,100℃-130℃约有1%的分解140℃-160℃有3.3%弱分解,160℃特别是179以上时,普遍强烈分解。3、针对Fe(CO)5的临界温度,在常压及温度在250℃-300℃时进行Fe(CO)5的热解,是Fe(CO)5最重要的应用,是工业化制取羰基铁粉的最基本方法。Fe(CO)5的应用:热解制取微纳米级羰基铁粉,干法制取纳米氧化铁粉,纳米磁性膜、纤维,九羰基二铁(Fe2(CO)9),汽油抗爆剂,阻燃剂,催化剂,工件表面镀膜,光刻掩膜板,抗生素等。 五羰基铁的注意事项Fe(CO)5在常温常压下为无味、有毒、易燃、易爆的红棕色液体,在运输和贮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五羰基铁应装在密闭容器里,并用水封存。2.五羰基铁需贮存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戊唑醇的特点以及用途。戊唑醇中文别名为立克秀;1-(4-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立克莠,无色结晶体,溶于水,密封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 戊唑醇的特点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青岛浩瀚高科专家组与新西兰技术专家研究发现: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杀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有关戊唑醇的合成研究很多,其中多以对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醛酮缩合、催化加氢、环氧化反应、加成反应等步骤制备戊唑醇。 戊唑醇的用途1. 该品属于三唑类杀菌剂,是硫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可有效的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茶树茶饼病,香蕉叶斑病等。2.三唑类杀菌剂,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可用于禾谷类作物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干、湿拌种剂已在我国小麦上应用获得登记,使用方法为每100kg小麦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剂100~150g(有效成分2~3g)拌种,充分拌匀,可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此外还可用来防治花生褐斑病和轮斑病,葡萄灰霉病、白粉病,茶树茶饼病,大麦和燕麦散黑穗病,小麦网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等。生产厂家德国拜耳公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