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葛兰素史克与中国医药业的技术合作介绍
葛兰素史克与中国医药业的技术合作介绍
2014-10-22 17:09:22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作为具有最前沿的高科技研究能力并最早在中国投资研究和开发领域的国际制药公司之一, 葛兰素史克公司被公认为杰出的合作伙伴。
时至今日, 公司在国内药物研发项目上的投人已超过1,00万美元,是国内研发领域最大的投资者。
例如: 自90年代初起,公司与国内著名的微生物和临床专家携手, 在多个大城市对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长期研究和观察, 年均投人约10万美元; 90年代初, 公司与中国有关研究所合作, 投巨资对近万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和开发; 自1995年起, 公司已在基因研究领域展开了7百万美元的合作项目;1998年以来, 公司又投人近20万美元进行组合化学领域的合作研究。
葛兰素史克公司将继续扩大这方面的工作, 为提高国内研制新药的能力和技术合作进行不懈的努力。
葛兰素史克公司将继续履行对中国的长期承诺, 投资高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使广大中国人民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方法;公司将继续支持公益事业和医疗教育事业, 力争成为最优秀的企业, 并不遗余力地贡献于社会。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英国医学杂志》研究显示部分抗抑郁药或关联痴呆
●
《科学》超级净水膜诞生 浙大制成图灵结构分离膜
●
合成氨市场供应紧缩 炒涨气氛明显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研究显示部分抗抑郁药或关联痴呆。英国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阿米替林和帕罗西汀等部分常见抗胆碱能类抗抑郁药物可能关联痴呆。研究人员尚未确定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建议医生开药时谨慎选择药物。 这项研究由东英吉利大学主导,以全科医生为4万多名65岁以上痴呆症患者和将近28.4万名没有痴呆症的患者所写病历为素材,查阅这些患者最近20年内的药方,发现服用抗胆碱能类抗抑郁药物关联服药一段时间后确诊痴呆症。具体而言,4至20年前开始服用这些药的患者确诊痴呆症的风险比不服用这些药的同龄人高3个百分点,达13%。不过,研究人员在由最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周刊刊载的论文中写道,没有确定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痴呆症早期症状包括抑郁和尿失禁,因而不排除部分服用抗抑郁药患者开始服药时已处于痴呆症发病早期的可能。但是,二者确实存在“剂量反应”,即服药剂量越大,确诊痴呆症的风险越高。抗胆碱能药物经由阻断部分神经冲动减轻膀胱、胃、眼等部位肌肉痉挛,以缓解抑郁或帕金森症症状。已知副作用包括导致短期意识模糊和增大摔倒风险。英国《卫报》报道,英国五分之一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服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阿米替林较常见。研究人员建议,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未经咨询医生不要擅自停药。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超级净水膜诞生,浙大制成图灵结构分离膜。从浙江大学获悉,近日,长期从事膜科学研究的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张林教授团队把图灵结构与膜研究结合起来,第一次在薄膜上制造出了纳米尺度的图灵结构。这项首次面向应用领域构建图灵结构的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4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 斑马的黑白条纹、海螺的旋转螺纹、植物茎叶的回旋卷曲……大自然中这些规则重复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一直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早在6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图灵就预测:某些重复的自然斑图可能是由两种特定物质(分子、细胞等)相互反应或作用产生的。通过一个被他称为“反应-扩散”的过程,这两种组分将会自发地自组织成斑纹、条纹、环纹、螺旋或是斑驳的斑点等结构。后来的科学家证实了这个猜想,并将这类结构称为“图灵结构”。界面聚合制备超薄分离膜技术从上个世纪80年代问世沿用至今,已经相当成熟,但同是界面聚合制备的纳滤膜和反渗透膜虽然制备工艺和反应机理完全一致,但两者的表面结构却差异很大:纳滤膜表面光滑,而反渗透膜表面呈峰谷结构,较为粗糙。张林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在深究差异原因时,他们发现界面聚合过程属于典型的“反应-扩散”体系。图灵结构产生的必要条件,就是两个反应物的扩散系数之差要达到一个数量级以上。研究团队想要寻找到一种方法改变反应物的扩散系数差异,使其能满足这个条件。经过仔细分析和讨论,研究团队提出在扩散系数小的反应物水溶液中加入阻碍反应物扩散的亲水大分子,这项工作就好比是拉住其中扩散慢的反应物的“大腿”,让它跑得更慢一点。在大量的实验中,科研人员尝试添加各种亲水大分子,使溶于水的反应物向油中扩散的速率降下来,并在水与油的接触面上,与油中的反应物发生反应形成具有周期性变化的图灵结构的新型纳滤膜。在长时间的不断试验后,科研人员发现聚乙烯醇作为抑制反应物扩散的亲水大分子的效果最好。有了聚乙烯醇对反应物扩散的“阻碍”作用,原本平整光滑的膜表面真的就“长”出了图灵结构。这些只有20-30纳米致密的、具有周期性规律的图灵结构,有的呈管状,有的呈泡状,在膜表面为膜提供了可以让更多水透过的位点,进而增强了膜的透水性能。如果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图灵结构,仿佛是一个个半圆形的帐篷密密麻麻地覆在膜的表面。这些“撑开”的鼓鼓囊囊的“帐篷型结构”中间有很多空隙,减少了水透过的阻力,使得膜的分离性能比传统制备方法制备的膜提高了3至4倍。也就是说,透过膜的水比原先要多出3至4倍,大大降低了膜过程的产水成本,提高了分离效率。纳滤膜的界面聚合制备,往往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而加入亲水大分子后扩散速率的变化传统的测试方法几乎失灵。最终科研人员通过核磁共振进行表征,测定了加入亲水高分子后两个反应物扩散速率差,验证了实验确实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图灵结构的新型分离膜。对于这项研究,三位论文评审专家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其中一位评审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新型脱盐薄膜,“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尝试在薄膜上制造纳米尺度图灵结构的报道”。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合成氨市场供应紧缩,炒涨气氛明显。在市场4月份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市场气氛持处悲观气氛,成交价格也疲软下滑为主。受环保影响,下游工厂的陆续停车,需求的低位运行。其中4月底的下游硝酸厂家的集中停车,导致合成氨厂家无法抓稳市场利好消息,对于5月份的价格走势看法也略显消极。 但还记得前期山东某企业110万吨的尿素新装置是市场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不少企业关注其动态来计划推涨,这一不确定因素从4月中旬计划试车一直推迟到了5月份,直到5月4号装置的成功投料开车,厂家探涨情绪日益渐增,仅仅过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成交价格持续飙红。从液氨指数来看,月初至今上调110个点。而山东的供应量从3880吨减至2100吨,减少1770吨的供应量,相当于70多车的货源。供应量的明显减少,导致前期厂家推涨的情绪再次激起,虽前期探涨成分较多,但整体来看,厂家走货情况还是相对客观的。市场气氛由北向南逐步蔓延。山东、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均出现50-150元/吨不同程度的上调幅度。所以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不管是环保因素还是厂家检修、转产,综合来看根本原因还是市场供应的减少,导致在市场供需关系之中缓解了矛盾,加上厂家有意推涨的结果。除了自身因素以外,目前尿素和甲醇的行情趋稳为主,整体利润还是高于液氨本身,所以虽然近期液氨涨势凶猛,但厂家并无明显转换产品的计划,甚至部分厂家仍以尿素、甲醇为主。环保常态化导致下游工厂部分仍限产、停车。其中中央督察组在江苏燕尾港以驻查半个月之久,沿海工厂基本全部停车,周边市场亦然,下游需求方面同样没有明显的改观。需求仍处低位运行。所以整体来看,此次涨势主要归功于供应的减少,但下游需求若持续维持低位,暂不能跟随市场价格增加,恐此次涨势不能长久,市场需持谨慎态度,多加关注市场装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