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良好的语言环境治疗唐氏综合症
良好的语言环境治疗唐氏综合症
2014-10-22 17:16:28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唐氏综合症是混合有精神发育迟滞的综合症之一, 是由于异常复制多一条21号染色体所引致成为21———三体型。它是一种常见遗传疾病, 它的发生率大概为1 -1 .2 ‰, 是导致智力残疾的第一大病因。
国外对唐氏综合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尤其集中在语言障碍的治疗上。目前国内关于唐氏综合症的研究比较少, 相关的语言障碍研究就更少了, 而且许多关于语言障碍研究的文章都是从医学角度来谈语言治疗的, 专业性很强, 无法满足父母的需求。
培养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和促进唐氏综合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是父母、老师和语言治疗师最主要的责任。然而父母在整个漫长的语言治疗过程中责任更为重大,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从呀呀学语开始就以父母的说话方式和风格为榜样, 父母语言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家庭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大环境, 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阅读:
●
苯酚制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
英国科研团队公开埃博拉病毒基因测序数据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Irwin Rose去世,享年88岁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苯酚制取方法以及苯酚的注意事项,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 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
苯酚制取方法
苯酚最早是从煤焦油回收,目前绝大部分是采用合成方法。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的技术路线,已发展占世界苯酚产量的一半,目前采用该工艺生产的苯酚已占世界苯酚产量的90%以上。其他生产工艺有甲苯氯化法、氯苯法、磺化法。我国的生产方法有异丙苯法和磺化法两种。由于磺化法消耗大量硫酸和烧碱,我国也将只保留少数磺化法装置,逐步以异丙苯法生产为主。
磺化法
以苯为原料,用硫酸进行磺化生成苯磺酸,用亚硫酸中和,再用烧碱进行碱熔,经磺化和减压蒸馏等步骤而制得。原料消耗定额:纯苯1004kg/t、硫酸(98%)1284kg/t、亚硫酸钠1622kg/t、烧碱(折100%)1200kg/t。
异丙苯法
丙烯与苯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异丙苯,异丙苯经氧化生成过氧化异丙苯,再用硫酸或树脂分解。同时得到苯酚和丙酮。每吨苯酚约联产丙酮0.6t。原料消耗定额:苯1150kg/t、丙烯600kg/t。
氯苯水解法
氯苯在高温高压下与苛性钠水溶液进行催化水解,生成苯钠,再用酸中和得到苯酚。
粗酚精制法
由煤焦油粗酚精制而得。
拉西法
苯在固体钼催化剂存在下,高温下进行氯氧化反应,生成氯苯和水,氯苯进行催化水解,得到苯酚和氯化氢,氯化氢循环使用。
苯酚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
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4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更多苯酚性质可使用cas号查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一个英国科研团队成功完成了对埃博拉病毒的基因测序,并已将数据在网上公开发布,免费提供给全球科研人员使用。这有助于各国研发更高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
埃博拉病毒基因测序
剑桥大学3日发布公告称,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暴发后,来自该校及英国多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始在塞拉利昂采集病毒样本,并利用美国一家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最终完成了基因测序。
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桑格研究所的保罗·凯拉姆说,这些数据能告诉研究人员许多关键信息——埃博拉病毒如何传播?这一过程中它如何变异?
这对全球抗击埃博拉疫情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有了这些基因测序数据,研究人员就可以更方便地监测埃博拉病毒的变异,从而展开针对性的药物研发。
埃博拉病毒基因测序价值
这次使用的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也有望在未来成为科研人员对抗各类病毒的“利器”。这一技术不但能大幅缩短测序所需的时间,相关的测序数据就像一幅“地图”,还能清晰地把病毒的传播轨迹展现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发言人发表申明称,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罗斯(Irwin Rose)于上周二(6月2日)去世,享年88岁。据他的家人称,欧文·罗斯在睡梦中安详过世,过世时身处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迪尔菲尔德(Deerfield)。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获奖理由
2004年,欧文·罗斯与两位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共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领域的杰出研究。泛素化修饰自20世纪70-80年代发现以来,已经被证实是介导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最主要的途径,在进化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现在已经了解到细胞内的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离不开泛素化修饰的精细调控,比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等等。欧文·罗斯的研究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分子活动。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介绍
欧文·罗斯于1926年7月16日在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出生,父亲哈利·罗斯(Harry Royze)与母亲埃拉·格林瓦(Ella Greenwald)是世俗犹太人,经营一家装潢建材行。罗斯曾在二战时进入美国海军服役,此前一年则就读于华盛顿州立大学。战争结束后,罗斯重拾书本,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54年至1963年间,罗斯任教于耶鲁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学系;1963年进入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Fox Chase Cancer Center),工作直至1995年退休。罗斯在1970年代时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教授。他生前也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医学院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驻校教授。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