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生物钟能测出人体组织年龄
2013-10-23 16:00:55
第三方平台
揭示人类为何会变老以及怎样减缓老化过程
每个人都会变老,科学家也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嵌在人体基因组内的生物钟,有望进一步揭示我们为何会变老,以及怎样减缓老化过程,并为癌症与干细胞研究提供宝贵借鉴。
虽然大部分样本的生物年龄都与它们的实际年龄吻合,但也有明显的不符:比如妇女的乳腺组织比身体其他部位老化得更快。霍瓦特说:“健康乳腺组织比该妇女的身体其他部位要老2到3年。如果是患乳腺癌的妇女,其临近肿瘤的健康组织比身体其他部位平均要老12年。”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癌症。
理论上,该发现证明了科学家能倒转身体生物钟,并将其恢复到零。“下一步我将对多能干细胞进行研究,看看将成熟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的过程,是否将时钟重新拨回到零。”霍瓦特说,“还有一个大问题是,生物钟是否控制着走向老化的过程。如果确实如此,在研究使我们保持年轻的方法时,生物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生物标记。”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硅藻泥缺点有哪些?
●
基因组突变是如何产生的?
●
中国著名农田水利专家雷志栋院士逝世,享年77岁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了硅藻泥缺点有哪些的文章。硅藻泥作为一种新型的墙壁涂料,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摒弃了传统涂料带来的危害,真正的做到了健康环保的功效。但是硅藻泥是不是就没缺点呢?当然不是的,硅藻泥也存在缺点。现在让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关于硅藻泥的缺点有哪些?
硅藻泥缺点
1、不耐脏
硅藻泥大多是淡雅的色调,在有小孩的家庭里很容易留下小孩玩耍的手印脚印什么的各种污迹,大部分硅藻泥都有这种问题。
2、不能擦洗
瓷砖或者很多墙面漆都是防水的,家里墙壁脏了,可以用湿抹布直接擦拭,但是硅藻泥本身的结构是纳米的蜂窝状结构,他的吸附性要比活性炭高300倍,一旦用水擦拭可能就会直接吸附到分子结构中去,起不到清洁的作用。另外硅藻泥是“泥”,由于天性也是不能用水擦洗的,一旦墙面弄脏不能选择用水擦洗。
3、不防水
硅藻泥由于其自身结构吸水性很强,但不防水,不能用于过于潮湿的地方,比如厨房卫生间这些地方容易潮湿不能使用硅藻泥装修,这是硅藻泥装修的局限性。
4、花色不够丰富
与壁纸丰富的花色、活跃的色彩、多变的造型相比,硅藻泥肌理图案较为单调,不够丰富。这根硅藻泥的发展历史有关,时间沉淀不足所致。
5、价格昂贵
与乳胶漆等相比硅藻泥的价格比较高,一般在三四百元以上每平米,普通工薪阶层出于经济情况都不会选择这么贵的材料进行家居装修。但现在相比而言,与中等涂料油漆、乳胶漆、壁纸等已经价格相当,这与硅藻泥的发展有关。
以上就是关于硅藻泥缺点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硅藻泥的相关内容,请查看涂料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了基因组突变从何而来的文章,细胞每一次分裂都需要复制DNA,而DNA会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发生变化。基因组中的DNA突变并不是随机发生的,但人们还不清楚这背后的具体机制。寻找DNA突变的来源,不仅有助于理解进化过程,也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绘制DNA聚合酶的新技术
日前,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emRiboSeq。emRiboSeq能绘制DNA聚合酶在整个基因组上的分布图,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DNA复制和DNA突变。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
研究人员用这一技术跟踪了新DNA片段的合成,鉴定了负责合成工作的聚合酶。他们发现,控制基因何时激活的一些遗传学开关,是DNA突变的热点区域。
基因组DNA的双向复制,需要后随链以一系列冈崎片段的形式合成,这些片段经过加工会形成连续的DNA链。研究显示,冈崎片段的5’端存在更高水平的核苷酸替换,是基因组DNA突变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容易出错的片段来自于DNA聚合酶α,大约占成熟基因组的1.5%。研究人员指出,复制后的转录因子结合会促进这些突变的生成。正因如此,突变往往发生在决定基因何时开/关的调控区域。
发生在关键区域的错误会改变或摧毁调控开关,进而引起遗传学疾病、改变对常见病的易感程度、甚至促进癌症发展。研究人员希望emRiboSeq能帮助人们鉴定这样的致病突变,尤其是在神秘的基因组非编码区域。
“人们早就注意到基因组中的DNA突变存在特定的模式,但并不清楚出现这种模式的原因。我们这项研究揭示了DNA突变的来源和突变率比较高的位点,”文章的通讯作者 Dr Martin Taylor说。
新技术的意义
“我们开发的新技术很有意义,可以用来跟踪复制基因组的DNA聚合酶。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尽管DNA复制有着惊人的准确性,但错误依然会发生并且集中在基因组的重要位置,”文章的另一位通讯作者Andrew Jackson教授说。
以上就是关于基因组突变从何而来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基因突变的内容,请查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了著名农田水利专家雷志栋院士逝世的文章,著名农田水利和水资源专家、水利工程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原系主任雷志栋院士,因病于2015年1月26日21时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农田水利专家简介
雷志栋院士于1938年1月4日出生于湖南澧县,1960年清华大学水利系本科毕业,1965年研究生毕业,1965年至今在清华大学工作,1994-1999年曾任水利系系主任,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著作
雷志栋院士主要从事土壤水、“四水(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和农田水利、水文水资源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于节水灌溉和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主编《土壤水动力学》专著曾获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研究成果
雷志栋院士多年来在土壤水和农田灌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对推动中国土壤水问题研究和农田水利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主编的《土壤水动力学》专著等在中国有较大的影响。他30年来长期与新疆叶尔羌、宁夏青铜峡和山东位山等特大型灌区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进行灌区水资源配置与合理利用的咨询研究,1999~2001年在叶尔羌、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中,作为技术咨询负责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干旱半干旱区灌区的特点,他提出的水资源平衡、盐分平衡等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80年代在华北地区,90年代以后在西北地区,对地下水资源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雷志栋院士自1991年以来,长期在新疆进行调查、监测、试验与工程咨询,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的渭干河、喀什噶尔等4个大型绿洲灌区的水盐监测,对当地的水利规划与管理有重要价值,是中国大型灌区水盐监测的范例。在叶尔羌绿洲四水转化研究,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生态保护研究中,他均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为塔里木河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这两项成果均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著名农田水利专家雷志栋院士逝世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业的相关内容,请查看农业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