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我国CMO原料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回顾
我国CMO原料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回顾
2014-10-23 16:44:10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我国CMO原料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回顾:我国已经是世界上CMO原料药最具出口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在传统大宗CMO原料药, 如青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系列产品等的出口方面占有垄断地位。
近几年的出口情况也反映出我国CMO原料药的出口量正稳步增长。
尽管我国化学CMO原料药在以上一些产品的生产方面存在—定的比较优势,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上产品都是一些传统的老产品, 而且有些还是发达国家不愿意生产的重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许多产品还存在被逐步淘汰出局的危险。
而对于目前国际上一些市场大、技术壁垒高的高附加值产品, 我国却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即使有些产品我国也能够生产, 但由于加入WTO 以后, 知识产权的限制而不能生产。
所以展望我国的化学CMO原料药前景, 还是令人担忧的, 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化学制药产业在CMO原料药生产方面, 将长期处于落后的局面。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定制合成
相关阅读:
●
不止防护口罩,3M护目镜也在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干细胞疗法—新冠肺炎救治中耀眼的星
●
疫情下的创新,口罩中的高科技

提及3M品牌,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口罩,3M防护口罩是世界呼吸防护用品的先行者和老大哥,一直深受人们欢迎。尤其是疫情期间,3M防护口罩可以说是自带光环,出尽了风头。其实除了口罩,3M的很多眼面部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防护面屏等也在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接下来,小元将介绍几款元素商城热销的3M护目镜。3M护目镜在材质选择和设计上有独特的优势3M护目镜有各种各种高科技和时尚的产品,可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眼部防护解决方案。在材质选择上,3M致力于开发具有强抗击力、有效阻隔紫外线伤害、防刮擦、防雾的聚碳酸酯镜片和涂层。设计方面,3M以增加舒适性和防护功能为目标,设计了可灵活多向调节,兼具多适用性和舒适感的镜腿以及更贴合且稳定的柔软鼻垫。值得一提的是,3M公司为设计贴合中国人脸型,更符合中国人佩戴习惯的护目镜,历时两年时间,特地研究中国人脸型,基于香港大学“中国人头模数据库”设计出“中国款”眼镜,为中国客户提供有效及舒适的防护!3M护目镜推荐3M1623AF护目镜3M1623AF防护眼罩采用柔软PVC边框和弧形聚碳酸酯大视野镜片,有效防护冲击危害,阻隔99.9%紫外线。防雾涂层,视野极佳。柔软的面框和鼻垫搭配够宽且可调节头带,贴合更好,更舒适。 3M1621AF护目镜3M1621AF护目镜提供化学液体有限喷溅防护,防雾涂层和间接通风口设计可有效防止镜片起雾;乙烯镜框,易弯折,提供最佳适合度;可调节头带,佩戴更舒适。 相关链接:3M1623AF护目镜 3M1621AF护目镜

目前全球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人数已超百万,寻求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及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全球科学家及医护人员都在为之努力。干细胞疗法在新冠疫情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日,发表在《AgingandDisease》的一篇研究,也证实干细胞疗法是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文章中,研究人员研究了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抵抗多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的细胞因子,对微生物、各种炎症、免疫反应进行可控的调节。同时,可合成和分泌多种血管和组织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受损血管和肺泡组织的恢复和重建、改善受损的多脏器功能,能迅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规避细胞因子的大量聚集。 此项研究中,科研人员根据7名入组患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14天内的临床症状、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变化评估了干细胞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2天,这7例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明显改善。其中,两名普通患者和一名重症患者在治疗后10天内康复出院。科研人员发现,在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减少,同时,机体分泌过量激活细胞因子的免疫细胞CXCR3CD4T细胞,而CXCR3CD8T细胞和CXCR3NK细胞在3-6天内消失。另外,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中,一名死亡,一名病情严重,第三名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些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治愈或显着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且对于重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参考文献:ZikuanLeng, RongjiaZhu, WeiHou,KunlinJin,RobertChunhuaZhao.etal.TransplantationofACE2-MesenchymalStemCellsImprovestheOutcomeofPatientswithCOVID-19Pneumonia.[J]AgingandDiseas(2020).DOI:10.14336/AD.2020.0228

疫情期间,口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戴口罩既可保护自己又能保护他人,是减缓新冠病毒传播,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的有效手段。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一罩难求”逐渐缓解,甚至开始“罩”顾世界,国产口罩已出口数十亿只,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支持。同时,科研人员不断科研攻关,为解决“口罩使用寿命短”、“不可重复使用”、“过滤功能受使用时间、环境影响”等问题,提高口罩舒适度、透气性、杀菌性能而努力,并在口罩材料的研究上取得突破。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团队与校内外多个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研发出一种高荷载电荷/高抗静电衰减、抑菌、抗老化三合一的新材料,也是聚丙烯基体的熔喷纤维材料。用新材料制成的熔喷纤维布,对细菌和病毒的阻隔率很高,抑菌性能达到很高水平,抗老化性能也非常好。基于这种材料制成的口罩支持水洗晾干再次使用,大大提高了口罩的使用寿命。 图片源自网络中国航发航材院科研人员已成功研发出抗菌性更强、透气性更好、使用时间更长的新型石墨烯口罩。相比传统一次性口罩,新型石墨烯口罩的使用时长超过48小时,是传统一次性口罩的12倍以上,而且口罩过滤功能受环境及使用时长影响较小,即使连续佩戴48小时,其过滤效能仅降低4%。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领导人及相关专家一致呼吁要向科学要答案,以科技的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口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物件,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型可重复利用口罩和新型石墨烯口罩的问世,蕴藏着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