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中国CMO原料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地位
中国CMO原料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地位
2014-10-27 16:58:42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中国CMO原料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地位介绍:全球市场规模每年以7%左右的幅度递增。欧洲及北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受生产成本、环保等的限制,已不再生产污染较重的CMO原料药,初级CMO原料药工业不断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CMO原料药生产商和供应商。2011 年,中国出口CMO原料药已超过220 亿美元,在全球400 亿的市场规模里达50% 以上。中国CMO原料药产能达200 多万吨,约60% 供应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有60 多种CMO原料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CMO原料药在中国药品进出口中达60. 55%。
在全球CMO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市场上,中国在抗生素类、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氨基酸素类及蒿甲醚类等一些药物品种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目前中国CMO原料药行业的发展模式不太合理,不符合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依靠政府的指导政策和控制措施,引导CMO原料药行业的健康发展。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定制合成
相关阅读:
●
二维硅烯纳米片助力乳腺癌光热疗法
●
一种特殊的“手套”,实现高灵敏、无创连续血糖监测
●
针对化学试剂,丁腈手套和乳胶手套有哪些不同防护效果?

近日,国际期刊《Biomaterials》报道了光热疗法治疗乳腺癌的新成果,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郝永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雨等人将二维(2D)硅烯纳米片(SNSs)引入到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光热治疗是利用在近红外具有较强光吸收的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杀死癌细胞,与传统的化疗、放疗相比具有副作用小、治疗特异性好的优点。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确切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而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的好处非常有限。近年来,各种不同的纳米材料被用于乳腺癌光热治疗,并被寄予厚望。 研究人员注意到硅基材料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多功能性,于是将二维(2D)硅纳米片(SNSs)引入乳腺癌治疗。RNA测序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光热通过激活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7促进乳腺癌中的细胞凋亡。重要的是,赖氨酸脱甲基酶KDM3A的敲除使乳腺癌细胞对光热的表观遗传敏感。而经Co-IP和ChIP-qPCR检测发现,KDM3A可清除p53K372me1,抑制p53基因的抗癌作用,导致促凋亡蛋白PUMA和NOXA下调。这些数据表明,二维(2D)硅纳米片(SNSs)作为光热材料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光热烧蚀效果。这项研究不仅将近红外光(NIR)诱导的SNSs-BSA光热消融技术引入到BC治疗中,光热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和调节因素。参考文献:ChaoHe,etal.LysinedemethylaseKDM3Aregulatesnanophotonichyperthermiaresistancegeneratedby2Dsiliceneinbreastcancer,Biomaterials,2020.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181

糖尿病这种“甜蜜的负担”除了带来身体的不适,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在注射胰岛素和血糖监测上。每一次的“扎针”都让人既痛苦又不舒服。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对于控制糖尿病进展非常重要,近年来,针对“侵入式”血糖监测的痛点,微创、无创技术相继被研发出来。近日,美国的贝鲁特美国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无创连续血糖监测的可穿戴式多传感器系统,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种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基于电磁(EM)的传感器组成:一个多频段缝隙天线和一个多频段拒绝滤波器。多频段缝隙天线是在加载人手模型时设计的,可以减少空气-皮肤边界处的反射,并向人体传输更多能量,从而可以更可靠地分析血糖变化。滤波器则起到重要的协调功能。设计的天线被集成为可穿戴手套的一部分,该手套通过感应手的脉管系统来监控BGL,该滤波器作为袖标的一部分。感应组件在多个位置的这种不同结合可以在跟踪监测血糖水平中实现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传感器系统在血清、动物组织和糖尿病动物模型上以及在临床环境中得到了验证。人体试验期间的无创测量结果表明,系统的物理参数与血糖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0.9),且没有任何时间滞后。这种高灵敏度得益于其独特的血管解剖学启发的可调电磁拓扑。一系列实验数据表明,这种新型的可穿戴多传感器系统能够高灵敏地无线感知低血糖到高血糖的变化,可以准确的进行连续的血糖监测,提供了独特的无创解决方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参考文献:JessicaHanna,etal.Noninvasive,wearable,andtunableelectromagneticmultisensingsystemfor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mimickingvasculatureanatomy.ScienceAdvances,2020.DOI:10.1126/sciadv.aba53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实验室操作人员来说,防护手套就是必备的防护利器。防护手套能在手与实验所用化学试剂间形成隔离屏障,起到保护双手不受试剂伤害的作用。丁腈手套和乳胶手套是实验室常用的防护手套,那么它们针对哪些化学试剂起防护效果呢?小元总结了丁腈手套和乳胶手套在化学防护方面的不同作用,希望能够为大家选择实验室防护手套提供参考。丁腈手套和乳胶手套针对化学试剂的不同防护效果和它们自身的材质密不可分。首先,丁腈手套由丁腈橡胶制成,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与少量丙烯腈两种单体单元共聚而成,兼有两种均聚物的性能。丁二烯组分赋予了共聚物弹性和耐寒性,丙烯腈组分则具有强极性,―CN基能使共聚物具备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尤其是耐油性(指烷烃类油)特别好。 丁腈手套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可以有效地耐受烷烃、环烷烃类非极性试剂,如正戊烷、正己烷、环己烷等这类试剂。另外需注意的是,对于芳烃类,丁腈手套的防护性能差异较大。比如,在丁腈手套在苯中易降解、渗透,一般禁止与其一起使用,却可以防护二甲苯,在二甲苯中的降解度较好,也耐渗透。丁腈手套可以防护甲醇、乙醇、正丙醇、戊醇、环己醇等化学试剂,但对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丁酮、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二氯乙烷、氯苯、苯酚、苯甲醛、乙酸乙酯防护性能差,或不具备防护性能。乳胶手套,采用天然乳胶,配以其他的精细助剂加工而成。天然乳胶来源于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乳白色液体,主要成分是顺-1,4-聚异戊二烯。聚异戊二烯是非极性的,未经硫化交联的乳胶可以溶解在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 乳胶手套溶于非极性溶剂,对正戊烷、正己烷、异辛烷、苯、甲苯、二甲苯等常见非极性试剂均没有防护性能,所以禁止将该手套和这些非极性溶剂一同使用。乳胶手套不溶于强极性试剂,预期对强极性试剂有较好的防护能力,但操作时应小心使用,避免渗透。乳胶手套适用于实验室常用的碱液、酸液、浓度不高的硫酸、盐类、部分醇类、极性溶剂等。综上,乳胶手套和丁腈手套针对不同的化学试剂具有不同的防护效果,另外,防护手套并不能防护所有的化学试剂,在实验操作中,实验人员除了做好必要的防护外,还要养成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这样才能让实验更顺利。相关链接:乳胶手套、丁腈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