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CMO原料药行业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治理
CMO原料药行业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治理
2014-10-27 16:59:16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CMO原料药行业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治理:CMO原料药根据品种的不同,上游的原料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发酵型和合成型两类。发酵型的CMO原料药上游产品为粮食; 合成型的CMO原料药上游为原油,所需化工产品主要来源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属于高污染行业。
CMO原料药所需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会带来大量污染。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年报统计,2010年,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统计的39个工业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废水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4.6%,仅次于造纸与纸制品业18. 6%; 另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也名列前茅。
CMO原料药行业所生产的品种种类多、结构差异较大,排放污染物成分复杂。合成型CMO原料药使用的原料种类较多、数量大,多是有机溶剂,反应过程复杂,需要多种催化剂,排放的污染物众多、排放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严重。
以所排放废水为例,CMO原料药行业废水通常具有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含盐量高和NH3-N浓度高、色度深且具有一定生物抑制性等特征,相对于其他有机废水来说,处理难度更大。
发酵型CMO原料药发酵生产也会造成大量污染,如抗生素等CMO原料药在发酵提取过程中容易产生废水,如果不及时清除设备菌丝,则容易产生废气,导致药厂周围环境品质极其恶劣。一些产品对深层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将无法妥善处理,潜在危机十分严重。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定制合成
相关阅读:
●
西地那非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哪些?
●
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介绍
●
儿茶酚胺的临床意义、注意事项以及生理作用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西地那非。本文主要介绍:西地那非是什么?西地那非的作用有哪些?西地那非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西地那非是什么?
西地那非(Sildenafil),又译昔多芬,是一种研发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意外发明出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一般以其商业用名Viagra(中国大陆注册名万艾可,台湾和香港注册名威而钢)广为人知。不过相对于商品名西地那非在中国的俗名“伟哥”使用的更广泛,影响也更大。
西地那非的作用
5型磷酸二酯酶(PDE5)是西地那非的作用靶点,磷酸二酯酶是NO-cGMP通路的负调节因子,它通过催化cGMP的分解而调低一氧化氮的作用,一般认为体内的一氧化氮是一个调节血管平滑肌扩张的因子,因而磷酸二酯酶作用的结果是促进血管平滑肌的收缩。
西地那非可以高选择性的抑制人体内PDE5活性,PDE5在阴茎海绵体内表达水平极高,而在人体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则表达较低。服用西地那非后,阴茎海绵体血管平滑肌在药物的作用下舒张,血液流量增加,海绵体充血,阴茎勃起,从而产生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临床实验显示,在欧美人中,约有78%的受试者服用西地那非后有明显作用,其作用程度随药物在血液中浓度的升高而提升。其作用时间持续约4小时。
西地那非的不良反应。
西地那非主要的不良反应来自于它对人体其他部位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
西地那非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鼻塞、消化不良以及一过性的视觉异常,这种异常可能表现为蓝/绿颜色辨别异常、光感增强或视物模糊。以上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是由于相关的平滑肌松弛造成的。
另外西地那非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还包括:卧位血压下降和心输出量下降,此外临床研究显示服用西地那非后进行性行为,发生心脏异常的几率增加,这包括心绞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并有可能造成心源性猝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依达拉奉。本文主要介绍:依达拉奉是什么?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是什么?依达拉奉的副作用。
依达拉奉是什么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
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
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临床研究提示N-乙酰门冬氨酸(NAA)是特异性的存活神经细胞的标志,脑梗塞发病初期含量急剧减少。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可抑制梗塞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使发病后第28天脑中NAA含量较甘油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前研究提示,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静脉给予依达拉奉,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塞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机理研究提示,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可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依达拉奉的副作用。
1、过敏症(0.1%~5%):主要表现为皮疹、潮红、肿胀、疱疹、瘙痒感;
2、血细胞系统(0.1%~5%):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压积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
3、注射部位(0.1%~5%):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皮疹、红肿等;
4、肝脏(发生率>5%):主要表现为AST升高,ALT升高,LDH升高,ALP升高,γ-GT升高。(发生率为0.1%~5%):总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阳性,胆红素尿。
5、肾脏(0.1%~5%):主要表现为BUN升高,血清尿酸升高,血清尿酸下降,蛋白尿、血尿、肌酐升高(程度不明);
6、消化系统(0.1%~5%):嗳气。
7、其他(0.1%~5%):发热,热感,血压升高,血清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蛋白减少,CK(CPK)升高,CK(CPK)降低,血清钾下降,血清钙下降。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儿茶酚胺。本文主要介绍:儿茶酚胺的基本信息、儿茶酚胺的临床意义,儿茶酚胺的注意事项以及儿茶酚胺的生理作用。
儿茶酚胺的基本信息
儿茶酚胺(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d)、肾上腺素(Ad)和多巴胺(DA)。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
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儿茶酚和胺基通过L-络氨酸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亲铬细胞位置的酶化步骤结合。通常,儿茶酚胺是指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三种儿茶酚胺都是由络氨酸结合。
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显示不同的病态情形。一般通过不正常的儿茶酚胺水平可以断定两个方面:首先涉及到肾上腺髓质瘤,这些瘤结合了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循环失常。第二点涉及到心血管系统。(儿茶酚胺)含量超标会引发高血压和心肌梗塞,含量过低则通常导致低血压。儿茶酚胺含量水平的不同与心脏猝死、冠状心脏病和心脏不充血等也有潜在联系。
儿茶酚胺的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帕金森病、癫痫、肾上腺切除后、风湿热、营养不良等。
升高见于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脑梗死、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糖、心肌梗死、躁狂性精神病等。
结果偏高可能疾病:
膀胱嗜铬细胞瘤、纵隔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小儿肾母细胞瘤、室性期前收缩、童年情绪障碍、神经母细胞瘤、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老年人高血压、纵隔囊肿及肿瘤。
儿茶酚胺的注意事项
(1)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B2、氯丙嗪、氨苄西林、肾上腺素、水合氯醛、甲基多巴、四环素、地西泮、咖啡因、利血平、哌替啶和抗高血压药等可影响测定结果。
(2)若用荧光分析法,受检者应在试验前3天禁食含荧光反应的物品,如茶、咖啡、巧克力、茄子、番茄、香蕉、柠檬汁等。
(3)剧烈运动后,精神高度紧张者测定结果可升高。
儿茶酚胺的生理作用
儿茶酚胺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兴奋血管的a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表现在皮肤和黏膜比较明显;其次是肾脏的血管收缩,此外脑、肝、肠系膜、骨骼肌血管都有收缩作用;对心脏冠状血管有舒张作用,这是因为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如腺苷增加,提高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力,使冠脉流量增加的原理。作用在心脏本身,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时,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血压的收缩压增高,出现脉压变小的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