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尿素是什么?它的简介及应用怎么样?
尿素是什么?它的简介及应用怎么样?
2014-10-27 17:07:23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是尿素介绍及其应用的文章。
简介:尿素,别名碳酰二胺,为白色,无嗅针状或棱柱状结晶体,工业上因其含有杂质,常带有微红色。晶状粉末密度为0.63~0.71g/cm3;粒状尿素密度视为0.75g/cm3。熔点135℃。易溶于水和液氨中,也溶于乙醚和酯类。农用尿素含氮量为46%。
农化性质:尿素施入土壤后,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分解成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铵离子极易被土壤粘粒吸着,最后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在土壤中尿素还能增进作物对磷、钾、镁、钙等元素的吸收,施用尿素后,土壤中无残存物,不使土壤板结。
用途:主要用作化肥;也常用于工业合成生产三聚氰胺等;在医药工业用于生产苯巴比妥、咖啡因;纺织业常用于制造含脲的聚合物、纤维产品的软化剂等。
生产方法:用于尿素生产的常用方法由以下几种:(1)全循环法;(2)二氧化碳气提法;(3)氨气提法;(4)等压双气提法。全循环法为国内中小型尿素装置采用的方法,二氧化碳气提法主要是国内大中型企业采用的制备方法,设备投入较大。氨气提法设备均为国外进口,进口费用高,但安全性能好。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态农业
相关阅读:
●
中国精准医疗受制国外上游厂商,在全产业链发力仍需时日
●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废弃煤灰开发出轻量PU复合材料 具有商用价值
●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够抵御自由基的蛋白质 可延保青春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精准医疗受制国外上游厂商,在全产业链发力仍需时日。精准医疗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医疗,既包括对疾病的早期筛查、预防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临床决策,也包括治疗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比如合理用药、精准外科以及针对重症和疑难杂症的精准的治疗(靶向或免疫)。不过,目前最热的领域还是集中在基于基因测序技术的早筛和治疗上,下面的讨论也将主要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展开。 精准医疗的挑战要理解精准医疗在中国市场未来的趋势,必须理解精准医疗目前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以及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情况下市场将如何应对。首先,中国企业在精准医疗的技术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发展瓶颈。这从华大上市所公布的文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根据华大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2~2014年,华大基因营收分别为7.9亿元、10.4亿元、11.3亿元,但是,2012?2014年,华大基因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8173万元、1.36亿元、2812万元,其中2014年净利润较上年下滑79.3%。2014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净利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主要的原因是Illumina在2014年下半年突然提高了测序试剂的价格,涨幅为55.81%,这严重挤压了华大的利润。由于华大的测序仪主要采购自Illumina,因此其自身的发展严重受制于与上游厂商的议价能力。因为Illumina在业界拥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华大这类下游厂商就毫无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在技术受制的情况下,类似华大这样的企业不是没有想办法去改变,但情况却不理想。由于基因测序技术的研发需要多年,要在短期改变就只能去购买先进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年大量中资公司前往海外收购高技术含量的公司。但这类收购所转化的成果并不理想,比如华大在收购美国公司CompleteGenomics后却没有在短期内推出新产品,却遭到了Illumina新产品对其的禁售。在2015年,华大终于推出了新型桌面化测序系统BGISEQ-500,但具体转化成果仍需看市场接受度。因此,在中短期内,中国公司的技术能力仍将受制于海外上游厂商,这对发展自身的精准医疗市场始终是一个不可抗的风险,短期内规避的可能性并不大。虽然自主研发和采购其他行业内公司的产品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主要技术仍受到控制,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反转。 精准医疗未来市场的趋势在分析了精准医疗自身所面临的挑战以后,可以对精准医疗在中短期内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随着上游厂商进入下游,整个市场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中国市场的技术研发能力仍不乐观,中短期内仍将受制于国外上游厂商。而且,随着上游厂商进入下游,整个市场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比如Illumina创设了新公司Grail,开发癌症早期检测方法,一举进入下游行业。因此,中国企业在基因测序产业上只能更多进入中下游进行测序服务,但这需要依赖设备的大量投入、运营管理和终端维护开发,本质上是一个重资产和重运营的模式。重资产和重运营最后拼的就是资金实力和服务能力,这也意味着精准医疗尤其是集中在早期筛查行业的服务将是一个快速消耗资本的产业。既然技术在市场上不是主导因素,谁能快速地建立一个庞大而有价值的基因数据库并基于这个数据库开发出有效的评估患者风险和药物疗效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上领先。随着战略重心向肿瘤筛查和治疗转移,未来3?5年,中国癌症早筛和药物治疗市场将迎来密集的资本消耗,也有可能再造就一个类似华大这样的公司。但由于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未来这类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依然偏弱,这将加大市场的波动性。其次,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变革还暂时无法满足精准医疗的需求。目前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还是围绕着公立三甲大医院来展开的,资源的错配相当严重,不仅无法形成多层次多机构的有效协同,而且反向也压制了向立体服务演变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应当解决疑难杂症和重症的大医院每天面对的都是小病,这占用了医生大量的时间,对需要个性化医生服务的精准医疗来说是巨大的制约。对于精准医疗来说,基层的全科医生服务是没有能力作为主导者来提供这类服务的。而且,中国的医疗服务培养体系还不可能马上转换过来,中短期内能够为精准医疗服务的还是现有的经过一定培训的医生。但在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大医院的医生的时间和精力也非常有限,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也相对有限。如果要寻求规模化发展,优质医生的供给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因此,即使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服务能力也将严重地制约精准医疗的增长速度。最后,以自费为主的精准医疗将形成自身的产业特色。总体而言,精准医疗在中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整体市场机会较大,特别是在早期筛查领域将会有更多优质的公司涌现。但是,受制于上游的技术能力薄弱和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缺陷,精准医疗在全产业链发力仍需较长的时日。精准医疗能否获得大发展取决于三点,一是中国公司自身的研发能力能否部分覆盖上游,减缓对国外上游的依赖性;二是中国医疗体系的变革能否在一定时期内形成有效的多层次多机构的协同体系以解决服务供给短缺的挑战;三是支付方的支持力度会有多大,这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规模大小。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废弃煤灰开发出轻量PU复合材料 具有商用价值。据悉,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废弃的煤灰开发出了轻量PU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存储在地下数十年而不会损害环境。北卡农业技术州立大学的复合材料中心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KunigalShivakumar称,如果将它取出重新磨成粉末,还可用于生产制造。 轻量PU复合材料的多功能应用混合后的材料可模塑成外饰板、盖板和内饰模具。他补充说:"如果要长期存放,可注塑成大型块状体。" 项目助理研究教授WadeBrown名下持有这种PU加工工艺的部分专利,他表示:煤灰可作为新材料的原料,但与聚氨酯混合后仍然能够保持化学惰性。轻量PU复合材料可循环利用 这项创新的关键是,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热能,可利用烧煤工厂的任何类型煤灰直接加工。消除热能的过程减少了生产成本,可改善环境,"这是一项清洁技术。"他说。这种材料中包含了75%的煤灰,这一含量比例有可能提高到80%。 研究团队曾经将这种材料放在测试盆内数周,发现它既不溶解于水,也不吸收水份。研究团队正积极努力,利用这种材料开发出具有商用价值的产品。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够抵御自由基的蛋白质,可延保青春。如今人们想方设法延缓衰老。美国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蛋白质能促进细胞的自体吞噬活性,从而抵御由自由基造成的衰老和疾病,为人们延保青春注入希望。 寻找对抗自由基方法研究发现,自由基在人体内产生一种叫氧化应激的负面作用,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对抗这种自由基影响的方法。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溶酶体是细胞再循环系统的核心,在修复受损和正走向凋亡的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溶酶体“感知”到过多的自由基时,会激活其表面膜上的钙通道,这也会激发多种基因表达,并产生更多更强大的溶酶体,清除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MCOLN1的蛋白质抵御自由基名为MCOLN1的蛋白质钙通道就是溶酶体的自由基感应器,可以产生强大的保护机制抵御自由基的影响。奇妙的是,这种蛋白质正是由于自由基过多而被激活的,而早前研究显示,这种蛋白质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一种罕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密歇根大学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副教授徐浩新说,自由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成细胞损伤,又能激活保护机制。“如果有化学化合物可以直接激活这个通道,就能降低导致衰老以及其他疾病的氧化应激作用。”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寻找有效的此类化合物。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近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