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碳酸氢钠能治疗癌症吗?
碳酸氢钠能治疗癌症吗?
2014-10-28 16:21:17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近期网上有很多人都在传一个帖子,声称小苏打可以治疗癌症,而且很多的医学网站也紧接着有了各种疗效验证,很多患者在诉说自己本来生命就剩下没几日,结果用碳酸氢钠溶液注射的方法又获得了新生等等。因此,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碳酸氢钠真的有这样的神奇疗效吗?
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是一种无臭、无毒的白色粉末,一般用于化学试剂的研究,也可用于治疗酸血症,抗酸药。但这种简单的化学药物是不能够治疗癌症的,癌细胞只有那种靶向药物能够进行阻断,而且也不能完全抑制癌细胞的扩散。
众所周知,癌症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有的癌症至今还没有找到彻底跟根治的方法,网上宣传的小苏打溶液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南京市肿瘤科主任表明,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用碳酸氢钠可以治疗癌症的说法,并且医学上也从来没有过例证。
至于网络上的这种传言实在不可信,根据碳酸氢钠本身的特质我们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很普通的化学药物。肿瘤细胞中注射碳酸氢钠溶液,是小苏打迫害癌细胞中的真菌,抑制癌细胞的扩散。表面上听起来毫无破绽,但是癌细胞中使其细胞变异凋亡的并不是真菌,其实这种注射碳酸氢钠的方法连普通的真菌也很难消灭,对肿瘤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科学才是硬道理,碳酸氢钠治疗癌症这种事不要随便说,传言总能带来很多坏处。无论什么药物治疗癌症也要经过医学家的反复试验、研究才能使用。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麻省化学家开发出新催化剂变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
●
伦敦大雾与中国雾霾空气化学过程相同但成分不同
●
牛蒡子苷元的功效与应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麻省化学家开发出新催化剂变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网站15日报道,该院化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材料,可将二氧化碳(CO2)转化成一氧化碳(CO),这是将CO2转化为其他燃料的关键初始步骤。新成果为从主要温室气体CO2中制取液体燃料提供了思路。 新催化剂将CO2转为单一终产物难题主导这项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尤嘉世·苏伦德拉表示,目前将CO转化为各种液体燃料和其他产物的方法已经存在,但让CO2持续转化为单一终产物是个难题,而新系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一系列具体转化途径。多孔银电极材料可调谐催化剂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多孔银电极材料可调谐催化剂,其结构为六角形蜂窝状,通过调整材料孔隙尺寸可制成多种催化剂变体,然后根据需求生成含CO浓度为5%—85%的反应产物,且制取效率提高了3倍。调整孔径可以调节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但不会改变表面活性位点的化学性质。苏伦德拉称,这一进展只是将CO2转化成可用燃料的步骤之一,且只在实验室中小规模完成系列示范,若要真正发展成制取燃料的实用方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很乐观,如果这种转换直接与化石燃料发电厂的排放气流成功相连,就能够人为关闭碳循环,保证CO2不再被释放到大气中。”日本同行评价认为,许多催化剂产品只专注于应用层面的研究,而这篇论文可能对“生产燃料相关重要反应的基础科学有巨大影响,学术价值很高”。据了解,该研究得到了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和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的支持,是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中心的项目,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伦敦大雾与中国雾霾空气化学过程相同但成分不同。1952年12月笼罩伦敦上空5天的一场大雾,夺走多达1.2万人的宝贵生命,其成因数十年来令科学家费解;现在,肆虐在中国上空的雾霾同样令人不堪其扰。二者有什么共同点?是否有区别?一支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夺命雾霾的成因。 伦敦大雾与中国雾霾有相同化学反应过程虽然人们早已了解,伦敦大雾致人死亡可能由燃煤排放造成,但大雾和污染“夺命二人组”的确切化学过程在过去60年并未被完全揭示。由美国、中国、以色列和英国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在中国进行的大气测量发现,伦敦夺命大雾与中国雾霾具有相同的化学反应过程。硫酸盐是雾的最大贡献者,家居使用燃煤和发电厂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形成硫酸微粒。最新研究揭示了二氧化硫变成硫酸的过程。燃煤的另一副产品氮氧化物最初以自然雾的形态发生,也推动了这一进程。自然雾中包含尺寸为数十微米的较大颗粒,这些雾粒蒸发后就会形成覆盖全城的较小酸性霾粒子,从而造成了当年的伦敦惨剧。这一空气化学过程也发生在当下的中国雾霾中。伦敦大雾与中国雾霾化学成分不同但与伦敦雾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霾来源于尺寸小得多的纳米颗粒。在中国,二氧化硫主要由发电厂排放,二氧化氮来源于发电厂和汽车,而与硫酸发生了中和作用的氨,绝大多数来自肥料的使用和汽车尾气排放,这些物质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中国的雾霾。值得关注的是,伦敦雾是强酸性的,而中国霾基本上是中性的。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特聘教授张人一表示,中国政府在过去10年一直致力于减少空气污染,因此,更好地了解空气化学过程是开展有效监管行动的关键。这项最新研究成果解开伦敦雾成因之谜的同时,也给中国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思路——减少氮氧化物和氨氮的排放,这或是遏制硫酸盐形成进而减少雾霾的有效之道。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牛蒡子苷元的功效与应用。牛蒡子是中草药。别名:恶实、蝙蝠刺、大力子、鼠粘子、万把钩、老母猪耳朵。性味功效:种子:味辛、苦,性寒,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根,味苦、辛,性寒,清热解毒,疏风利咽。 牛蒡子苷元的功效【功用主治-牛蒡子的功效】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①《别录》:明目补中,除风伤。②《药性论》: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③《食疗本草》:炒过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④《本草拾遗》:主风毒肿,诸痿。⑤《医学启源》:消利咽膈。《主治秘要》:润肺散气。⑥李杲: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⑦《纲目》:消斑疹毒。【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含漱。牛蒡子苷元的应用预防猩红热取牛蒡子炒研成粉,过筛储存备用。2~5岁每次1克,5~9岁每次1.5克,10~15岁每次2克,成人每次3克,每天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共服2天。流行期间,除服药预防外,仍应注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临床观察344例,发病者7名;服药后12天内未发病者,计327例,占98%。一般在接触后3日内服药预防效果较佳,6日后服药的预防效果不佳。如再次接触需重新再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