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碳酸氢钠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介绍
碳酸氢钠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介绍
2014-10-28 16:23:39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众所周知,碳酸氢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碳酸氢钠在畜牧业上又有什么应用呢?
首先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可以中和胃酸等,在畜牧业上经常添加在饲料中,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有助于溶解胃黏液,促进消化,同时也补充了畜禽体内NA离子的缺失。碳酸氢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还可以增加畜禽肉质内的蛋白质的产量,营养丰富,从而使牲口长得更快更健康。
而且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也可以防止畜禽生病,例如,在一系列的代谢活动中,畜禽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的酸性物质,食物中加入氢氧化钠后,碱和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防止感染疾病,而且,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还能够中和胃酸,缓解食欲不振的问题。在炎热的夏季给畜禽喂食掺有适量氢氧化钠的饲料,当温度上升时,其机体内的NA离子会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其抗热能力,减小发生瘟疫的可能性。
如果畜禽外部皮肤感染,出现败血症或者出现少面积的烧伤也可以配比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几日便会有明显的疗效;也可以配比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对外部受伤部位进行清洗,去掉外部的粘膜,使外部伤口愈合地更快些。
其实碳酸氢钠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猪、牛、羊、鸡还是其他动物,按不同的需要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都会有很好的效果。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态农业
相关阅读:
●
碳酸镧的药理作用及用法用量
●
无水氢氟酸生产工艺流程及储存事项
●
《自然·通讯》研究发现位错是可用来有效调控材料物理特性的新组元

化学词典告诉你碳酸镧的药理作用及用法用量。碳酸镧分子式为La2(CO3)•8H2O,一般均含有一定的水合水分子。是斜方晶系,能和大多数酸反应,在25℃水中溶解度2.38×10-7mol/L。在900℃时可热分解为三氧化二镧。在热分解过程可产生碱式盐La2O3·2CO2·2H2O。碳酸镧可与碱金属碳酸盐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复盐La2(CO3)3·Na2SO4·nH2O。向可溶性的镧盐的稀溶液中加入略过量碳酸铵即可制得碳酸镧沉淀。 碳酸镧药理作用本品在上消化道的酸性环境下解离,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镧复合物以抑制磷酸盐的吸收,从而降低体内血清磷酸盐和磷酸钙的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结合食物中的磷酸盐,本品宜随餐或在餐后立即服用。健康志愿者服用本品后,血浆中的镧浓度很低;而终末期肾病患者服用本品的平均血浆镧峰浓度(C)为1.0mg/ml。剂量增加,血浆镧浓度也会随之小幅提升。本品在进食期间和进食后30分钟服用,对体内镧浓度几无影响。体外试验显示,镧与a1-酸性糖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等人血浆蛋白高度结合(>99%)。动物试验表明,大多数组织中的镧浓度系逐渐增加,且比血浆镧浓度高几个数量级(尤其在消化道、骨骼及肝脏中)。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镧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碳酸镧用法用量该品应随餐或于餐后立即服用。推荐初始剂量为一日750~1500mg,每隔2~3周逐步增加剂量,直至达到血清磷酸盐的目标水平。临床研究中,患者最大日剂量可达3750mg。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该品一日1500~3000mg已可使血浆磷酸盐水平降至6.0mg/dl以下。该品应完全咀嚼后再吞咽。

化学词典告诉你无水氢氟酸生产工艺流程及储存事项。无水氢氟酸化学活性高,吸水性强,溶于水时激烈的放热。具有介电常数高,低黏度和宽的液态范围等特点因而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本身会发生自偶电离。无水氢氟酸是一种酸性很强的溶剂其酸度与无水硫酸相当。能给予无水氢氟酸质子的物质很少,在水中很多呈酸性的化合物在无水氢氟酸中呈碱性或者是两性。 无水氢氟酸的生产方工艺流程其生产工艺具体流程为:将蒸汽预热干燥的萤石粉用斗一式提升机将萤石送至萤石贮仓,仓中萤石粉经计量,用高速螺旋输送器送至回转反应炉。将发烟硫酸和在酸吸收塔吸收了尾气中HF的硫酸送至混酸槽,在此与来自洗涤塔的稀酸混合。混酸进入回转反应炉。回转反应炉加热采用煤气发生炉,用烟气经夹套间接加热来满足反应所需的热量。在回转反应炉,夹套的温度为450摄氏度,物料的温度为150摄氏度,反应炉炉尾排出的炉渣用消石灰中和过量酸后经炉渣提升机送至炉渣贮斗。反应的气体产物主要是氟化氢,这股气体首先进入洗涤塔除尘、冷却,进入洗涤塔前的气体温度在3500C左右,洗涤后的温度在150狱洗涤液为硫酸,此时,气体中的少量水份仍以水蒸汽的状态与Hl气体混合,而后依次进入初冷器、HF.级凝器和HF卜级冷凝器。在初冷器得到的冷凝液返回洗涤塔,气体温度60摄氏度。主要成份是HF在一级HF冷凝器得到的冷凝液经过粗HF凹槽进入精馏塔除去H2SO4等重组分,塔底温度30℃,主要成份是H2SO4、H2O返回洗涤塔;塔顶温度为19.5℃进入脱气塔脱除so2、SiF4等轻组分,在脱气塔,塔顶温度在10℃以下,塔底温度为19℃,由于SIF4的沸点为一86℃,so2的沸点为一86℃,而HF沸点为19.5℃。因此,塔顶物为SO2、SIF4气体,塔底物即为产品无水HF尾气为so2、SiF4。HF二级冷凝器的未凝气和脱气塔塔顶排出的未凝气一起进入硫酸吸收塔,在此用硫酸吸收其中大部分HF然后依次进入第一、第二水洗塔,生成氟硅酸。未被吸收的气体进入尾气塔,洗掉其中的大部分酸性气体后排空。尾气塔的洗涤液和地而冲洗酸性水送至废液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合格污水排入排水系统。无水氢氟酸储存事项无水氢氟酸用设计有夹套的钢制贮槽存贮。夹套中通-10℃盐水,使其保持较低的温度,防止无水氢氟酸气化。通常要求贮槽内无水氢氟酸的温度不高于5℃;还要求贮槽能耐一定的压力,并设置与精馏塔或脱气塔相通的放空管,使HF气体不致排空和得到回收,同时可避免槽内产生较大的压力。无水氢氟酸贮槽的填充系数不得超过槽总容积的90%。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研究发现位错是可用来有效调控材料物理特性的新组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马秀良研究员、朱银莲研究员、唐云龙博士、刘颖博士和王宇佳博士等人组成的材料界面电子显微学研究团队,利用高通量脉冲激光沉积技术,通过调控异质界面位错的柏氏矢量,成功构筑出具有巨大线性应变梯度、超低弹性能以及特殊物理特性的功能氧化物纳米结构。2017年6月30日,英国《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应变(尤其是非均匀应变)能够对特定材料结构实施梯度化调节,从而调控甚至诱导产生母体材料所不具备的全新物理特性。但是,非均匀弹性应变通常很难集成在特定器件上,其主要困难在于由非均匀弹性应变产生的“向错”具有非常高的应变能,难以稳定存在。如何突破“向错”应变的能量壁垒,实现对非均匀弹性应变在材料元器件中的有效调控,进而制备具有大范围响应特性的梯度功能材料,是当今先进功能材料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基础性科学难题。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的固体原子像界面结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的电子显微学研究,经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在解决上述基础科学难题方面近来取得突破。他们在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生长氧化物异质界面过程中,采用高通量模式,使BiFeO3/LaAlO3(001)界面产生新奇的、具有面外分量的a[011]刃型位错阵列。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分析表明,这种新型位错阵列具有晶格旋转效应(类似弹性弯曲变形),使BiFeO3纳米结构中产生高达106/m的线性应变梯度。这种巨大的线性应变梯度通过弯电效应产生了数兆伏/m的内建电场(与传统半导体p-n结或肖特基结的内电场相当),同时也大幅度拓宽了BiFeO3纳米结构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这表明巨大的线性应变梯度可实现对带隙的连续调控,进而影响光电响应特性,增强其光催化特性等。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向错”的弹性能随尺度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体现出巨大的尺寸效应。理论计算表明在纳米尺度的BiFeO3/LaAlO3体系中,即便其弹性应变梯度超过106/m,该体系的弹性能低至不及均匀应变下弹性能的十分之一,甚至低于界面失配位错阵列本身的能量。位错是材料科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该项工作改变了人们对功能材料中有关位错作用的传统认识:位错未必是一定导致某些物理特性降低的结构缺陷,而是能被用来有效调控甚至产生优异物理特性的新组元。该项研究提供了如何利用位错的特性构筑具有连续带隙变化的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原理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