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我国CMO原料药业出口国际市场的介绍
我国CMO原料药业出口国际市场的介绍
2014-10-30 17:18:21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我国化学CMO原料药在世界原料出口额中所占比重最大,出口CMO原料药以大宗CMO原料药为主,具有稳定的出口市场,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及环境安全问题的日趋严重,CMO原料药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给我国CMO原料药海外市场带来良机。
另外,采取注册营销、小品种营销、技术营销等营销手段,使中国CMO原料药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确保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我国的化学CMO原料药产业与改革开放时间同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成为整个医药工业的重点,也成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并树立了牢固的国际地位。目前已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CMO原料药生产企业共1600 多家,获得GMP 认证的CMO原料药有3700 多个,能生产的CMO原料药有1600 多种,产能达200 多万吨,其中60% 供应国际市场,以青霉素、维生素C、柠檬酸、抗生素、扑热息痛为代表的60 多种CMO原料药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近10 年来,化学CMO原料药出口比例大幅增加,仅2011 年,我国出口药品构成中,CMO原料药的比重占78%,出口额已超过220 亿美元,在全球400 亿规模里占50% 以上。
另外,全球出现的CMO原料药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现象,更为中国CMO原料药的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定制合成
相关阅读:
●
寨卡候选疫苗为非人灵长类动物提供保护 或将不久问世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寨卡候选疫苗为非人灵长类动物提供保护,或将不久问世。最近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与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寨卡候选疫苗完成了又一轮临床前研究,该研究发现这种候选疫苗能够保护恒河猴不受寨卡病毒的实验性感染。这表明该疫苗能够为非人灵长类动物提供全面保护,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与人类非常接近,因此可用于保护人类的疫苗或将更快问世。 寨卡纯化灭活病毒疫苗评估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及他们的合作者最近报道了一种寨卡纯化灭活病毒疫苗(ZPIV)对小鼠的保护性作用。这项最新的临床前试验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进一步证实并拓展了之前的研究结果。该文章指出该候选疫苗能够在初次接种之后的两周诱导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产生,在第四周进行第二次接种能够进一步促进上述反应。接种了疫苗的恒河猴在被实验性寨卡病毒感染以后得到了全面保护,病毒暴露后它们血液,尿液和其他分泌物中检测不到病毒存在。该研究还对哈佛医学院开发的基于基因和载体的寨卡候选疫苗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这些候选疫苗也能够保护非人灵长类动物不受病毒感染。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任何与疫苗有关的副作用。寨卡纯化灭活病毒疫苗的合作研究研究人员希望对ZPIV疫苗的1期临床检测能够在今年开始。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已经制造出一批可以用于临床研究的ZPIV疫苗,并且他们还与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签署了合作研究和开发协议,将ZPIV技术转让给赛诺菲巴斯德公司,进行进一步大规模生产和研发。
●
Nature子刊:抗疟疾药物竟能治疗癌症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抗疟疾药物竟能治疗癌症。放疗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它通过辐射来破坏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由于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速度都快于正常细胞,它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量来对DNA进行修复,因此放疗可以有效地阻止癌细胞生长,从而缩小肿瘤。然而,放疗对于晚期癌症,尤其是大型肿瘤的治疗效果有限。其原因在于在大型肿瘤里癌细胞的生长速度超过了血液能够提供氧气的能力,使得有相当一部分癌细胞处于缺氧状态。在这种缺氧状态下,癌细胞内没有足够的氧自由基与被辐射破坏的DNA结合,使得被破坏的DNA非常容易被修复,于是降低了放疗的效果。 抗疟疾药物抵御癌症作用机理最近,英国牛津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GilliesMcKenna教授和同事们发现了一种常用的抗疟疾药物阿托伐醌(Atovaquone)可以有效地增加癌细胞内的含氧量,从而提高放疗的效率。阿托伐醌由葛兰素史克公司在2000年作为抗疟药研发成功,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线粒体复合物III的功能,在用药后的几分钟内即可破坏疟原虫中的线粒体的正常运作,切断疟原虫内的能量来源而致其死亡。阿托伐醌对于人细胞内的线粒体的抑制能力要远小于对于疟原虫线粒体的破坏能力,因此它是一种副作用很小的抗疟药。然而,正是它对于人线粒体的较弱的抑制作用,恰恰能够减缓细胞对氧的利用速度,从而提高了细胞内的含氧量,提高放疗的效果。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了Nature的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该论文发现,在体外培养的咽癌、直肠癌、肺癌和膀胱癌细胞中,阿托伐醌可以降低细胞对氧利用率的78.7%到90.0%,降低细胞存活率25.9%-56.2%。在体外咽癌和肺癌肿瘤模型中,阿托伐醌在放疗后杀死了90%的癌细胞。在治疗有咽癌的小鼠时,阿托伐醌加放疗使得肿瘤的生长速度比只接受放疗的小鼠慢了约一倍。这些结果都体现了阿托伐醌在提高放疗作用上的潜力。McKenna教授表示:“我们使用了一种非常便宜,并且已知对人体安全的药物来降低一些肿瘤对于放疗的抵抗性,提高了放疗的效率。我们已经开展了在肺癌病人中的小规模临床试验,希望能够复制在小鼠上得到的结果。”已有药物治疗癌症药物具有实用意义随着癌症发病率的迅速上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意识到,通过寻找已有的针对其他疾病的药物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癌症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这些药物对人体安全,可以加快临床试验的速度。我们希望英国科学家们的临床试验能够获得成功,并能把这种提高放疗效率的方法推广到更多癌症类型中。
●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抑制抗生素耐药感染的关键方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抑制抗生素耐药感染的关键方法。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利用5分钟快速检测法或许就可以降低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滥用现象,而且降低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是目前全世界抑制抗生素耐药感染的关键方法,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LancetGlobalHealth上。 快速检测感染抗生素素滥方法这种快速检测方法可以检测患者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CRP),CRP是细菌引发感染的标志物,低水平的CRP可以提示机体的病毒感染,从而就使得抗生素疗法或许就并不需要进行了。文章中研究者在越南河内的10个主要的健康护理中心进行这项测试,同时研究者还对随机对检测或未检测CRP的2000名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患者临床恢复相同,但成年人和儿童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也会发生明显地下降,这项试验中研究者首次对资源匮乏地区的人群进行了调查,而且调查结果同欧洲进行的试验结果相似,而且这项试验是首次对儿童进行的CRP评估试验。滥用抗生素死亡率高越南是世界上第十四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抗生素的无监管使用使得越南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异常敏感;而且感染性疾病依然是引发越南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抗生素耐药性可以抵抗许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疗法;2014年WHO数据显示,社区和医院常见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已经达到了全世界预警的水平了,因此开发快速诊断技术,降低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或许是抵御抗生素耐药性的一种最佳的方法。研究者认为,随着多个新型商业化的CRP测试技术被评估可用,新型的干预措施或将被进一步扩大,目前不同健康中心的干预措施所引发的效应差异较大,研究者NguyenVanKinh说道,在简便易用工具的帮助下,健康服务供应者就可以安全限制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了,本文研究也为如何有效进行抗生素的有效管理提供了简单的解决方法,为了大规模实现研究者的愿望,未来研究中他们将会评估所需的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而相关的试验结果也将为进行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最后研究者CaoHungThai表示,这项研究将为卫生部门使用初级卫生保健条例来改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