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中国CMO原料药在海外市场中地位的相关介绍
中国CMO原料药在海外市场中地位的相关介绍
2014-10-30 17:19:19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中国为世界最大CMO原料药出口国,出口产品主要以大宗CMO原料药为主,其他小产品为辅。随着CMO原料药行业竞争的加剧,中国CMO原料药企业已经从生产粗放型的低端中间体向精细型的高端产品转变,不断向下游供应链延伸和转移,国内深加工能力在逐步增强。
同时,国内企业也开始积极获取国际认证,CMO原料药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目前,中国CMO原料药获得欧洲EDQM 认证的COS 证书数量约200 多个,在美国FDA 登记的CMO原料药DMF 文件数量也有600 多个。这大大提升了我国CMO原料药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世界CMO原料药市场规模,出口范围已涵盖约200 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出口市场为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出口市场的出口额占全部CMO原料药出口的87. 4%。其中印度、美国、德国是中国采购CMO原料药的前三大国家,海外出口市场稳定。
而其他值得关注的新兴市场国家还有俄罗斯、墨西哥、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此类国家的CMO原料药贸易额增长最快,并且贸易额位于前20个国家之列。但这几个新兴国家的CMO原料药需求点有所不同,越南是以氨基酸类、维生素和抗生素类为主,墨西哥是以食品添加剂、维生素类和饲用抗生素为主。此类国家销售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cas号查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定制合成
相关阅读:
●
《环境科学与技术》:纳米二氧化钛对大型蚤砷烦人影响研究
●
专家呼吁“精准医学”冷思考 忌重蹈“转化医学”的覆辙
●
琥珀酸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纳米二氧化钛对大型蚤砷烦人影响研究。纳米二氧化钛(nTiO2)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稳定性、防腐蚀和光催化等特性,得到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nTiO2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体接触和环境泄露,进而对人类健康、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威胁。 纳米二氧化钛相关研究近年来,nTiO2相关领域发表的文章迅猛增长,这也说明nTiO2的安全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已有的研究表明,nTiO2可以通过静电力等物理吸附和化学键等化学结合来吸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从而提高其生物有效性。但对nTiO2作为载体促进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共存污染物如何分布以及如何产生潜在毒性等方面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对大型蚤砷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组(颜昌宙团队)自2013年起以nTiO2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对五价砷(As(V))在大型蚤体内累积、分布和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TiO2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显著提高了As(V)在大型蚤体内的累积。随着nTiO2浓度由2mg-Ti/L上升到20mg-Ti/L,As(V)的累积量分别为游离态砷累积量的2.3和9.8倍。通过激光剥蚀与等离子体质谱仪联用技术,研究人员发现nTiO2和As(V)在大型蚤体内的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2.0mg-Ti/LnTiO2时,R=0.676,P<0.01;20.0mg-Ti/Lnano-TiO2时,R=0.776,P<0.01)。这也印证了nTiO2的载体作用。此外,该研究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As(V)对大型蚤的毒性效应与其在大型蚤体内的累积量并不一致。该研究试图从亚细胞分布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与对照组相比,随着nTiO2浓度的升高,增加的As(V)主要分布在金属解毒相中,而增加的nTiO2主要分布在金属敏感相中。As(V)和nTiO2在大型蚤体内亚细胞分布的差异表明,部分吸附在nTiO2上的As(V)可能在大型蚤体内从nTiO2上解离下来。因此,较高浓度的nTiO2(20.0mg-Ti/L)增加了As(V)毒性。而较低浓度的nTiO2(2.0mg-Ti/L)降低了As(V)毒性,一方面是因为与对照相比,金属敏感相中的As(V)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部分As(V)仍吸附在nTiO2上。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6,DOI:10.1021/acs.est.6b01215)。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271484,41401552,41301346)。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专家呼吁“精准医学”冷思考,忌重蹈“转化医学”的覆辙。近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的贺林院士等人发表点评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精准医学”的一些现状,并呼吁对精准医学进行冷思考,不要重蹈“转化医学”的覆辙。继2015年美国提出“精准医学(PrecisionMedicine)”计划之后,“精准医学”已成为我国各大网站、论坛或会议的热门词汇。此时,贺林院士等提出的冷思考值得我们深思。 冷思考之一:趋利的资本与“精准医学”泡沫政策层面对于精准医疗的鼓励,推高了产业层面的热度,“精准医学”已成为资本投资的热点领域。那么,趋利的资本能否保留“精准医学”的医学初衷,是否会将“精准医学”引向泡沫呢?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因此风险投资的大量聚集,势必会推高行业的估值,风险投资额越大,泡沫化的可能性越大。“精准医学”概念一经推出,风险投资大量集聚,短短1年多,国内新增了数百家“精准医学”企业或机构,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堪比“互联网+”。以作为精准医疗排头兵的基因测序产业为例,仅2015年,国内外基因检测等精准医疗领域便产生24例金额较大的融资事件,而进入2016年,该领域的融资案例也从未间断。近日,精准医学领域国际知名的NGS公司Illumina发布的季度财报显示,大部分HiSeqX仪器出售给了中国,其第二季度在中国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70%,远高于全球11%(包括中国在内)的增长率。资本对于基因测序产业高频青睐和企业疯狂投资NGS领域的现状,不能不让人对该领域的泡沫现象感到担忧。冷思考之二:精准医学不等同于二代测序当前受精准医疗风口影响,基因测序在政策、资本和产业层面受到多方支持。从政策层面,国家支持二代测序产业发展及临床应用探索,利好政策频发。从资本和产业层面,近一年来,全国新增数百家高通量测序企业,多家企业密集引入高通量测序仪。根据华大科技近期发布的《中国高通量测序(NGS)市场研究报告(2016)》,目前全球各类高通量测序仪总量近10000台,我国约有1700台,占比高达17%。似乎精准医学与二代测序技术无形间被划上了等号。那么精准医学是否等于二代测序呢?从概念上来看,精准医学是指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特征“量身定制”治疗方方案。这里面所涉及的学科和疾病众多,个体特征包括DNA水平、RNA水平、蛋白水平等,基因诊断工具从分子水平上解析个体特征,是其关键工具而不是唯一工具。其中,基因检测包括单基因检测、基因panel(组件)和全外显子测序等,其检测手段包括PCR、基因芯片、测序技术等,而二代测序技术仅是其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因此,精准医学不等同于二代测序,二代测序仅是实现精准医学的工具之一。此外,从基因检测的角度上来讲,精准医学的关键不在于某一特定技术,而在于获得精准的个体特征。NGS技术虽然具备高通量及检测未知突变的技术优势,但在检测精准性上还不及目前临床普及度高、简便快速,操作流程化和标准化的PCR技术。虽然PCR技术检测通量有限,但是在目前高通量检测生物信息解读困难和基础研究数据不足的现状下,依然是精准检测的主力。而NGS技术离精准检测还有一定距离,在精准检测方面还远不及传统的PCR技术,因此,精准医学的基因检测不等同于二代测序检测。

化学词典告诉你琥珀酸的制备方法及用途,琥珀酸学名为丁二酸,分子量为118.09,无色结晶体,味酸,可燃,熔点188℃,在235℃时分解;在减压下蒸馏可升华;能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中。 琥珀酸制备方法工业制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氧化法,石蜡经深度氧化生成各种羧酸的混合物,再经过水蒸气蒸馏和结晶等分离步骤后可得琥珀酸。2.加氢法,顺丁烯二酸酐或反丁烯二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反应,生成琥珀酸,然后经分离得到成品。催化剂为镍或贵金属,反应温度约为130-140℃。3.丙烯酸羰基合成法,丙烯酸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琥珀酸。尚未工业化。4.电解氧化法,苯酐与硫酸和水按1:0.5:4比例,在陶瓷电解槽中电解,可得琥珀酸。电解法合成的原料为顺丁烯二酸或顺酐,阴、阳极液用稀硫酸,由阳离子膜隔开,阴、阳极一般均用铅板,通常用板框式电解槽合成。5.乙炔法,乙炔与一氧化碳及水在[Co(CO)4]催化剂存在下,于酸性介质中反应可得琥珀酸,反应温度80-250℃,压力2.94-49.03MPa。6.新兴的发酵法。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具有诸多优点: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利用可再生的农业资源包括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避免了对石化原料的依赖;减少了化学合成工艺对环境的污染。琥珀酸的用途琥珀酸(包括盐类)可产生酸味、呈味,可用于豆酱、酱油、日本酒、调味料等。琥珀酸钠具有贝类特殊滋味的白色结晶粉末,在食品工业中用于调味剂、酸味剂、缓冲剂,用于火腿、香肠、水产品、调味液等。琥珀酸可以用做防腐剂,pH值调节剂,助溶剂;还可以用来合成解毒剂、利尿剂、镇静剂、止血药、合成抗生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等。作为离子螯和剂,琥珀酸用于在电镀行业防止金属的溶蚀和点蚀;丁二酸是一种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是去垢剂、肥皂和破乳剂的组分;丁二酸可生产脱毛剂、牙膏、清洗剂、高效去皱美容酯。丁二酸还用于润滑剂、添加剂、弹性体中。纺织品加工中可上浆防收缩,改进染色性。改进己内酰胺黏度与防火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