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2013-11-22 15:57:02
第三方平台
炎症性肠病是危害较大的肠病之一,现阶段氨基水杨酸制剂对炎症性肠炎疗效显著。那什么是炎症性肠病呢?炎症性肠病要注意哪些呢?
广义的炎症性肠病指的是各种炎性肠病,定义较为宽泛;狭义的炎性肠病其实就是指两种:一个是溃疡性结肠炎;一个是克隆氏症,现在叫克罗恩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结肠病变,无法归入这两类,称为未定型结肠炎,一般较为少见。
广义的炎症性肠病包括各种各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一般来说回肠、直肠、结肠出现炎症这些的都可以叫炎症性肠病,一般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出现血便,总的来说是炎症导致的,对人体危害很大。
虽然炎症性肠病有不同的形式,但是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状:腹痛、呕吐、腹泻、血便或体重减轻等一些相关的疾病,如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通常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结肠镜和活体组织切片等来诊断。
得了炎症性肠炎的患者在饮食上怎么注意?凡是胃肠道有病的这些病人,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治疗原则、饮食上注意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少吃刺激性的东西、烟、酒、辛辣酸甜的东西;尽量少吃、太油、太腻的东西少吃。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来说有一些感冒药(如阿斯匹林类的非甾体抗炎类的药物)都得特别小心,吃感冒药的时候要慎重,尽量不吃。因为这些药很可能会诱发病情的加重。
炎症性肠炎是一种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的疾病,患者一旦检查出患有此种疾病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化学物质4-氨基水杨酸被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并能起到一定的良好效果,特别是近几年使用较多的柳氮磺胺吡啶和美沙拉嗪,就属于氨基水杨酸制剂,对于炎症性肠炎效果显著。
对氨基水杨酸专题http://www.b2star.com/topic-65-49-6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对氨基水杨酸
相关阅读:
●
全球油页岩开发及其现状,中国油页岩开发所面临的困难
●
基因工程药物有哪些?
●
肿瘤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油页岩开发及其现状的文章,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油页岩的开发与利用,不断努力地研发油页岩的勘探技术、开采技术和干馏工艺技术等。不完全统计表明,全球油页岩蕴藏资源量是巨大的,估计有10万亿吨,比煤资源量7万亿吨还多40%。
全球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
油页岩的开发利用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到19世纪时,油页岩的年产规模达百万吨,已经可以从油页岩中生产了一些诸如煤油、灯油、石 蜡、燃料油、润滑油、油脂、石脑油、照明气和化学肥料、硫酸氨等产品。到20世纪早期,由于汽车、卡车的出现,油页岩作为运输燃料被大量的开采。直到1966年,由于原油的大量开采利用,油页岩作为主要矿物能源才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现在油页岩的利用更加广泛,爱沙尼亚、巴西、中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对油页岩的利用已经扩展到发电、取暖、提炼页岩油、制造水泥、生产化学药品、合成建筑材料以及研制土壤增肥剂等各个方面。
油页岩产量高的国家主要有爱沙尼亚、俄罗斯、巴西、中国和德国。有数据表明,世界油页岩的产量经历了两个高峰期。第二个高峰期是在1980年,产量达到4540万吨的历史高峰。此后产量基本上一路下滑,到2000年,产量只有1600万吨。
目前,全球油页岩主要用于发电和供暖。据统计,2000年全球开采的油页岩中有69%用于发电和供暖,25%用于提炼高收益的页岩油及相关产品,6%用于生产水泥以及其他用途。
随着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全球趋向于充分利用油页岩资源。目前,油页岩的利用已经更趋复合、多元化。例如,在德国一个名叫DRZ的工厂中,油页岩既用来发电,作为工厂的动力,又用作炼渣砖的燃料和原材料,生产水泥、土壤或岩石的稳固剂、填充剂和密封材料。多余的电能还可以卖给公众电网。
中国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对油页岩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干馏获得页岩油,还有少量用于燃烧发电。全国炼制油页岩油的企业以煤炭企业为主,辽宁抚顺、山东龙口和甘肃窑街均是在采煤过程中兼采或在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矿山需要转型时期综合利用油页岩,开采成本较低,炼制页岩油获得较高利润。
当前局势下中国油页岩开发利用存在以下困难
一是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技术不成熟,造成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开发油页岩的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在当前全世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如何低碳、更经济的开发油页岩,存在技术瓶颈。由于开发利用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国内对油页岩的开发利用产业政策不明朗,既不鼓励,也不限制,财政科研投入不足,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
尚未出台专门支持油页岩勘探开发的税收优惠和补贴等相关政策。
二是资源质量较差,限制了油页岩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虽然油页岩预测资源量在万亿t以上,查明资源储量超过了1000亿t,但与美国、爱沙尼亚和巴西等国的油页岩矿储量大、埋藏浅、含油率高相比,我国油页岩矿埋藏深、品位低,目前开发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资源条件限制了油页岩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三是企业生产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政府与行业指导缺位。目前全国油页岩炼制和发电企业有20余家,各个企业的资金投入、技术水平有较大差异,对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油页岩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环保要求高的资源开发产业,但在产业规划、资源储量评价、规模准入、安全环保、综合利用等环节缺乏规范化的指导与监管。
四是页岩气等新型能源的崛起对油页岩开发冲击很大。页岩气、煤层气等属于清洁能源,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加之开发技术突破并日益完善,页岩气等资源开发已呈燎原之势,一些大型石油企业把资金投向页岩气、煤层气的开发,油页岩的开发退到次要地位,油页岩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讲的关于基因工程药物有哪些的文章,那什么是基因工程药物呢?基因工程药物是先确定对某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然后将控制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基因取出来,经过一系列基因操作,最后将该基因放入可以大量生产的受体细胞中去,这些受体细胞包括细菌、酵母菌、动物或动物细胞、植物或植物细胞,在受体细胞不断繁殖过程中,大规模生产具有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蛋白质,即基因疫苗或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有哪些
生物技术的开发迅猛异常、日新月异。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技术 最成功的是用于生物治疗的新型药物的研制。已有近50 种基因工程药物投入市场, 产生 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物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和疑难病症的治疗已经成为现 实。基因药物主要为以下几个系列:
一、干扰素系列(IFN) IFN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仅在同种细胞上可发挥作用。根据其来源、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IFN-α、IFN-β、IFN-γ 3种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一)抗病毒作用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以IFN-α为首选。(二)抗肿瘤作用(三)免疫调节作用。
二、白介素系列 白细胞介素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现在得到承认的成员已达15个;它们在免疫细胞的成熟、活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它们还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反应。
三、集落刺激因子类药物(CSF) 一些细胞因子可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这些因子被命名为集落刺激因子,根据其作用对象,进一步命名分为粒细胞-CSF,巨噬细胞-CSF,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SF及多集落刺激因子。
四、其他基因工程药物
(1)促进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体液因子,自从成功地克隆人类Epo基因后,其产物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被成功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及肿瘤等疾病伴发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认为Epo是一种由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家庭诱导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超家庭成员,对于多种器官都有保护作用。有报导,Epo能通过降低肾IRI时MDA、IL-6水平,增加SOD水平从而发挥保护作用,而最新研究还表明Epo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2)人生长激素人类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一条单链、非糖化、191个氨基酸组
成的亲水性球蛋白,分子量21700Da,等电点pI为4.9. 人生长激素具有促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对脂肪、糖、能量代谢有影响。
(3)人表皮生长因子 皮肤细胞表达10种以上的生长因子,它们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对细胞自身和邻近细胞进行多种调节。
(4)重组链激酶 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5)肿瘤坏死因子 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是产生TNF的主要来源。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受到刺激后,借助于脂多糖的帮助,TNF基因开始转录,产生并释放TNF。同时B淋巴细胞也产生一种与TNF类似的淋巴毒素,并与TNF享有共同受体。为了便于区分二者,将巨噬细胞产生的毒素称为TNF—α,淋巴细胞产生的毒素称为TNF-β。
TNF-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抗肿瘤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它能特异性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不良影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使其溶解,还可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由于TNF-α能被肾快速排泄和各种蛋白酶分解作用,在体内很不稳定,半衰期很短(15~30min),而杀伤肿瘤细胞需要12~36 h。若希望通过静脉给药获得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则必须频繁大剂量注射,进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的制剂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分子化学修饰和药物载体传递系统两方面.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有二:一是减少RES的摄取,延长药物血中半衰期;二是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降低不良反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三大核电项目将启动,癌症的早期症状信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讲的是肿瘤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的文章,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和基因技术研究的不断加深,结合病毒载体、免疫基因和转基因等方法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为肿瘤的治疗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那关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来揭晓一下。
肿瘤基因治疗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
(1)免疫基因治疗:指的是通过基因修饰的瘤苗或抗原呈递细胞体内回输,或者免疫基因的直接体内导入,激发或增强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它也是一大类治疗的总称。治疗基因包括肿瘤相关抗原基因、细胞因子(如IL-2、TNF等)基因或者MHC基因等。
(2)抑癌基因治疗: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肿瘤发生过程中重要的分子事件,研究证明,体内导入野生型抑癌基因,替代缺失或异常的抑癌基因表达,可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抑癌基因治疗主要运用P53、P16、RB基因等,其中又以P53基因应用最广泛,许多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反义癌基因治疗:癌基因是一类细胞增殖调控正信号基因,具有促使细胞增殖,阻止细胞分化的特点,癌基因的激活是肿瘤发生过程中另一重要的分子事件。通过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与癌基因编码的mRAN互补结合,可以抑制mRNA的转录,达到封闭癌基因的目的。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采用反义MYC、NEU、K-ras基因等。
(4)自杀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是一种酶解前体药物激活基因,其产物具有将无毒或低毒的前体药物转变为细胞毒性药物的特性。选择性将自杀基因导入宿主肿瘤细胞内并表达,同时给予前体药物,并被酶解为细胞毒药物,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常用的自杀基因治疗系统主要有胸苷激酶基因/更替洛韦系统(TK/GCV)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5-氟-胞嘧啶系统(CD-5-FC),其中后者的酶解产物为5-FU,它分子量小、易扩散、毒性高,本身就是许多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
(5)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通过基因导入并表达的手段,在体内长期维持一定水平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复发和转移。
(6)其它基因治疗:例如耐药基因治疗,即将耐药基因导入骨髓干细胞,表达后尽可能地保护干细胞免受细胞毒药物的骨髓抑制作用。
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可以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可能对提高化疗、放疗的敏感性,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起一定作用,甚至是明显的作用,但是还不能取代肿瘤治疗的手术、放疗、化疗。寻找更有效的治疗基因,研制高效和定向的基因转移载体、导入基因在人体内的调控方法等是基因治疗临床试验项目为肿瘤药物治疗带来无限美好的前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三大核电项目将启动,癌症的早期症状信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