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维生素b2的食物有哪些?
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维生素b2的食物有哪些?
2014-11-20 10:01:59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讲的是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b2的食物有哪些等内容,先来介绍一下关于维生素b2的小知识,维生素b2具有促进细胞、头发、指甲、毛发等物质的再生,同时还可以预防和消除口腔内的炎症,最重要是促进代谢,所以维生素b2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大。那维生素b2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来做介绍:
维生素b2的食物
维生素b2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是水溶性维生素,容易消化和吸收,被排出的量随体内的需要以及可能随蛋白质的流失程度而有所增减;它不会蓄积在体内,所以时常要以食物或营养补品来补充。那关于维生素b2的食物有哪些呢?
我们除了药物补充维生素b2之外,正常的日常饮食中也可以得到大量的维生素b2。维生素b2在一般食物中含量都不算高,但动物内脏含维生素B2很丰富,尤其是肝脏含量最高。其他动物性食物如猪肉、鸡蛋、水产品中的鳝鱼、河蟹等也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 。植物性食物中的菌藻类食物如蘑菇、海带、紫菜中含维生素B2较多。粮食中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不多,酵母中维生素b2含量很高。
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2的一般作用:1、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2、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3、帮助消除口腔内、唇、舌的炎症;4、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5、和其他的物质相互作用来帮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以上就是关于维生素b2的食物来源,维生素b2的作用及功能的全部内容介绍。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食品科学与工程,
维生素b2
相关阅读:
●
东北大学:防治阿尔茨海默症或将转战新靶点
●
淀粉水解的制备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
淀粉水解实验:水解反应条件及产物是什么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防治阿尔茨海默症或将转战新靶点。近日,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的三名本科生在实验中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脑内环氧合酶-2通过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PGE2和PGI2调控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进而调节AD的发病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防治阿尔茨海默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团队成员依托此成果在国际医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期刊《肿瘤标靶》上发表SCI检索论文《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PGI2及PGE2调控β淀粉样蛋白产生的分子机制》,该项目还获得了2017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据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学生郑少钦介绍,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复杂,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中形成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又称老年斑)和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近年来,在对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脑内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是其重要病理特征之一,从而提出了“AD炎症学说”。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也表明,阿尔茨海默症脑内环氧合酶-2代谢紊乱与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环氧合酶-2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可以通过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PGs)调节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在这些代谢产物中,PGE2和PGI2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焦点,可能有助于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和大脑中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郑少钦和他的伙伴们开始尝试以Aβ病理性改变为焦点系统探索脑内环氧合酶-2代谢紊乱促进AD发病的机理。“我们使用小鼠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和APP/PS1转基因(Tg)小鼠作为模型系统,通过改变小鼠中PGE2和PGI2之间的平衡来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郑少钦说。实验数据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GE2积累能够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相比之下,PGI2的施用则降低了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的活性,从而抑制了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实验证实了阿尔茨海默症脑内环氧合酶-2通过其代谢产物PGE2和PGI2的拮抗作用调控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进而促进淀粉样前体蛋白异常剪切和Aβ产生、沉积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以理论研究为指导,借助体内外实验模型,着手筛选可以抑制Aβ产生、传播和沉积的阿尔茨海默症脑内环氧合酶-2抑制剂类药物。”郑少钦说。

化学词典告诉你淀粉水解的制备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可加入稀硫酸或加热。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水解的制备方法1、酸解法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优点:生产简易,由淀粉逐步水解为葡萄糖的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仅在一个高压容器内进行,水解时间短,设备生产能力大。如采用10oBe`浓度淀粉,在0.294Mpa压力下需20min;在0.343Mpa压力下仅需7-10min缺点:1)由于水解作用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要求设备耐腐蚀、耐高温、高压;2)在酸水解过程中,除了淀粉的水解反应外,尚有副反应的发生,将造成淀粉的利用率降低;3)酸水解法对淀粉原料要求严格,颗粒大小均匀,淀粉浓度不宜过高2、酶解法(双酶水解法)酶解法是用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酶解法可分两步:第一步:利用-淀粉酶将淀粉转化为糊精和低聚糖,使淀粉的可溶性增加,此过程称“液化”;如采用BF7658菌的-淀粉酶,反应温度在85-90°C,pH6.0-7.0;用糖化酶,反应温度50-60°C,pH3.5-5.0第二步:利用糖化酶将糊精或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变为葡萄糖,此过程称“糖化”。“液化”和“糖化”都是在酶作用下完成的,故得名。酸解法一般10-12°Be`(含淀粉18-20%)双酶法一般20-23°Be`(含淀粉34-40%)淀粉水解的注意事项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糊精(有分子量较大的红糊精和分子量较小的白糊精),对碘反应的颜色变化是:紫色—棕色—黄色,若淀粉水解不彻底,也会有不同的颜色出现。

化学词典告诉你淀粉水解实验的全过程,包括水解反应前期的准备材料以及实验操作方法。淀粉虽属糖类,但本身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实验淀粉能不能水解,水解的条件和产物是什么?怎样判断淀粉是否水解了? 淀粉水解实验准备材料淀粉、水、碘溶液、20%的硫酸、10%氢氧化钠、2%的硫酸铜、酒精灯、试管夹、试管等。淀粉水解的实验操作方法1、在试管1中加入0.5g淀粉和4ml水,在试管2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0%的硫酸溶液。分别加热试管3~4min。2、把试管2中的一部分溶液倒入试管3中,留作下一步实验用。3、向试管1和试管2中加入几滴碘溶液,观察现象。发现试管1的溶液呈蓝色(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试管2无明显现象。4、向试管3中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值约为9~10。5、另取一只试管4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并向其中滴入4滴2%的硫酸铜溶液,立即有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再取试管3中的水解液1ml滴入,振荡混合均匀后,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溶液颜色常有蓝色——黄色——绿色(黄蓝两色混合)——红色等一系列变化。最终有红色沉淀生成。原因是氢氧化铜被还原生成红色难溶于水的氧化亚铜。实验结论: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淀粉的水解过程:先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淀粉不完全水解的产物),糊精继续水解生成麦芽糖,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