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什么是非那雄胺?它的副作用、适用人群以及注意事项介绍
什么是非那雄胺?它的副作用、适用人群以及注意事项介绍
2014-11-26 13:47:56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非那雄胺为一种4-氮杂甾体化合物,它是睾酮代谢成为更强的二氢睾丸酮过程中的细胞内酶-II型5a-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本药治疗使泌尿系统处置的总体危险性降低了51%,并伴有显著且持续的前列腺体积缩小,以及持续的最大尿流速增高和症状改善。而良性前列腺增生或称作前列腺肥大取决于前列腺内睾酮向二氢睾丸酮的转化。本药能非常有效地减少血液和前列腺内的二氢睾丸酮。非那雄胺对雄激素受体没有亲和力。非那雄胺属于5α还原酶抑制剂,其是通过其激素作用机制,即抑制睾酮转化成双氢睾酮(DHT),使前列腺体积缩小而改善症状、增加尿流速率、预防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进展。同时非那雄胺片(保法止)也应用于脱发领域
副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接受保法止治疗的男性患者有≥1%的人出现下列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性欲减退(非那雄胺1.8%,安慰剂1.3%)及阳痿(非那雄胺1.3%,安慰剂0.7%)。此外,接受保法止治疗的男性患者有0.8%出现射精量减少,安慰剂对照组0.4%。中止保法止治疗后这些不良反应消失,在另一项研究中检测了非那雄胺对射精量的影响,发现与安慰剂无差异。
保法止(非那雄胺)上市后报告的不良事件还包括乳房触痛或肿大、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和口唇肿胀)和睾丸疼痛。
适用人群
前列腺增大、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
前列腺体积较大(≥40ml)和/或血清PSA水平较高(PSA≥1.4ng/ml)的患者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
妇女、儿童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于有大量残留尿和/或严重尿流减少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其尿路梗阻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三大核电项目将启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液氨生产工艺及储存事项
化学词典告诉你液氨生产工艺及储存事项。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 液氨生产工艺1、高压法操作压力70~100MPa,温度为550~650℃。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氨合成效率高,混合气中的氨易被分离。故流程、设备都比较紧凑。但因为合成效率高,放出的热量多,催化剂温度高,易过热而失去活性,所以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短。又因为是高温高压操作,对设备制造、材质要求都较高,投资费用大。工业上很少采用此法生产。2、中压法操作压力为20~60MPa,温度450~550℃,其优缺点介于高压法与低压法之间,此法技术比较成熟,经济性比较好。因为合成压力的确定,不外乎从设备投资和压缩功耗这两方面来考虑。从动力消耗看,合成系统的功耗占全厂总功耗的比重最大。功耗绝不单取决于压力一项,还要看其它工艺指标和流程的布置情况。总的来看,在15~30Pa的范围内,功耗的差别是不大的,因此世界上采用此法的很多。3、低压法操作压力10MPa左右,温度400~450℃。由于操作压力和温度都比较低,故对设备要求低,容易管理,且催化剂的活性较高,这是此法的优点。但此法所用催化剂对毒物很敏感,易中毒,使用寿命短,因此对原料气的精制纯度要求严格。又因操作压力低,氨的合成效率低,分离较困难,流程复杂。实际工业生产上此法已不采用了。合成氨工艺流程大概可以分为: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气体压缩和氨的合成四大部分。4、其他法苯胺工业化连续生产二苯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的过程中有副产物氨气生成,将这些氨气压缩并降温冷却即成液态氨。在此过程中要进行排污,而带入杂质,因此得到的液氨纯度较低,用途受到限制。液氨储存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材料化学》中科院研究团队制备新型石墨烯基碳硫正极材料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材料化学》中科院研究团队制备新型石墨烯基碳硫正极材料。日前,中科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团队设计开发出一种具有多级次微观结构的新型石墨烯-多孔碳球复合纳米材料。该碳复合材料兼具石墨烯纳米片和多孔碳纳米球的优点,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大孔隙率。基于这种碳纳米材料,电工所制备出了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相关成果发布于《材料化学》。 石墨烯纳米片内部结构据介绍,从微观结构来看,这种碳复合材料以石墨烯纳米片作为骨架,表面分散附着直径约为200纳米的碳球,其内部含有主要为1-3纳米的多级次介微纳米多孔结构,共同构成多级次的碳-碳复合纳米结构。由于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制备的碳硫复合正极即使在大的硫负载率(74.5%)下,仍可发挥1250mAhg-1的比容量(0.2C)。在2C电流下循环充放电450次,容量保持率约为98%。石墨烯复合纳米结构设计这表明该研究提出的零维&二维多级次复合纳米结构设计,发挥了石墨烯和多孔碳球的协同效应,有效地分散、限域硫正极,提高了电化学活性、避免了硫的穿梭效应,为开发高容量、长循环性能锂硫电池以及其它储能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先进材料》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小组揭示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先进材料》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小组揭示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日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研究组通过多种DNA甲基化检测和测序手段,揭示了不同纳米材料在低剂量暴露下对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规律。 DNA甲基化水平改变规律猜想在内外源性刺激下,DNA甲基化水平可发生快速变化以改变细胞的应激和代谢状态,因此DNA甲基化水平改变被视为细胞/机体响应内外源性刺激的敏感的早期指标。目前,对于纳米材料暴露导致DNA甲基化水平改变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未知。纳米材料暴露改变甲基化水平该研究发现,纳米银和氧化石墨烯增加基因组甲基化胞嘧啶含量,而相比之下纳米金、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的效应并不明显。高通量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基因归类分析和相关的细胞毒性与生理功能评价显示,纳米银和氧化石墨烯引起的DNA甲基化改变可导致多种代谢过程和信号通路的异常,特别是细胞膜相关蛋白与膜骨架蛋白、能量代谢和离子通道蛋白等。这些变化导致细胞出现常规毒性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出来的损伤效应及适应性与代偿性效应。该研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深入探讨了纳米材料暴露后通过改变DNA甲基化水平而引发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对揭示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作为传统毒性评价方法的补充,DNA甲基化变化所介导的细胞生理与代谢改变可用作敏感的早期检测指标,为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估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