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元素动态
【化工大学专题】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怎么样
【化工大学专题】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怎么样
2014-11-27 14:53:15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期化工大学专题介绍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院系合并组建而成。作为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历经了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以化学、化工为特色的文化底蕴。1997年美国斯坦福研究院推荐中国5所著名研究院所作为美国公司在华开展合作研究的对象,华东理工大学成为唯一入选的化学工程研究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
如今,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工类专业已充分渗透到生物、医学、环境、能源等各个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涵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5个二级学科。其中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包括生物化工)、应用化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华东理工大学有指定的专业课参考用书,每年考试题型都差不多,考生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多做历年真题,这对专业课考试有很大帮助。
华东理工大学怎么样
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史、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是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工词典,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三大核电项目将启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品牌大全,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相关阅读:
●
一次性乳胶手套的优点以及用途是什么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一次性乳胶手套的优点以及用途。一次性乳胶手套分光面乳胶手套、麻面乳胶手套,是采用优质的天然乳胶,配以其它的助剂采用特殊无粉工艺精制加工而成,产品无毒、无害;具有拉力好,贴附性好,灵活使用。 一次性乳胶手套的优点1、100%的纯原色乳胶,弹性好,容易穿戴。2、穿戴舒适,不含氧化剂和硅油,脂和盐化物。3、较强的抗拉强度,耐穿刺,不易破损。4、防化性能优越,耐一定的酸碱度,耐部分有机溶剂,如丙酮。5、表面化学残留物低,离子含量低,颗粒含量少,适用于严格的无尘室环境。 一次性乳胶手套的用途有粉和无粉一次性乳胶手套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家庭作业、农业、医疗等行业,净化一次性乳胶手套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品安装和调试、线路板生产线、光学产品、半导体、碟盘动器、复合材料、LCD显示表,精密电子原件及仪器安装、实验室、医疗等领域。
●
乳胶手套都有哪些规格,用什么材质组成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乳胶手套都有哪些规格以及材质的组成。乳胶手套是手套中的一种,它具有独特的指尖纹理设计,大大增强抓握力,有效防止打滑;无掌纹专利设计,侵胶均匀,增强防护性;独有的手部设计,棉质衬里,提高舒适感。 乳胶手套的规格乳胶手套的长度分为23cm、30cm(9"、12")两种;厚度为0.08mm-0.09mm;颜色:米黄色、浅黄色两种;主要成分:天然乳胶;进出口商品编码4015;包装:100pcs/包(真空包装);规格:XS、S、M、L、XL;100%天然乳胶制成的乳胶手套具有很高的灵巧度,佩带十分舒适,又有很高的强度。针孔率低,具有优良的封闭防护特性。广泛用于电子、食品、医药及光电等相关行业。 乳胶手套的材质组成(1)金属丝——常见的不锈钢丝,也有铬合金丝,主要用来制造抗割手套。这类材质的抗割性能最强,并且便于清洁,但质重,使用不方便。 (2)Kevlar,Spectra等合成纱——也是较好的合成纤维抗割材质,虽然抗割能力不如金属丝,但质轻,使用舒适,而且经过改进和处理,有些产品也能够达到抗割产品标准的最高等级。 (3)丁腈(带织物内衬)——具有抗磨损和抗刺穿性能,使用灵活舒适。 (4)天然乳胶(带织物内衬)——具有极好的弹性,特别柔韧,有一定的抗磨损、抗撕裂和抗割性能。(5)PVC(带织物内衬)——可以提供一定的磨损和刺穿保护,如果材质较厚,还能够具有一定的抗割能力,但不抗撕裂。 (6)皮——天然材质,通过各种鞣制处理,具有独特的性能。皮可以分为:牛皮,其优点有舒适、耐用,透气耐磨,经过铬蹂处理,更耐用,而且能抗高温;猪皮,毛孔粗大,透气性最好,经过水洗后仍能保持很好的柔软性,而不会变硬;羊皮,是最舒适、最耐用和抗磨性能最好的,但由于价格太贵,一般只用在对触感要求较高的行业。
●
《自然—材料》微米尺度异质结构超滑特性首获展示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微米尺度异质结构超滑特性首获展示。清华大学郑泉水团队在超滑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实验展示了微米尺度异质(石墨和六方氮化硼单晶)界面中旋转稳定的结构超滑特性。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材料》。 摩擦是两个物体表面之间作相对滑移运动导致的能量消耗,它根源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断键。据了解,当今工业化国家约1/4的能源因摩擦而消耗,约80%机械部件因磨损而失效,由于摩擦磨损无法避免,很多关键技术的发展遭遇瓶颈。 据介绍,1983年,科学家提出有可能在两个原子级光滑且以原子排列非公度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实现近零摩擦。2004年,荷兰Frenken团队首次实验证实纳米尺度、高真空条件下结构超滑的存在(石墨—石墨烯摩擦)。2012年,郑泉水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证实了微米尺度结构超滑的存在,该结果颠覆了以往对结构超滑的认识。 郑泉水告诉记者,以往观察到的结构超滑是在单一材料(如石墨)非公度接触下实现的,在旋转接触下会丧失结构超滑特性。此次研究首次实验展示了微米尺度异质(石墨和六方氮化硼单晶)界面中旋转稳定的结构超滑特性。此外,观察到异质界面的超滑特性在大气环境条件下持续稳定存在,并且对外部负载表现出几乎无磨损的运动。 郑泉水表示,研究团队将继续研究微米尺度结构超滑发生的机理,探究在宏观尺度下实现结构超滑的可能性。此外,将进一步研究微米尺度下是否可以产生具有颠覆性的全新技术,以期在高端制造、信息、能源、航天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