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对氨基水杨酸的市场前景展望
2013-11-22 15:54:29
第三方平台
技术路线上:
目前制备水杨酸的专利和文献很多,且工艺成熟具备大规模投产的基础。对氨基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及化工产业发挥了很大作用提供了可能。
产品性能上:
在治疗结核病方面:1948年,4-氨基水杨酸开始被用于临床治疗结核病。它是链霉素之后人们发现的第二种能够治疗结核病的药物。
氨基水杨酸的疗效不如目前的五种抗结核病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并且价格相对较高,但仍在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总是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一同使用。另外由于其服用量大、对肠胃道的副作用大等缺点,目前在临床上己趋于淘汰。
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自20世纪40年代起,4-氨基水杨酸也被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对其中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效果较好;但基本上已被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吡啶和美沙拉嗪等药物所取代。
从整个市场前景上来看对氨基水杨酸正在逐渐被取代,而对于其衍生物的开发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且应用广泛。另外调查也发现水杨酸衍生物的制备和应用也属于当今研究的热门。
市场容量:
对氨基水杨酸是一种独特的化学药物,用途也很广泛,能对结核病、炎症性肠病、锰中毒进行有效的治疗,还能制备色料和颜料、用于合成抗结核病药对氨柳酸钠,也可以用于分析出试剂酸碱荧光指示剂以及作为镀锌光亮剂,整平剂和匀镀剂,用于碱性镀锌。市场每年消耗100多吨,目前对氨基水杨酸价格为吨位价在115元/kg,含税。
对氨基水杨酸专题http://www.b2star.com/topic-65-49-6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对氨基水杨酸
相关阅读:
●
《自然》研究首次合成具有拓扑性质石墨烯纳米带
●
《自然》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实现超灵敏X射线检测
●
离子交换色谱法试剂的配置以及操作步骤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研究首次合成具有拓扑性质石墨烯纳米带。8月22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物理与天文学院特别研究员王世勇与瑞士、德国、美国科学家合作,首次合成具有拓扑性质的石墨烯纳米带。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在物理学中,拓扑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拓扑材料具有传统材料不具备的新颖物理性。比如,此类材料的导电边缘由于受到材料本征的拓扑性质保护,往往可以无视缺陷的存在而仍然显示导电性质,因此可用于设计无耗散的电子器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王世勇告诉记者,他们首次制备出具有拓扑性质的一维石墨烯纳米带,并且探测到石墨烯材料的拓扑性质。 石墨烯纳米带作为准一维的石墨烯纳米结构,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界效应,其电子结构与宽度和边缘结构密切相关。尽管理论研究表明石墨烯纳米带能展现一系列奇异的电、磁、拓扑特性,但迄今为止仅有很少的理论预言得到了确定性的实验证实。 研究人员基于“自下而上”表面合成途径,通过选择不同的分子前驱物,对纳米结构的宽度、形状及掺杂实现精确调控,实现了原子级精确的石墨烯纳米结构。超高分辨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确定了合成出来的纳米带化学结构,验证了相关合成方法高度可控。扫描隧道微分谱技术确定了石墨烯纳米带的拓扑性质,相关结果和理论高度吻合。 同时,中外科学家通过精确设计分子前驱体,实现了对拓扑特性的精准调控,在Au(111)表面合成出具有拓扑非平庸的交替宽度的石墨烯纳米带,并观测到石墨烯纳米带末端的拓扑末端态。 此项工作得到《自然》杂志审稿人的高度肯定:“这项工作具有高度原创性,令人兴奋,对不同领域均具有巨大的意义。”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实现超灵敏X射线检测。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与福州大学教授杨黄浩带领国际合作团队,在X射线闪烁体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类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对X射线具有高效的辐射发光响应。相关研究成果8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闪烁体是一类吸收高能粒子或射线后能够发光的材料,可用于辐射探测和安全防护。在医学上,闪烁体是核医学影像设备比如X光、CT等检查设备的核心部件。此外,它在国防工业、安检、核安全、天文探索等领域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常规闪烁体一般是在高温条件下煅烧合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对X射线光子能量的转化效率有限,其辐射发光性能很难在可见光区调谐”,论文第一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后陈秋水告诉记者,研究表明,含重原子铯和铅的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可在低温溶液相中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有效吸收X射线,同时存在高效的三重态发光特征、可调控的电子能级结构以及较快的辐射发光速率。X射线、CT、环境辐射监测、高能射线探测等,其原理是利用光子流作为射线源,射线穿透人体或物质,而后直接被探测器接收而形成影像。因此,探测器系统对射线的接收程度非常关键。 研究人员利用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特征制造出的柔性和高灵敏的X—射线探测器,探测极限最低数值是典型医学X射线成像使用剂量的1/400。 此外,该类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的发现为制备大面积柔性闪烁体膜提供了可能性,可极大提高X射线检测与成像灵敏度,降低X射线在医学诊断和X光机安全检查等方面的辐射使用剂量,使得基于X光的应用更加安全。 X射线探测技术装备应用广泛,尤其在精密加工等技术领域有着较高的要求。“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闪烁体薄膜成型、组装和集成技术,推动产业应用。”陈秋水说。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离子交换色谱法试剂的配置以及操作步骤。离子交换色谱主要是用来分离离子或可离解的化合物。它不仅广泛地应用于无机离子的分离,而且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和生物物质,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的分离,在生物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离子交换色谱法试剂的配置1.配制pH8.520mmol/LTris-HCl含1mmol/LEDTA溶液(或其贮备液,临用时稀释即可)滤后使用。2.配制pH7.520mmol/L的PB缓冲液,过滤后使用。 离子交换色谱法的操作步骤1.样品的预处理2.样品的平衡将实验一中50%饱水硫酸铵沉淀、离心得到的上清液,置于透析袋中,于20~40倍体积的pH8.520mmol/LTris-HCl,1mmol/LEDTA的缓冲液中,4℃搅拌透析24h,中间换透析液3~4次,4℃12000rpm离心15min,收集上清,测定蛋白浓度,记录体积。3.阴离子柱Q-SepharoseFF的平衡及上样取阴离子交换基质Q-SepharoseFF装柱,柱体积5.4×20cm用pH8.520mmol/LTris-HCl1mmol/LEDTA缓冲液流洗平衡层析柱,调整好蛋白检测仪的量程及记录仪灵敏度。将收集的上清液以8ml/min流速上样。平衡缓液冲直至流出液吸光值恢复至基线。收集穿过峰,量体积,测蛋白含量。4.洗脱洗脱液A为pH8.520mmol/LTris-HCl,1mmol/LEDTA缓冲液,洗脱液B为含终浓度为1mol/LNaCl的A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根据纯化条件设定的纯化工艺),收集各洗脱峰量体积,测蛋白浓度,进行SDS-PAGE或进行活性鉴定TNF所在峰。5.将活性峰用pH7.520mmol/LPB透析24h,中间换液3次。离心,取上清并量其体积,测蛋白浓度。6.阳离子柱SP-SepharoseFF的平衡及上样取阳离子交换基质SP-SepharoseFF装柱,柱体积2.5×10cm,用pH7.520mmol/LPB缓冲液流洗平衡层析柱,调整好蛋白检测仪的量程及记录仪的灵敏度,将透析、离心后的TNF的峰液以4ml/min的流速上样,用平衡液洗至基线,收集穿过峰,量体积,测蛋白浓度。7.洗脱阳离子层析柱SP-SepharoseFF的洗脱液A为pH7.520mmol/LPB,洗脱液B为含1mol/LNaCl的A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收集各洗脱峰,量体积,测蛋白质浓度,进行SDS-PAGE或活性鉴定。8.后处理进行TNF的纯度、活性等鉴定,按要求分装加赋形剂冷冻干燥后制成一定效价的TNF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