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L-赖氨酸是什么?有什么性能和用途?
L-赖氨酸是什么?有什么性能和用途?
2014-12-01 13:27:48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介绍L-赖氨酸,及其性能与用途。
L-赖氨酸的基本信息
化学名称: L-赖氨酸;左旋-2 ,6 -二氨基己酸单盐酸盐
中文别名:L-2,6-二氨基己酸;L-赖氨酸(食用级);赖氨酸
分子式 : C6H14N2O2. HCL
分子量 : 182.65
形态:白色或近白色自由流动的结晶性粉末
气味:几乎无臭
溶解度:易溶于水和甲酸,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溶解度( g/100ml 水):40 (0度),63(20 度),96(40 度),131(60 度)。
L-赖氨酸的性能与用途
1、用于食品工业。赖氨酸是蛋白质的重要组分之一,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但又十分需要的八种氨基酸之一,是一种优良的食品强化剂。因食物中缺乏赖氨酸,所以又称“第一必需氨基酸”。将赖氨酸添加到饮品、大米、面粉、罐头等食品中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大大强化食品的营养,起到促进生长发育、增加食欲、减少疾病、增强体质的作用,用于罐头中有除臭保鲜的作用。
2、 用于医药工业。赖氨酸可用于配制复合氨基酸输液,它比水解蛋白输液效果好,副作用少。赖氨酸可与各种维生素、葡萄糖制成营养补剂,口服后易被胃肠吸收。赖氨酸还可改善某些药物的 性能,提高药效。
L-赖氨酸的运输与贮存
轻装轻卸,防潮防晒,不能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储存于干燥、洁净、阴凉处、密封容器内。保质期两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三大核电项目将启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实验室设计包括哪些,影响实验室规划成败的要素是什么
●
《自然—通讯》防腐剂可融入细胞表观基因组
●
《量子材料》蜂窝晶格量子磁体晶格效应研究获进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实验室设计包括哪些内容,随着我国检测市场的不断扩大,新建实验室与改建需求也相应增加。如何设计、建设和配置合理、高效的实验室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验室设计包括哪些实验室的整体建设规划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主要是实验室的平面布局,实验室仪器仪表的摆放、排风系统、通风系统等等。 影响实验室规划成败的要素实验室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布置、水源、电路、气路、通风。 1.平面布置图确定实验室整体平面布置图,明确实验室布局。实验室要求与办公区域有效隔离,功能区域划分明晰,实验间互不干扰,疏散通道畅通。 2.水源实验室的给水遵循方便就近取用的原则,在必要的地方设置水槽。特别是某些需要用外接水源的仪器旁边,必须设有水槽,方便用水取水。 3.电路电路设计须考虑整体功率的大小、三相电要求、特殊仪器稳定性的要求。为方便操作和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实验室一般要求设置独立控制开关。 一个正确和良好的接地系统对分析实验室仪器正常、可靠和安全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4.气路供气模式有集中供气和单独供气两种。气体路管应沿墙明设,以便安装维护。 5.通风系统通风是实验室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减少实验人员的伤害,实验室必须通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防腐剂可融入细胞表观基因组。一项新研究表明,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能通过培养细胞融入其表观基因组——基因组中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系列标记物。该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能将膳食成分整合到细胞内的潜在机制。不过,在食用苯甲酸钠的生物体内能否检测到类似结果仍待进一步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饮食不仅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预期寿命,还可能有助于预防特定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癌症和精神疾病。不过,饮食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实现细胞功能修饰的一种潜在方式是通过表观遗传进行调控的。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的YingmingZhao及同事运用蛋白质组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发现了赖氨酸苯甲酰化这种新型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8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组蛋白标记的沉积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各种代谢相关通路,如胰岛素的分泌。 研究者认为,苯甲酸钠是赖氨酸苯甲酰化修饰底物的一大来源,且苯甲酸钠能促进这种组蛋白标记的累积。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蜂窝晶格量子磁体晶格效应研究获进展。近日,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丁阳及YongjaeLee合作的国际研究团队,揭示了高压下晶格畸变对5d过渡金属氧化物量子态及磁性的影响。相关研究已在线发表在《量子材料》上。 蜂窝晶格量子材料中,存在两种磁相互作用:一种是Heisenberg交换作用,另一种叫Kitaev交换作用。Kitaev交换作用有助于三维自旋液体的形成,而Heisenberg交换作用则是不利因素。现已发现施加压力可以压制Heisenberg交换作用,因而使得在有压力的蜂窝晶格量子磁体中发现自旋液体成为一种可能。 科研人员通过运用X射线衍射、吸收光谱等技术,研究了蜂窝晶格量子材料α-Li2IrO3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在压力下的演变。研究者发现和其他蜂窝晶格量子材料不一样,α-Li2IrO3在极低的压力下,晶体结构就变得不稳定而出现畸变。并且,这种晶格畸变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在Heisenberg交换作用还没有消失的情况下,Kitaev交换作用赖以存在的量子态却消失了,所以α-Li2IrO3也就无法显现自旋液体态。 该研究显示,5d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由于存在强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所以其晶格的变化通过影响轨道进而调制其各种量子态和性质,但这一重要现象却一直被忽视。因此,本研究所揭示的晶格畸变对量子态和磁性的影响这一现象不仅仅要求新的理论认识,也为人们在蜂窝晶格量子磁体中寻找高压下的三维自旋液体提供一种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