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元素动态
元素商城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
2013-11-04 12:55:12
第三方平台
2013年第四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将于2013年11月8-10日在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会展交易中心举办。
元素商城再次受邀参加,此次元素商城将以最崭新的面貌来面对广大人群,欢迎新老客户到展会上前来咨询,我们将会耐心的回答您的疑问,具体展会信息如下:
元素商城展位号:B92
具体时间:2013年11月8-10日
详细地址: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会展交易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博览会,
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
相关阅读:
●
《德国应用化学》中科院化学所在仿生抗冻蛋白领域取得新进展
●
《科学》LED或让未来手机无需触控
●
甲醇需求恢复缓慢 内外盘分歧加大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化学所在仿生抗冻蛋白领域取得新进展。最近,中科院化学所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研究者合作,基于抗冻蛋白能使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生物体避免冰冻造成危害的特性,深入研究了抗冻蛋白能够有效地降低结冰温度、抑制冰晶生长和重结晶的作用机制。他们发现这类蛋白的冰吸附面上亲疏水相间官能团(甲基和羟基)的有序排列,使其表面形成类冰水,从而能够选择性吸附到冰晶表面,抑制冰晶的生长。该工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仿生抗冻蛋白的研发受到抗冻蛋白的启发,研究人员根据氧化石墨烯(GO)特有的碳骨架结构,开展了GO调控冰晶生长的研究。研究发现GO不但能有效地抑制冰晶生长和重结晶,而且能修饰冰晶形貌。分子动力学的模拟结果显示GO表面具有稳定的类冰水,使得GO更倾向于与固态的冰形成稳定氢键,从而在大量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到冰晶的表面。GO吸附到冰晶表面后,在GO间冰晶形成曲面,通过Gibbs-Thompson效应抑制冰晶生长。仿生抗冻蛋白与商业化抗冻剂对比他们也首次将GO应用于低温冷冻保存细胞。与商业化的抗冻剂相比,GO展现出了优异的冷冻保存效果,加入0.01wt%的GO即可将马精子活力从24.3%提高到71.3%。这一研究发现不但拓展了二维材料的应用领域,而且加深了人们对冰晶形成分子层面的理解。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LED或让未来手机无需触控。手机屏幕可能很快便会探测到你的手部阴影,你或许不用手触碰屏幕就能完全用手势隔空操作手机。近日,科学家制造出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LED),既能发光又能吸收外部光源。 纳米棒材料构成研究人员对LED进行了调整。通常,半导体材料只能用一个外壳隔绝一个量子点,防止其探测到光。为了解决该问题,科学家制造出纳米棒,量子点在其中能与两种半导体材料接触。而这些直径不足5纳米的纳米棒由三种半导体材料组成,其中一种能发射和吸收可见光,另两种则用于控制电荷在第一种材料内的流动。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报告称,三种材料协同工作就能使LED面板在发光的同时感应外部光照并做出亮度调整。据悉,由于这种LED在发光和感光两种功能之间切换的频率极快,肉眼无法识别这种切换,因此显示面板看上去就是常亮的。同时,不同于目前手机上的光线感应器,这种LED面板的测光和调光都发生在像素级别,因此不仅能根据外部环境光源调整面板亮度,还能感应屏幕上方手指掠过带来的细微光线差别,从而允许非触碰屏幕的手势操作。LED发光原理研究还发现,这种LED在发光的同时,还能吸收外部光源并转化成电流,类似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功能。这可能带来新的设备接口和应用程序,包括能收获光线转化为电能的屏幕和读出其他屏幕上的信息等。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甲醇需求恢复缓慢,内外盘分歧加大。春节过后,国内需求恢复缓慢,内地甲醇价格下滑,而港口价格再度上涨,内外盘分歧加大。截至昨日,华东港口甲醇价格在3200—3300元/吨,西北地区甲醇价格在2230—2250元/吨,价差继续攀升,在970—1050元/吨。 甲醇下游恢复缓慢,现货成交清淡春节过后,下游恢复不及预期,鲁南阳煤恒通30万吨/年、山东神达化工33万吨/年的两套烯烃装置检修加剧了内地供需矛盾。此外,山东北部、河北的下游需求回升速度也较为缓慢。就运费而言,春节前,西北至山东的运费一度涨至450元/吨。截至昨日,已降至350元/吨。运费的下滑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交投清淡。目前,下游多按需接货,贸易商出货普遍较差。春节前后,西北地区重启的甲醇产能超过400万吨/年。在此过程中,下游需求并未改善。部分厂家的库存不能得到有效释放,是西北地区甲醇价格偏弱的主要原因。算上运费让利,西北地区甲醇价格实际下滑150元/吨。国内市场上,除河南、湖南、湖北等体量较小市场的需求恢复正常外,其余市场的甲醇实际消耗量不及预期。浙江兴兴60万吨/年和江苏斯尔邦80万吨/年的两套甲醇制烯烃装置依旧处于检修状态,以至于沿海港口甲醇库存较春节前增加13万吨,至75万吨。甲醇供应不稳定,国际市场价格走高春节期间,因莱茵河水位较低导致运输受阻,欧洲市场甲醇供应减少,价格大幅走高,进而带动美洲市场价格上涨,中国主港CFR价格亦较春节前提高18美元/吨,至360美元/吨。目前,虽然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但港口进口并未停止,部分长约货物正常抵达,进口甲醇的人民币成本已逼近3100元/吨,这是港口甲醇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也是甲醇期货整体偏强的主要原因。近期,中东地区装置轮番检修,外商正紧盯国内甲醇制烯烃装置运行对甲醇的预期需求,报盘居高不下。内外盘分歧加大,国内甲醇进口量可能下滑目前,西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甲醇价差已经扩大至1000元/吨,山东与华东地区的价差扩大至500元/吨。上半年内地数套新建甲醇装置有投产预期,加之当前甲醇价格处于相对高位,甲醇企业检修意愿较低,装置开工率将继续提升,国内甲醇产量有望创新高。当前,天津正在集港,鲁南、苏北对港口市场的供应也比较正常。如果这个局面持续一段时间,那么港口和内地的价差势必缩小,港口的进口货源将随之减少,内地会受港口需求的刺激而增加甲醇输出量。历史数据显示,天津至华东地区的发运能力在200万吨/年,鲁南、苏北至华东地区的发运能力在100万吨/年,再考虑到山东预期投产180万吨/年的装置,今年甲醇进口量可能不及去年。鉴于国外装置稳定性较差,不能持续稳定地供应货源,加之其价格偏高,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综上所述,外盘因装置问题供应不足,价格偏高,而国内供大于求问题严峻,西北地区至华东地区的物流再度开启,内外价差持续拉大。就国内情况而言,即便价格下滑一定幅度,甲醇企业也有利可图,后期国产甲醇供应将进一步放量。此外,待国外装置检修结束,内外价差才会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