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医药前沿:明年我国关税调整, 医药品税率降低
医药前沿:明年我国关税调整, 医药品税率降低
2014-12-26 09:22:21
第三方平台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据财政部新闻相关人员透露,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进出口关税,首次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包括对部分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
据介绍,首次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包括光通信用激光器、全自动铜丝焊接机等先进制造业所需的设备、零部件;电动汽车用电子控制制动器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保设备;乙烯、镍铁等国内生产所需的能源资源性产品;降脂原料药、夏威夷果、相机镜头等药品和日用消费品。
同时,统筹考虑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情况,对制冷压缩机、汽车收音机、喷墨印刷机等商品不再实施进口暂定税率,适当提高天然橡胶等商品的暂定税率水平。
明年继续对小麦等7种农产品[1.01% 资金 研报]和尿素等3种化肥的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并对尿素等3种化肥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税率不变。同时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
依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明年继续对原产于东盟各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瑞士、冰岛等国家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协定税率,部分税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优惠原产地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对原产于埃塞俄比亚、也门、苏丹等41个国家的部分商品实施特惠税率,其中对埃塞俄比亚等24个国家的97%税目商品实施零关税特惠税率。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生物医药:基因检测并非无所不能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一则笑话:当“纳米”被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老农也向村里“专家”打听:“电视报纸整天说现在纳米可吃香了,好多科学家也在研究。可我不知道哪儿有纳米种子卖,一年种上它两季,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吧。”那“专家”悄悄耳语道:“我刚从县城买了10斤纳米回来,做了一顿饭,味道好极了,医生还说纳米能强身健体呢。你想知道在哪儿买得到种子?给点咨询费吧。”
基因研究是个庞大的工程,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未完成,人类的很多基因秘密还未被探知,目前揭示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对80%至90%的基因尚不了解,对很多基因功能也只知大概。由于基因研究正在不断发展,以后的新研究很可能会完全推翻之前的结论。
此外,基因只是一份遗传密码,其表达水平并非毫无变化,如果环境改变,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先天性心脏病,以前医学界认为是先天遗传疾病,但现代医学发现,所谓“先天性”心脏病,其“后天”致病因素占了40%至50%。准妈妈怀孕期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胎儿基因的表达,使其心脏结构、瓣膜发生改变,呈现病症。所以“一测定终生”有误导之嫌。
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业内人士透露,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属于当代前沿产品和技术研究范畴,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诊断服务技术管理、价格、质量监管等问题。基因检测不是现代算命,掐指一算永不更改。比如算出高血压倾向就从此不敢做这个,不敢吃那个,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惹来其他问题。疾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防得了一未必防得了二。此外,基因检测没发现问题的也非一劳永逸,不注意营养和运动,生活没规律一样会生病。 基因检测并非无所不能理性看待基因检测
相关专题:生物医药专题
●
生物医药:单细胞分离和鉴定系统在清华大学投入使用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清华大学基因组与合成生物学平台负责人田埂博士说:“单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稳定的单细胞分离和核酸扩增技术是这一领域最核心的支撑技术,C1的出现改变了以前靠手工挑选单细胞,用单管扩增带来的各种问题,使得高通量的单细胞研究成为可能,让科学家的想象力可以不受到技术的局限,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肿瘤、免疫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在真正的单细胞水平取得大的进展…”C1?单细胞全自动制备系统基于Fluidigm创新的微流体技术,能够让研究者们快速可靠地分离单个细胞并进行基因组分析。
前所未有地将分离细胞、提取、逆转录和预放大全过程实现全面自动化,使细胞活性的检测和分析成为可能。BioMarkHD基因分析系统则整合先进的微流控芯片和qPCR技术,为客户提供芯片的高通量和qPCR的准确性。随着C1?和BioMark?HD系统的广泛应用,Fluidigm正在成为单细胞基因组学这一新兴领域的佼佼者。它可以让研究者们轻松检测到单细胞水平上的基因组特征。
2013年斯坦福大学的StephenRQuake研究组在《自然?方法学》上发表了利用C1微流控分离系统的研究论文,对肺癌细胞系HCT116的96个细胞进行了转录组的分析,并对比了6个单管操作的结果,在对比了主要的单细胞转录组扩增试剂SMARTerUltraLowRNAKit(Clontech)和theTransPlexKit(Sigma-Aldrich)之后,发现C1系统在转录组水平上,有更好的重复性和数据的稳定性。并证明了C1,已经可以承担大量单细胞分离和cDNA扩增的工作,为后面的转录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随后,来自EMBL的JohnCMarioni和MarcusGHeisler研究组在《自然?方法学》又做了拟南芥和小鼠的单细胞表达谱,也对C1进行来自植物和来自小鼠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研究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StenLinnarsson研究组在《自然?方法学》上发表了关于分子标记和随机扩增的方法结合C1,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证扩增的线性,从而还原转录组最初的状态的文章。
这两套单细胞制备及分析利器落户清华大学,将进一步加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的科研能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清华大学在单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相关专题:生物医药专题
●
材料:中国荷兰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揭牌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08所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以下简称TNO)在北京签署了联合试验室协议书,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此次联合实验室合作属于强强联手,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光学遥感器的综合性能,提升我国光学遥感卫星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满足国内海洋、资源、气象等多种遥感器研制中高精度辐射定标和光谱定标技术的急需。
TNO是欧洲宇航和天文光学技术的引领者,尤其在光学定标领域,精度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8所是我国空间光学遥感领域的主力军,我国卫星有效载荷设计与生产领域的核心力量,国家在对地观测空间光学遥感器领域的唯一保军单位。 双方将在空间光学机电仪器的开发和定标领域范围内进行合作,将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打造成为中荷两国空间光学领域的合作平台,成为国内空间光学遥感先进技术研究与开发、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制定我国空间光学遥感产品性能认证行业标准,成为空间光学遥感器技术和产品性能评价权威机构。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将基于合作开发项目运行。
后续,双方将开展星上定标单元和地面定标系统等多个合作开发项目;将组织制定空间光学仪器定标标准与规范,对我国空间光学仪器的设计实验和空间应用进行方向性指导;将组织制订空间光学仪器产品性能认证细则,对联合实验室研发的产品进行空间应用适应性和可靠性认证;同时还将对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空间光学仪器产品开放认证服务。
为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508所积极“走出去”,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几年来先后与国内多家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还主动走出国门,和国外拥有先进航天器制造及相关科学技术经验的单位建立联系,此次与TNO是以联合实验室为载体开展国际合作,属于508所的首次尝试,提升了国际合作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