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元素动态
苏州科技校园招聘圆满成功
2013-11-08 12:53:32
第三方平台
在11月6日,我们受邀参了苏州科技学院的医药化工部的招聘活动。此次招聘会上,元素商城用新的面容来到大学生面前,大学生们都元素商城充满了神秘感,争先恐后的把简历送到我们招聘人员面前,并向他们咨询元素的成长及成熟路线,元素商城的工作人员,耐心的为苏州科技大学的大学们讲解,让他们了解元素。
在本次招聘活动中我们以最公平化的态度接待每一位应聘学生,也期待成功加入本商城的应届毕业生能努力进取,把新的血液带入元素商城。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招聘会
相关阅读:
●
我国尚未发现H5N6 专家提醒应警惕H7N9禽流感病毒
●
2016年聚氯乙烯行业产能增长缓慢
●
环己醇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我国尚未发现H5N6专家提醒应警惕H7N9禽流感病毒。当地时间2017年1月3日,韩国多地暴发禽流感。记者4日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国尚未发现韩国扩散的H5N6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过应该警惕H7N9禽流感病毒。 韩国出现首例H5N6型禽流感病毒随着韩国史上最严重禽流感疫情蔓延至全境,被宰杀的家禽数量不断增加。截至3日零时,韩国已有3033万只病禽因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被扑杀。此外,印度、日本等多个地区也相继拉响警报。韩国一名政府官员2016年12月31日证实,当天在两只死猫身上发现H5N6型禽流感病毒,这是近两年来韩国首次出现病例。韩国上一次出现哺乳动物感染禽流感是在2015年2月,当时被感染的是一只狗。韩国卫生部门称,他们正在对样本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是否为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即便这是同样的N6型毒株,它们的基因构造也有一些差别,”这名官员说,“我们正等待检验结果。”自2014年首次报道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毒以来,H5N6不断在我国及东南亚国家家禽中暴发流行,并持续出现人感染病例。2016年12月5日,从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传来消息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的带领下,科学家们在H5N6禽流感病毒起源和进化机制研究取得突破。中科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毕玉海透露,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带毒禽类或污染物而感染,尚未实现人对人传播;但H5N6病毒已经在猪、猫、野鸟中被分离发现。“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开展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阻止病毒在家禽中的传播范围继续扩大,从而降低对人的感染几率。”虽然未发现H5N6,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公众,随着天气转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日益增大,特别是自进入冬季以后,部分地区风险上升速度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各地应进一步重视。H7N9禽流感病毒的预防疾控专家表示,虽然大多数人并不易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H7N9感染只是在比例非常低的人群中发生,如果鸡鸭携带H7N9病毒,表面上看不出来,无法从源头上控制。而且,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最多只能在传播途径上进行阻断,减少人禽接触,对高危人群做好个人防护。因此,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2016年聚氯乙烯行业产能增长缓慢。PVC是基础的化工原材料,也是氯碱行业最重要的产品。01-07年,我国PVC产能产量增长迅速,曾一度位列国内五大通用塑料之首。不过,自08年起,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PVC产能增速开始出现明显滞缓,且闲置产能偏多。时至14-15年,由于行业发展不如人意,部分原计划新上的装置未能如期投产,导致PVC产能出现负增长。16年底,据统计,PVC在产产能共计约2250万吨左右,其中新增产能130万吨,退出产能97万吨,净增33万吨,产能小幅增长。 西北地区PVC产能产量大2016年西北地区的PVC产能占到了全国总产能的44%左右,且产能前十企业亦多集中于西北地区。而华南地区则发展PVC较少,仅占1%左右的份额。西北地区因为土地资源优势,一直都是我国主要的电石生产区域,其电石产量占国内电石总产量的80%以上,得益于此,近几年来,西北地区大力发展以电石法为核心的“媒-电-氯碱化工”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且成效显著。PVC企业经济不景气成本过高而导致的亏损,缺乏一体化循环项目导致竞争力不足,是以上企业选择停车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西北地区PVC企业的挤压,国内经济大环境低迷等因素也客观存在。据不完全统计,2017将有296万吨PVC装置投产,且主要以电石法为主。不过从近年来装置投产情况来看,实际投放数往往不如预期。

化学词典告诉你环己醇的制备方法及用途。环己醇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或白色针状结晶。有似樟脑气味。有吸湿性。能与乙醇、乙酸乙酯、二硫化碳、松节油、亚麻子油和芳香烃类混溶。 环己醇的制备方法环己醇生产方法主要为苯酚加氢法和环己烷氧化法。1、苯酚加氢法1906年,Β.Н.伊帕季耶夫通过苯酚加氢制得环己醇,并在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苯酚加氢一般采用镍催化剂。反应温度150℃、压力2.5MPa,产率接近理论值,产品纯度高,反应平稳。进入60年代,鉴于原料价格的因素,环己烷氧化法逐步取代了苯酚加氢法。2、环己烷氧化法环己烷氧化反应比较复杂,它首先生成环己基过氧化氢,然后分解为环己醇和环己酮。各反应过程的速度常数比:k1/k2=3.7;k3/k4=1.4;k3/k1=24;k4/k2=66。这些比值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它表明:①环己醇和环己酮比环己烷更容易氧化;②大部分环己酮是由环己醇氧化生成,环己酮又会生成各种氧化副产物。反应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也可不用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钴盐(环烷酸钴、油酸钴等)和硼酸,用钴盐催化剂时,所得酮醇混合物(俗称酮醇油即KA油)之酮醇比为1:1~2,硼酸催化时则1:9,但需增设硼酸回收系统。不用催化剂的工艺,则设有环己基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系统。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钴盐法。含有100ppm环烷酸钴的新鲜环己烷与循环环己烷混合,在三级串联的反应器中用空气氧化,温度150~160℃、压力0.8~1.0MPa、反应时间10~15min、单程转化率4%~6%。反应尾气经冷凝回收其中的环己烷和高沸物后放空。液相氧化产物经过碱洗皂化和水洗除去杂质后,蒸馏回收其中90%以上的环己烷,循环使用。在进一步脱除轻重组分后,便可获得醇酮混合物,经过精馏,便分离出环己醇和环己酮。环己醇的用途比色法以硫氰化物测定钼和铼,以苯肼测定铝。以8羟基喹啉或以碘化物测定铋时作溶剂,以提取带色物质。橡胶、树脂和硝化棉溶剂。杀虫剂。主要用于制取环己酮(进一步制取己内酰胺)和己二酸,还用以制取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环己酯)、表面活性剂以及用作工业溶剂等。用于制己二酸、增塑剂和洗涤剂等,也用于溶剂和乳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