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苏拉明钠抗病毒的作用
2013-11-22 15:33:19
第三方平台
由一个DNA或RN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叫做病毒,病毒是靠寄生生活的。
病毒的颗粒通常很小,主要以纳米微单位,而且结构很简单,病毒的繁殖主要是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病毒比细菌还微小,而且无细胞结构且只能通过细胞增殖。病毒主要组成部分是蛋白质和核酸。大部分病毒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其主要特点是:
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滤过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所组成,所以又被称为“分子生物”;
任何病毒只含一种核酸,若非RNA就是DNA;
病毒不能生产酶系,也不能合成酶系,只能通过宿主活细胞内的代谢系统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
以核酸和蛋白质的大量来实现繁殖;
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有些病毒的核酸可以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苏拉明钠对于抗击致病病毒具有独特的功效,特别对于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FTSV)等布尼病毒家族(Bunyaviridae family) 白蛉病毒属 (Phlebovirus) 病毒具有极大的医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苏拉明钠
相关阅读:
●
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
●
真菌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农用抗生素的应用和发展

病毒杀虫剂是什么?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怎么样?元素百科里说: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起步较晚,其基本原理是由病毒感染种群并引发病毒流行病传播,使害虫持续感病死亡,达到调节害虫种群数量、减轻危害的目的。
病毒杀虫剂是什么?
昆虫杆状病毒是一类重要的、较早应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迄今为止发现的昆虫病毒已超过1000株,涉及11个目的900多种昆虫。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登记注册的病毒杀虫剂有30多个品种,其中美国6种、欧洲10种、俄国斯11种、中国9种。
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是我国第1个商品化生产的病毒杀虫剂,粉剂和乳悬剂都已推广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
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
斜纹夜蛾NPV杀虫剂虫瘟一号、黄地老虎GV杀虫剂及菜青虫GV杀虫剂等9种昆虫病毒杀虫剂均已注册,每年使用面积达到6.6×105hm2以上。
我国采用利尿激素基因、昆虫保幼激素酯酶基因、Bt杀虫蛋白基因、蝎神经毒素基因等构建的重组病毒杀虫剂大大缩短了害虫致病时间,防治效果显著。
近几年来,我国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效剂和复配制剂方面。如几丁质酶(A3)能有效地提高HaSNPV的毒力,具有杀虫增效作用。在HaNPV中加入灭幼脲类似物氟啶脲感染棉铃虫幼虫,比单独使用HaNPV明显缩短了杀虫时间。
用增效蛋白(En)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和Bt的混合物复配后,对靶标害虫的毒力大幅提高。(编辑:Y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各国对真菌杀虫剂的应用情况怎么样?我国是如何研究与应用真菌杀虫剂的?根据元素百科的介绍,真菌杀虫剂等新型微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正被各国广泛应用。我国也在积极研究与应用真菌杀虫剂。
各国对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应用真菌杀虫剂防治害虫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际生防组织(IIBC)使用黄绿绿僵菌防治沙漠蝗虫,美国引进舞毒蛾噬虫霉防治舞毒蛾,巴西使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甘薯沫蝉等,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真菌杀虫剂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开展真菌制剂的研究开发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中主要以研究球孢白僵菌为主。
白僵菌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致死作用,已知的寄主昆虫达707种,大面积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和水稻叶蝉等害虫。
目前虽然还未开发成功白僵菌制剂产品,但每年应用白僵菌在南方地区大面积防治林区松毛虫和东北地区防治玉米螟等的面积达7.0×106hm2以上。
木霉菌已开发成功,取得农药登记注册,用于防治蔬菜灰霉病具有较理想的效果。
目前处于小试和中试阶段的真菌制剂还有绿僵菌(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天牛蝗等)、淡紫拟青霉(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发酵液含有类似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成分,主要用于防治大豆孢囊线虫和烟草根结线虫)、虫霉和蜡蚧轮枝菌等。(编辑:Y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为您介绍农用抗生素的应用和发展。农用抗生素是一种应用广泛、品种众多的微生物农药,它是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此类物质在低微浓度时即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或调节作物生长发育。
农用抗生素的应用
白僵菌、黄僵菌、绿僵菌等虫生真菌被用作开发真菌杀虫剂,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应用试验和工业化生产阶段。
农用抗生素研究开发在美、日等国均已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规划。
日本、前苏联已先后开发了春日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有效霉素、卡苏霉素、灰黄霉素、抗真菌素、植霉素、木霉素等品种,曾一度代替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由阿维菌素DI衍生的伊维菌素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畅销的10种动物用药中占首位。
农用抗生素的发展
我国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随医用抗生素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些品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我国现有登记注册的抗生素品种23种,产品170个,生产厂家达253家,年制剂产量达8.0×107kg。
其中正式登记的杀菌剂品种有井冈霉素、农抗120和多抗霉素等9种,临时登记的杀菌剂品种有中生菌素、宁南霉素等4种。
临时登记的杀虫、杀螨剂品种有浏阳霉素、华光霉素和阿维菌素,除草剂品种有双丙氨磷,畜用抗生素品种有盐霉素、莫能霉素和安普霉素等多种。
生产井冈霉素的企业最多,达38个;其次是生产阿维菌素的企业,有34个;生产农抗120的企业有7个。(编辑:Y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