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含糖饮料与子宫内膜癌存在的密切联系
2014-03-14 14:38:30
第三方平台
众所周知,多喝含糖饮料不利健康,美国研究人员又发现一个远离含糖饮料的理由:常喝含糖饮料的女性容易罹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最多增加近八成。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梅基·井上—崔在明尼苏达大学任职时带领研究小组分析了2.3万名绝经女性的饮食数据。
这些女性是一项大型饮食调查的参与者,调查期间每天填写有关进食内容的问卷,回答是否饮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或其他可乐,是否饮用零咖啡因的可乐,是否饮用七喜等含糖碳酸饮料或者柠檬汁等含糖饮料。她们还得回答是否饮用无糖饮料,是否食用饼干、巧克力蛋糕、甜甜圈、糖果或派。
研究人员按照摄入含糖食物多寡,把这些女性分成5个小组。结果显示,那些饮用含糖饮料的研究对象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喝得越多,风险越高,“摄入含糖饮料最多的那一组,风险达到78%”。
在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下属《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期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写道,果汁、烘焙食品与子宫内膜癌罹患风险并未显现关联。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网站22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含糖饮料与子宫内膜癌风险存在关联,而其他含糖食物却没有。“可能性之一是食物天然所含糖分与食物中其他营养成分,譬如纤维素等一起进入人体,而含糖饮料中没有那些营养成分。”
研究人员还说,“罪魁祸首”可能并非含糖饮料,也许是那些常喝含糖饮料的女性生活习惯比较不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
乙酰氨基酚的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
●
乙酰氨基酚的适应症和药物相互作用
●
甲基硫菌灵的用途:防治植物病害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乙酰氨基酚的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乙酰氨基酚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乙酰氨基酚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乙酰氨基酚用于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
乙酰氨基酚的药理毒理
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又名扑热息痛(paracetamol)是非那西丁(phenacetin)的体内代谢产物,属于苯胺类。
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无明显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乙酰氨基酚无明显抗炎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经口LD50为338mg/kg,腹腔注射LD50为500mg/kg。
乙酰氨基酚的药代动力学
乙酰氨基酚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0.5~1h达峰值,在体内95%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而失活,5%经羟化转化为对肝脏有毒性的代谢物,均从尿中排出。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
T1/2一般为1~4小时(平均为2小时),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病患者可能延长,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
乙酰氨基酚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编辑:Y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乙酰氨基酚的适应症和药物相互作用。乙酰氨基酚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又名扑热息痛。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用于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
乙酰氨基酚的适应症
乙酰氨基酚用于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
乙酰氨基酚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本品对各种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乙酰氨基酚的药物相互作用
(1)乙酰氨基酚在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抗惊厥药的患者,长期使用本品时,更有发生肝脏毒性的危险。
(2)乙酰氨基酚与氯霉素合用,可延长后者的半衰期,增强其毒性。
(3)乙酰氨基酚与抗凝血药合用,可增强抗凝血作用,故要调整抗凝血药的用量。
(4)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有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5)乙酰氨基酚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可增加其毒性,应避免同时应用。(编辑:Y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甲基硫菌灵的用途。甲基硫菌灵的别名为:甲基托布津,它的CIPAC数字代号为:262a;甲基硫菌灵的CAS号:23564-05-8,EINECS号:245-740-7;甲基硫菌灵的分子式:C12H14N4O4S2,相对分子质量:342.40;甲基硫菌灵的熔点:172℃,生物活性:杀菌。
甲基硫菌灵的用途
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蔬菜病害
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茄子、葱头、芹菜、番茄、菜豆等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莴苣灰霉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
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花卉病害
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都有一定防效。一般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83-125克,兑水常规喷雾,共喷3-5次。
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果树类病害
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葡萄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桃褐腐病等,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柑桔贮藏中的青霉、绿霉病,在柑桔采摘后立即用40%胶悬剂400-600倍液,浸果实2-3分钟,捞出晾干装框。
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麦类病害
麦类黑穗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4公斤拌种100公斤,然后闷种6小时;三麦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5-7天后喷第二次每次每亩可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
甲基硫菌灵可以防治其他作物病害
烟草、桑树白粉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300-400毫克/公斤的药液喷雾;花生叶斑病,在病害盛发期,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250毫克/公斤药液喷药,间隔2周,施药3次;甘薯黑斑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毫克/公斤药液浸种薯10分钟。(编辑:Y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