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海洋能随着科研平台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2014-03-14 10:47:57
第三方平台
作为可再生能源,海洋能相对风能或太阳能更容易预测,且发出的电力拥有更高的质量。据测算估计,全球海洋0.1%海洋能发出的电力,可满足目前世界能源总需求量的5倍还多。因此,积极开发海洋能的巨大应用潜力,已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高度重视。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从2007年起,连续提供数千万欧元资助,由爱尔兰科克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Cork)总协调,欧盟多个成员国科技界与工业界共同参与建设的欧盟MARINET大型海洋能科研基础设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领导海洋能技术研发创新活动潮流的最重要平台之一。
MARINET大型海洋能科研基础设施自建设初期,就确定了国际化开放的总原则,尽最大可能吸引全球一流海洋能科技人员的广泛参与。随着科研平台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截止目前,已创建了若干围绕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和海上风能等的全球化研发创新网络合作团队,带来的研发配套资金已超过MARINET的建设资金。迄今为止,MARINET大型海洋能科研平台,包括提供部分研发创新项目的经费资助,已支持超过350名海洋能技术开发人员在平台上开展的412人周试验研究工作。MARINET 管理团队努力克服困难,已向超过100个各种海洋能发电装置的检测验证与优化设计活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后勤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新能源,
能源环境,
太阳能,
海洋能,
可再生能源
相关阅读:
●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在海水中“消失”的塑料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在海水中“消失”的塑料。为解决日益严峻的海洋塑料污染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聚酯复合材料,有望在诸多领域替代现有难以降解的通用塑料。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格侠介绍,其团队研制出的这种结合了水溶性与降解性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环境耐受性,废弃后能在数天到数百天内在海水中降解消失,最终分解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小分子。 王格侠说,长期以来人们聚焦于陆地上的白色污染及其治理。直至近年,大量塑料污染致使海洋生物遇害的现象被频繁报道才引起广泛关注。 据保守估计,人类每年向海洋投放的塑料垃圾为480万吨到1270万吨,占海洋固体污染物总量的60%至80%。目前,人类活动和洋流导致这些塑料垃圾集中分布于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及印度洋中部。 世界经济论坛也发出警告,2050年全球海洋塑料总重量将超过鱼类的总重量。 专家介绍,目前几乎所有类型的塑料都已经在海洋中找到。这些塑料微粒或者漂浮在海水中,或者沉入海底,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会分解,对整个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塑料在使用后被直接丢弃或从陆地经过河流、风吹进入海洋,在海水中受到光、海水风化,以及洋流和生物群的作用,导致塑料最终形成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 一些海洋生物,如信天翁、海龟等,误食塑料袋会产生一系列的胃肠问题,以至于无法再进食,最终被饿死。最令人震惊的一项科学数据显示:有90%的海鸟是因为误食了塑料袋而死于非命。 王格侠指出,尽管海洋中塑料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但目前人们对于这些塑料污染仍然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海洋特殊水域环境使得人们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对这样大量分散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最根本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材料废弃进入海水后能自行降解消失。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降解塑料和工程塑料研究组是中国率先开展生物可降解塑料研究的单位。生物降解塑料大都是含酯键的高分子材料,分子链相对脆弱,因而可以被自然界许多微生物分解、消化,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目前,该团队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及应用技术已经向4家中国企业完成了技术授权,其中3家已经顺利投产,总产能达到每年7.5万吨,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在认识到海洋塑料污染的严重性后,科研人员希望研发出在海水中可降解的材料。然而他们发现,在陆地上能够快速降解的生物降解材料在海水中却难以降解,甚至长时间都不降解,不能用来解决海洋中的塑料污染问题。 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将非酶水解过程和水溶过程与生物降解过程结合起来,实现了材料在海水中快速降解。科研人员通过对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和加工使得其降解性能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控。 在近期于深圳举行的旨在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上,这一技术位列30个优胜项目之一。 中国已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前所有未有的层面,在解决本国生态问题的同时也为解决全球环境污染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
邻苯二甲酸酯的用途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邻苯二甲酸酯的用途以及操作注意事项。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缩写PAEs,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简言之就是塑化剂的一种)当被用作塑料增塑剂时,一般指的是邻苯二甲酸与4~15个碳的醇形成的酯。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最重要的品种。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还可干扰内分泌系统。 邻苯二甲酸酯的用途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在聚醋酸乙烯、醇酸树脂、乙基纤维素、氯丁橡胶等生产的制品中也常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多为沸点较高的液体。难溶于水。主要作各种塑料和合成橡胶的增塑剂使用,少数用作清漆、香料的溶剂和固定剂。邻苯二甲酸酯作增塑剂用的消耗量占全部增塑剂用量的60%以上。性质较稳定,是进入环境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已在海水、海洋生物和沉积物中检出其存在,观察到对水生生物有毒害效应。在海洋生物中的含量为ppb级。一般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邻苯二甲酸酯的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1,2-丙二醇的合成方法以及用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1,2-丙二醇的合成方法以及用途。1,2-丙二醇为一种化学试剂,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其化学式为C3H8O2。常态下为无色粘稠液体,近乎无味,细闻微甜。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在化妆品、牙膏和香皂中可与甘油或山梨醇配合用作润湿剂。在染发剂中用作调湿、匀发剂,也用作防冻剂,还用于玻璃纸、增塑剂和制药工业。 1,2-丙二醇的合成方法1.环氧丙烷直接水合法 为加压非催化水解法。由环氧丙烷与水在150-160℃、0.78-0.98MPa压力下,直接水合制得,反应产物经蒸发、精馏,得成品。2.环氧丙烷间接水合法 由环氧丙烷与水用硫酸作催化剂间接水合制得。3.丙烯直接催化氧化法。4.采用1,2-二氯丙烷为原料该法有两条工艺路线:一是二氯丙烷在弱碱水溶液中直接水解成丙二醇;二是二氯丙烷和羧酸盐反应先生成酯,酯再水解成丙二醇。(一)直接水解工艺把1,2-二氯丙烷、水、碳酸氢钠和十六烷基三丁基溴化鏻一起加入反应釜内,在100℃二氧化碳分压1.0MPa下反应18h,得到80%的丙二醇。控制二氯丙烷的加料速度,即高温时加料速度快,低温时则慢。实例:在300ml的高压釜内加入60g碳酸钙和150g水,搅拌升温至230℃,以0.03g/(min·100gH2O)的速度连续加入二氯丙烷11.5h;在此温度继续搅拌30min,之后急冷至室温,丙二醇收率约95%。控制温度在130-300℃内,只要相应改变二氯丙烷的投料速度,丙二醇的收率皆可达到95%以上。(二)两步水解工艺先将原料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反应,二氯丙烷达到一定转化率后,再打料至一活塞流反应器中继续反应,最后水解成丙二醇。实例:将606kg二氯丙烷加进2立方米反应釜中,再加入800kg乙酸钠、556kg1,2-丙二醇、10kg乙酸和1kg水,搅拌升温至180℃,4h后冷至120℃,抽出物料,经预热器升温至180℃,以500L/h的速度通过一长400m、内径25mm、容积230L的活塞流式反应器,在第2个搅拌釜中收集产物,冷至室温,分析产物为:44kg二氯丙烷、334kg丙二醇、32kg乙酸钠、44kg乙酸、234kg1,2-二乙酰氧基丙烷、693kg丙二醇单乙酸酯、45kg1-氯丙烯、547kgNACL和1kg水。 1,2-丙二醇的用途1.丙二醇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这方面的用量约占丙二醇总消费量的45%左右,这种不饱和聚酯大量用于表面涂料和增强塑料。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湿性好,并且无毒,因而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和溶剂。在食品工业中,丙二醇和脂肪酸反应生成丙二醇脂肪酸酯,主要用作食品乳化剂;丙二醇是调味品和色素的优良溶剂。由于毒性低,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香料、食用色素的溶剂。丙二醇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作制造各类软膏、油膏的溶剂、软化剂和赋形剂等,在医药工业中用作调合剂、防腐剂、软膏、维生素、青霉素等的溶剂。由于丙二醇与各类香料具有较好互溶性,因而也用作化妆品的溶剂和软化剂等等。丙二醇还用作烟草增湿剂、防霉剂,食品加工设备润滑油和食品标记油墨的溶剂。丙二醇的水溶液是有效的抗冻剂。也用作烟草润湿剂、防霉剂、水果催熟防腐剂、防冻液和热载体等。2.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脱水剂、增塑剂、抗冻剂、气相色谱固定液。3.常用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制造不饱和聚酯树脂。也可用作乳化剂、防腐剂、防冻剂。还用于制造醇酸树脂、聚丙二醇、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及润滑剂等。由于具有吸湿性好、毒性低的特点,在医药工业中用作调和剂、防腐剂、软膏、油膏、药丸及维生素等的溶剂,也用作软化剂及赋形剂。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香料、调味品及食用色素的溶剂。还用作烟草增湿剂、防霉剂、水果催熟防腐剂、涂料成膜助剂、防冻剂及传热介质等。也常作为乙醇和甘油的代用品,在牙膏、化妆品中可与甘油或山梨醇配合用作润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