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报道
2014-03-14 10:50:39
第三方平台
食品食品接触材料是指食品器皿以及用于加工和制备食品的辅助材料、设备、工具等一切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包括塑料、金属、橡胶、着色剂、玻璃等,涉及的产品有食品包装、餐厨具、食品加工机械等。但是食品接触材料可能会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释放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成分会发生迁移而被人体吸收,因而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近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食品接触材料组批准了四种新的食品接触材料,其中包括两种氧气吸收剂、一种添加剂以及一种塑化剂。具体的物质如下:铁(0)改性膨润土和铁(0)改性高岭土,用于吸收食品接触环境中的氧气;2,2,4,4-四甲基-1,3-环定二醇(CASNo3010-96-6),在聚酯生产过程中用做单体;聚甘油(CASNo25618-55-7),用于塑化剂,要求脂肪族芳香聚酯共聚物中聚甘油不超过6.5%(W/W)。
专家称,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中一般都有材料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单体及添加剂清单,某些风险物质更涉及用量和最大迁移量的要求,生产者可按照此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及配比进行生产。随着食品安全标准的加严,欧美、日韩等包括我国在内都逐步加强了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监管。在此,检验检疫机构提醒相关企业,要熟悉各国允许使用的接触材料清单及用量,针对不同的部件和材料,确定相应出口国家的具体要求;按照良好的生产规范进行生产,控制生产过程和环境,除了筛选原材料外,还要防止产品在生产中被污染;为了符合各国的符合性声明,要针对不同国家及时出具相应的成品测试报告,减少受到通报召回的几率。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
相关阅读:
●
注射用放线菌素D安全用药说明
●
新能源科技介绍:锂空气电池的基本信息
●
新药伦瓦替尼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注意点介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是从注射用放线菌素D的基本信息、适应性、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来介绍注射用放线菌素D应该如何安全用药的。
注射用放线菌素D基本信息
化学名称:放线菌素D
分子式:C62H86N12O16
分子量:1255.44
辅料:蔗糖
性质:本品为淡橙红色结晶性粉末;遇光不稳定。
注射用放线菌素D适应性
1.对霍奇金病(HD)及神经母细胞瘤疗效突出,尤其是控制发热;
2.对无转移的绒癌初治时单用本药,治愈率达90%~100%,与单用MTX的效果相似;
3.对睾丸癌亦有效,一般均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
4.与放疗联合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瘤)可提高生存率,对尤文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亦有效。
注射用放线菌素D用法用量
静注:一般成人每日300~400μg(6~8μ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40ml中,每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间歇期两周,一疗程总量4~6mg。本品也可作腔内注射。在联合化疗中,剂量及时间尚不统一。
注射用放线菌素D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最低值见于给药后10~21天,尤以血小板下降为著。
2.胃肠道反应多见于每次剂量超过500μg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少数有口腔溃疡,始于用药数小时后,有时严重,为急性剂量限制性毒性。
3.脱发始于给药后7~10天,可逆。
4.少数出现胃炎、肠炎或皮肤红斑、脱屑、色素沉着、肝肾功能损害等,均可逆。
5.漏出血管对软组织损害显著。
以上就是关于从注射用放线菌素D的基本信息、适应性、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来阐述注射用放线菌素D安全用药说明的全部内容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是锂空气电池的文章。锂空气电池是一种用锂作阳极,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阴极反应物的电池,锂-空气电池通过锂和空气中的氧反应来产生电能,由于其具有储存能量高的潜力而受到关注。
与相同重量的如今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锂-空气电池可以实际存储多达3倍的能量。锂空气电池用于汽车的能源最早于1970s提出,并于2000s重新受到关注。放电原理:阳极的锂释放电子后成为锂阳离子(Li+),Li+穿过电解质材料,在阴极与氧气、以及从外电路流过来的电子结合生成氧化锂(Li2O)或者过氧化锂(Li2O2),并留在阴极。
虽然锂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是常规电池的数倍,但锂空气电池的应用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困难,包括电池材料的提高和改进,以及电池的设计。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发布的锂空气电池的设计构思是,只在金属锂的负极使用有机电解液,正极的空气级使用水性电解液。既可以用作充电电池也可用作燃料电池使用,如果在负极的有机电解液和空气极的水性电解液之间,用只能通过锂离子的固体电解质隔开的话,可防止两电解液发生混合,而且能促进电池发生反应。这样,能够防止正极的固体反应生成物——氧化锂(Li2O)析出。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化学家们则通过将传统的碳阴极换成了惰性的纳米级金阴极,增加阴极稳定性;并且,他们还将之前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或聚醚(polyethers)制作的电解液,换成了一种名叫二甲基亚砜(DMSO)的导电溶液,这种溶液不那么容易在阴极发生反应。新的“纳米金-二甲基亚砜”组合的稳定性要远远超出原有组合100次充放电之后,仅仅损失了5%的电量上限。
东京大学水野哲孝教授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采用新原理的二次电池,在正极利用氧化物离子与过氧化物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正极利用在Li2O(氧化锂)晶体内添加Co(钴)形成的物质,充放电反应中就会有过氧化物生成和消失,从而实现新原理的电池系统。这种电池的能源密度达到了现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7倍,而且还可增加容量,降低价格,提高安全性。有望作为EV(纯电动汽车)用途及固定蓄电用途的新一代二次电池。
锂空气电池成为了世界各地实验室努力破解的技术,虽然这项技术有望带来变革,但想要生产出工作起来持续、可靠、安全的锂空气电池,还面临一大堆技术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是关于新药伦瓦替尼的文章。伦瓦替尼,英文名为lenvatinib,CAS号为417716-92-8,化学名4-[3-氯-4-(环丙基氨基羰基)氨基苯氧基]-7-甲氧基-6-喹啉甲酰胺,该药物由日本制药公司卫材公司研发获得,并于2015年2月由FDA批准上市。
新药伦瓦替尼的基本信息
该药物开发用于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治疗,是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抑制参与肿瘤增殖的其他促血管生成和致癌信号通路相关RTK外,还能够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的激酶活性。
卫材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第50届年会上公布了lenvatinibIII期SELECT研究的顶线积极数据。该项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调查了口服lenvatinib(24mg)治疗放射性碘131抵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数据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lenvatinib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18.3个月vs3.6个月,p<0.0001),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新药伦瓦替尼的使用注意点
使用lenvatinib治疗的5个最常见不良反应分别为:高血压(68%)、腹泻(59%)、食欲下降(50%)、体重减轻(46%)和恶心(41%)。其中≥3级的为高血压(42%)、蛋白尿(10%)、体重减轻(10%)、腹泻(8%)和食欲下降(5%)。78.5%的患者因为不良反应减少了使用剂量,14.2%的患者停止了lenvatinib治疗。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