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离子交换树脂是最早出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2014-03-14 10:58:19
第三方平台
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 合物。它具有一般聚合物所没有的新功能——离子交 换功能,本质上属于反应性聚合物。吸附树脂是指具 有特殊吸附功能的一类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最早出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其 历史可追溯到上一世纪30年代。1935年英国的Adams 和Holmes发表了关于酚醛树脂和苯胺甲醛树脂的离子 交换性能的工作报告,开创了离子交换树脂领域,同 时也开创了功能高分子领域。 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使水不经过蒸馏而脱盐,既简 便又节约能源。因此根据Adams和Holmes的发明,带有磺酸基和氨基的酚醛树脂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在水的脱盐中得到了应用。
1944年 D’Alelio 合成了具有优良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及交联聚丙烯酸树脂,奠定了现代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 此后,Dow化学公司的 Bauman 等人开发了苯乙实现了工业化; Rohm & Hass公司的Kunin等人则进一步研制了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除应用于水的脱盐精制外,还用于药物提取纯化、稀土元素的分离纯化、蔗糖及葡萄糖溶液的脱盐脱色等。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高分子功能材料,
离子交换树脂
相关阅读:
●
氰基丙烯酸酯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
戊二酸酐合成方法及用途
●
戊唑醇的用途以及注意事项

化学词典告诉你氰基丙烯酸酯是什么以及它得用处。也许大家对于什么是氰基丙烯酸酯还不太清楚,但是相信一定都听说过万能胶。万能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主要用来粘粘破损物品。那么它是怎么由来的呢? 氰基丙烯酸酯是什么氰基丙烯酸酯是一系列物质的合称,譬如2-氰基丙烯酸甲酯(Methyl-2-cyanoacrylate,CH2=C(CN)COOCH3)。其中常见品牌有AA超能胶(AronAlpha)、强力胶(Superglue)、疯狂快干胶(Crazyglue)等。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也称为"立即胶黏剂"。瞬间胶是由美国发明家哈利·库弗(HarryCoover)任职于柯达公司(EastmanKodak)时所发明,在1958年量产上市。发明者因此产品于2010年获颁美国国家科技创新奖章(NationalMedalofTechnologyandInnovation)。氰基丙烯酸酯的用处氰基丙烯酸酯是属于丙烯醛基的树脂,当把超能胶涂在物件表面时,溶剂会蒸发,而物件表面或来自空气中的水份(更准确是水份所形成之氢氧离子)会使单体迅速地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anionicpolymerization)形成长而强的链子,把两块表面黏在一起。由于其聚合过程是放热反应,所以可以发现其温度会轻微上升。由于溶剂(丙酮)在其间蒸发,所以使用超能胶会嗅到一些难耐的异味。由于湿气会使氰基丙烯酸酯聚合,把一枝超能胶长期暴露在空气会导致它之后不能再用。要防止此情况发生,我们可以把已开封的超能胶存放在一个不漏气的瓶子,并在瓶内放入硅胶凝体。

化学词典告诉你戊二酸酐合成方法及用途。戊二酸酐又称胶酸酐,简称GA。戊二酸酐为针状物,比重1.429,熔点41~56℃,沸点287℃,可溶于乙醚、乙醇四氢呋喃等。吸水后戊为二酸。由戊二腈与盐酸反应升成戊二酸和氯化铵,纯制得戊二酸,再于300℃脱水制得戊二酸酐。 戊二酸酐合成方法1、用脱水剂如乙肝等加热使戊二酸脱水制取。①由γ-丁内酯制备将γ-丁内酯和氰化钾加入反应釜,搅拌下加热升温至190-195℃,反应2h,生成氰基丁酸钾。冷却后加入浓盐酸进行酸化,生成戊二酸单酰胺。再加热进行水解,生成戊二酸,收率为71%-75%。最后将戊二酸加热至300℃以上进行脱水,即得成品。②由二氢吡喃制备将二氢吡喃与0.2mol的硝酸在沸水浴上加热溶解然后在冰水浴上冷却,再加入浓硝酸,二氢吡喃水解生成羟基戊醛并放出二氧化氮。将温度降至0℃并加入硝酸钠,强烈搅拌3h,使温度自然升至25-30℃。反应产物经减压蒸发、冷却制得戊二酸。收率70%-75%。最后将戊二酸加热至300℃以上进行脱水,冷却后即得成品。③由戊二腈制备将戊二腈与盐酸加热回流4h,然后蒸发除水,生成戊二酸和氯化铵。继续加入热乙醚萃取戊二酸,氯化铵以固体析出,萃取液经加热蒸出乙醚,即得戊二酸。将戊二酸加热至300℃脱水后即得成品。④从生产乙二酸的副产品中回收戊二酸,然后脱水制得戊二酸。2.加热混合二元羧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使丁二酸和戊二酸直接脱水酐化,取一定温度的馏分而得戊二酸酐。戊二酸酐的用途用于塑料、橡胶、树脂、医药等的生产和酰胺的制备。戊酸酐用过氧化氢氧化可得过氧化戊二酸。将420mL蒸馏水和221.7g30%的过氧化氢搅拌混合,再加入戊二酸酐342g,剧烈搅拌,维持在15℃反应,补加7.6g过氧化氢继续保温1小时,静置24h,滤出结晶,用水洗涤后红外灯烘干,得白色粉末状过氧化成二酸,熔点89-90℃(90℃开始分解)。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也是聚合生产一些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的聚合引发剂。主要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也是聚合生产一些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的聚合引发剂。

化学词典告诉你戊唑醇的用途以及注意事项。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它是一种无色结晶体,溶于水,密封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 戊唑醇的用途1. 该品属于三唑类杀菌剂,是硫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可有效的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茶树茶饼病,香蕉叶斑病等。2.三唑类杀菌剂,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可用于禾谷类作物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干、湿拌种剂已在我国小麦上应用获得登记,使用方法为每100kg小麦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剂100~150g(有效成分2~3g)拌种,充分拌匀,可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此外还可用来防治花生褐斑病和轮斑病,葡萄灰霉病、白粉病,茶树茶饼病,大麦和燕麦散黑穗病,小麦网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等。戊唑醇的注意事项一、安全间隔期:黄瓜为3天、白菜为14天、苹果和梨为21天、水稻建议为15天;二、每季最多施用次数:果树施药不超过4次,水稻和黄瓜不超过3次、白菜不超过2次;三、用药时应穿戴防护衣物,禁止吸烟、饮食;四、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危险,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