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食品干燥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014-03-14 10:50:02
第三方平台
昨天晚上,同事小吴的5岁儿子在吃方便面时,误食了干燥剂,由于这个干燥剂是石灰干燥剂,结果孩子的口腔被严重灼伤,现在还在医院住院治疗。食品干燥剂我们都不陌生,可是,食品干燥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却被我们忽视了。食品安全,人命关天。作为食品包装的一部分,虽然食品干燥剂非食用品,但对其安全性要求与食品本身完全一样。不能因为是食品干燥剂,就降低其安全标准。否则,安全隐患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不错,干燥剂上有“干燥剂,勿吞服”的提示,但这种提示的效力对像幼儿这样不能辨别、理解的消费者,则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所以,如果干燥剂本身不安全,一句“干燥剂,勿吞服”是无法消除其安全隐患的。现在,市场上的食品干燥剂有很多种,但不管是什么干燥剂,安全都必须是食品干燥剂的刚性标准。食品干燥剂亟待统一制定安全标准,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干燥剂,应彻底禁止使用,决不能让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而无视食品干燥剂的安全。其实,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生产层面,使用安全的食品干燥剂,都不存在任何现实障碍。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
甲基异丁基酮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急救
●
橙花醇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
《自然·化学》人体细胞内存在全新DNA结构可能与基因打开和关闭有关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甲基异丁基酮对人体危害以及急救措施。甲基异丁基酮也称甲基异丁酮、4-甲基-2-戊酮。为无色有愉快气味液体。性质稳定。微溶于水,与多数有机溶剂互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强的局部刺激性和毒性。 甲基异丁基酮的危害人吸入(4.1g/m3)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麻醉;吸入(0.41~2.05g/m3)时,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低于84mg/m3时没有不适感。IDLH:500ppm嗅阈:0.121ppmOSHA表Z—1空气污染物:以异己酮计NIOSH标准文件:NIOSH78~173,酮类健康危害(蓝色):2甲基异丁基酮的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橙花醇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橙花醇,cis-3,7-Dimethyl-2,6-octadienol,分子式C10H18O,分子量154.25,有令人愉快的玫瑰和橙花的香气,香气较平和,微带柠檬样的果香,橙花醇是香叶醇的异构体,其香气比香叶醇柔和优美,相对偏清,并带有新鲜的清香和柑橘香调。 橙花醇的制备方法1、使香叶醇与氢碘酸反应,用碱除去过量氢碘酸,得到混有香叶醇的橙花醇,再进行水蒸气蒸馏或真空蒸馏,得橙花醇成品。2、以橙花油为原料,先分馏除去萜类和芳樟醇,取伯醇馏分酯化成邻苯二甲酸酯,经提纯、皂化得香叶醇和橙花醇的混合物,加氯化铅除去香叶醇,残液用上法分离得橙花醇。3、由柠檬醛在异丙醇铝-异丙醇溶液中还原,再经分离而得。4、用芳樟醇在乙酐-乙酸钠存在下加热酯化,经皂化得到香叶醇和橙花醇的混合物,用上法分离。橙花醇的用途橙花醇是一种贵重的香料。用于配制玫瑰型和橙花型等花香香精。类别:存在于橙花油、玫瑰油等中。是一种贵重的香料。橙花醇是一种具有玫瑰花香的香精原料,在饮食、食品、日化高档香精的调配中被广泛使用。同时也是合成另一些重要香料的中间品,且是合成这些重要香料的关键原料。目前全球年需求量在5000吨左右,其中我国的需求量也不低于500吨,而全世界的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人体细胞内存在全新DNA结构可能与基因打开和关闭有关。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3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结构——被称为“i-基元”(i-motif)的“DNA扭结”。这表明,除了众所周知的双螺旋结构外,人类DNA还拥有更复杂的结构,这些结构也影响着我们的生物学功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促进我们对DNA的理解。 最新研究负责人、伽尔文医学研究所的丹尼尔·克里斯特指出:“当大多数人想到DNA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双螺旋结构,但新研究提醒我们,存在着完全不同的DNA结构,i-基元是DNA的四链‘结’,与双螺旋结构大相径庭,且其很可能对我们的细胞至关重要。”尽管科学家此前曾看到过i-基元,并进行了详细研究,但这些i-基元都是在试管中而非活细胞内发现的。实际上,i-基元“结”是否存在于所有活体内部,一直存在争论,而新发现让一切盖棺论定。为了探测细胞内部的i-基元,研究团队研发了一款精确的工具——一个抗体分子的片段,其能精确识别并紧密依附到i-基元上。使用荧光技术,他们揭示了i-基元在多个人类细胞系中的位置。研究人员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绿色的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和消失,所以,我们知道i-基元正在形成、溶解、再形成。”他们也证明,大多数情况下,i-基元形成于细胞“生命周期”的某个特定时刻,那时,DNA已经被“阅读”。i-基元出现在某些控制基因是否被打开或关闭的DNA区域,以及对衰老过程至关重要的端粒内。研究人员认为,i-基元可能与基因的打开和关闭有关,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基因是否被很好地“读取”。他们最后说,揭示细胞内全新的DNA结构令人振奋不已,将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DNA,以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