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纳米结构的含义及其发展
2013-12-05 09:46:58
第三方平台
纳米结构是以纳米尺度的物质单元为基础按一定规律构筑或营造的一种新体系。它包括纳米阵列体系、介孔组装体系、薄膜嵌镶体系。对纳米阵列体系的研究集中在由金属纳米微粒或半导体纳米微粒在一个绝缘的衬底上整齐排列所形成的二位体系上。而纳米微粒与介孔固体组装体系由于微粒本身的特性,以及与界面的基体耦合所产生的一些新的效应,也使其成为了研究热点,按照其中支撑体的种类可将它划分为无机介孔复合体和高分子介孔复合体两大类,按支撑体的状态又可将它划分为有序介孔复合体和无序介孔复合体。在薄膜嵌镶体系中,对纳米颗粒膜的主要研究是基于体系的电学特性和磁学特性而展开的。
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所)的“安徽纳米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来,在开展纳米材料及其应用产品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进联盟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探索新型产学研结合机制,培育产业集群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联盟成立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内,共联合在研开发项目6项,投入研究开发经费2493万元,申请发明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2项成果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联盟成员单位已达到23家。
长远来看,中国纳米材料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国际先进国家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脱节现象也没得到很好解决,结合新产品研发的产学研创新机制,在运行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使中国的纳米材料产业缺乏可持续的技术创新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纳米材料
相关阅读:
●
中科院研究人员发现基因工程手段有望攻克棉花“绝症”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研究人员发现基因工程手段有望攻克棉花“绝症”。近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义琴等人的研究发现,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4对不同生理型黄萎病菌株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抗性,是一个有效的高抗棉花黄萎病蛋白。 大丽轮枝菌是什么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植物病原真菌,寄主非常广泛,能够侵染多达4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很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全世界范围内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黄萎病损失每年超过数十亿美元。1935年由美国引进斯字棉时将大丽轮枝菌带入我国,随后迅速传播。目前,我国棉花种植区一半左右面积都受黄萎病害影响,成为棉花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经济损失每年达15亿~20亿元。据王义琴介绍,大丽轮枝菌属于土传病菌,在土壤中形成微菌核抵抗不良环境存活达十年以上,至今生产上没有任何有效杀菌剂,因此,培育抗病棉花品种被认为是防治黄萎病的重要手段,但因缺乏有效抗源,目前为止尚未成功培育高抗品种。于是,黄萎病一直被认为是棉花的“癌症”。GAFP在植物抗真菌病基因工程中具有应用前景天麻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天麻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没有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与多种真菌,特别是蜜环菌营共生生活。在共生过程中,天麻需要依赖蜜环菌侵染提供营养,同时天麻又进化出一套有效的防御体系来抑制真菌在其体内的过度侵染。研究发现,在天麻块茎的表皮和皮层薄壁细胞中存在一种小分子量的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是这一防御体系的基础。离体抗真菌活性实验表明,GAFPs具有非常广谱的抑菌活性,对很多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预示着其在植物抗真菌病基因工程中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王义琴通过用蛋白提纯、测序和cDNA文库筛选等方法从天麻中克隆到一个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命名为GAFP,并证明了GAFP对包括黄萎病在内的多种真菌具有较好抗性,进一步筛选天麻基因组文库发现,天麻中存在着四个GAFP基因。GAFP4转基因棉花研究科研人员对四个成员的活性比较发现,一个新的成员GAFP4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最强的抑菌活性,且带有胞间质定位的信号肽可以明显增强抗性。王义琴课题组和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研究员李付广课题组、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简桂良课题组和山西农科院棉花所研究员焦改丽课题组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将GAFP4转入两个陆地棉栽培品种,并在山西运城、河南安阳和河北廊坊三地黄萎病病圃中进行连续三年黄萎病鉴定试验表明,GAFP4对不同生理型黄萎病菌株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抗性,是一个有效的高抗棉花黄萎病蛋白。王义琴指出,尤为重要的是GAFP4转基因棉花在纤维产量上也有20.7%~51.7%的增加,因此,这项研究成果为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攻克棉花的“不治之症”提供了可能。
●
新型七层纳米微粒涂层可使物体“完全消失”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新型七层纳米微粒涂层可使物体“完全消失”。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隐身衣是科幻小说中的流行主题,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对隐身衣颇感兴趣,他们致力于研制新型技术,努力将隐身衣转变成为现实科技。目前,英国伦敦专家最新研制一种材料,喷涂在物体表面可使它们“完全消失”。 喷涂纳米微粒材料可使物体“消失”该材料是由纳米微粒构成,它能够弯曲物体表面,使电磁波“变平”。来自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MUL)的研究小组使用纳米微粒材料对物体进行喷涂,最终能使物体处于隐形之中。纳米微粒材料结构原理这种复合纳米材料具有7个不同层结构,每层的电属性取决于它们的位置。所有各层的结合效应可能“隐藏”物体,这意味着该材料可以隐藏物体,使入射电磁波散射开来。隐形材料的“工作波段”在8-10千兆赫兹频率,这是电磁波谱的部分范围。该频率带也被称为厘米带或者厘米波,波长等级在1-10厘米之间。研究报告合著作者、电气工程师郝阳(音译)教授称,这项材料设计是基于转换光学,这一概念是隐身衣的设计基础。郝阳教授指出,我们研究表明该材料可应用于其它工程应用领域,例如:纳米-天线和航空工业。同时,该材料也有较广泛的应用,对任何类型电磁表面波的微波至光学控制。
●
硼酸水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化学词典告诉你硼酸水是什么以及硼酸水的作用,硼酸是一种化工产品,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可以被用作杀虫剂,在医学上常常用它来止血以及防腐,那么你知道硼酸水是做什么的吗? 硼酸水是什么硼酸水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2%~3%硼酸水.为无色澄明溶液。为消毒防腐剂,抑菌作用弱,但无刺激性。用于皮肤、黏膜及伤口的消毒,特别适用于糜烂性渗出性皮肤病。硼酸水的作用1.消毒。临床上常常用硼酸水作为消毒剂使用,虽然其抑制细菌的作用非常弱,但因为其对皮肤没有刺激性,所以常常用来对皮肤黏膜的伤口进行消毒。2.清热止痒。中医认为硼酸水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的作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急性湿疹,皮炎等疾病,因为这些疾病都有渗出,可以用硼酸水将纱布弄湿,用来做皮损部位的湿冷敷,对于渗出性皮肤病可以减少局部的渗出,而且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硼酸水不良反应若用于大面积皮肤损伤,吸收后可发生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皮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脑膜刺激,肾损伤,循环衰竭,休克、致死量成人15~20g、小儿3~6g。本品反复使用尚可产生蓄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