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 加工成柴油作为燃料
2013-12-13 09:51:27
第三方平台
日本的快餐店随处可见,传统日本料理也有很多煎炸食物。因此,日本餐饮业、家庭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食用废油”。日本曾经也发生过“地沟油”食品安全事件,但却没有“屡禁不止”的情况。那么,日本是如何管理“地沟油”的呢?
一方面,日本政府出台各种法律强化食品卫生监管,即使仅出现一次事故,也能让一家老牌食品企业倒闭,所以没人敢以身犯险。另一方面,政府采取了非常有效的回收措施,让废油不会流入商贩手中,杜绝了地沟油重回餐桌的可能。以日本京都处理食用废油的方式为例,其订立的“废弃食用油回收制度”,将食用废油的回收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食用废油回收,另一类是餐饮业食用废油回收。
日本的地沟油都由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小区内设有若干个“家庭食用废油回收点”,附近的居民会将废油装入瓶子,积攒到一定程度后交给回收点负责人。回收点最终将废油统一送到“食用废油提炼厂”。餐饮业、食品制造厂的废油则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回收,这些公司从各处以较低的价格将废油回收过来,但他们不会倒卖给任何人,而是卖给“食用废油提炼厂”,回收公司卖给提炼厂的废油价格要比收购时高一些,这样,回收公司也就有得赚了。
不管是日本家庭,还是餐饮业等产生的废油,最终都会到达提炼厂。提炼厂将废油中的杂物去除,然后采用压滤机压缩方式进行处理和提炼,加工成生物柴油等商品。政府再以较高的价格回收,提供给城市内垃圾回收车作为燃料,既保证了废油不会流向民众的餐桌,又很环保。 (来源: 环球网 )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能源环境
相关阅读:
●
中科院研究人员首次从水稻中鉴定出新型生物硝化抑制剂
●
中科院及国家语言委员会正式公布4个新元素中文名
●
上海交大研究人员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研究人员首次从水稻中鉴定出新型生物硝化抑制剂。近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施卫明课题组利用自我创制的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系统和GC-MS分离鉴定技术,通过测定19个籼稻、粳稻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活性,首次从水稻中鉴定到一种新型的生物硝化抑制剂(BNIs)——1,9-癸二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植物学家》,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工作为水稻遗传/育种和稻田氮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的关键硝化作用是农田氮素转化的主要途径,与氮素损失和利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维持氮素以NH4+的形式存在是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的关键之一。由于合成硝化抑制剂价格昂贵,在不同土壤类型中性能不稳定,而且存在生态环境和食品的安全隐患等,开发植物源的BNIs显得十分必要。新型生物硝化抑制剂应用价值大施卫明课题组研究发现,1,9-癸二醇主要通过抑制氨单加氧酶过程来抑制硝化作用,并明确了其是水稻根系分泌的天然物质,对潮灰土的硝化作用有显著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显著大于目前农牧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双氰胺。进一步通过19个水稻品种15N同位素标记实验,揭示了生物硝化抑制效应、1,9-癸二醇含量与水稻品种氮吸收利用效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该研究对于深化植物—微生物互作调控土壤氮素转化、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流失和温室气体排放、指导氮肥减施增效、实现化肥氮零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及国家语言委员会正式公布4个新元素中文名。5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名称。4个新元素的中文定名并依次定音为“nǐ”、“mò”、“tián”、“ào”,其中后两者属于新造字,得到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同意,纳入国家规范用字。 化学元素中文定名规则“元素的中文定名必须与国际命名相适应,从读音到意义,都要相对应,所以非常考究,也非常严格。”中科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焕乔说,“这次命名工作不但有科学界的专家参与,还有很多高水平的语言文字学家加入,对文字结构、形成进行了严谨的考虑。”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说,研究和确立中文名,遵循了科学严谨的程序。按照元素中文命名有关原则,征询了社会和学界意见,组织了专家反复研讨,征得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纳入国家规范用字。海峡两岸的专家也多次进行了协商,达成了共识。裴亚军说,为新元素确定中文名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给新发现的四个元素确立了恰当的中文名是中科院、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合作的成果,有利于化学界、物理学界等各专业领域的科研学术交流,方便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承。有利于全球华语世界的沟通,方便中国文化和科学知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4个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上述4个新元素的合成与确认,填满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张完整规范的元素周期表,世人瞩目。新化学元素获得国家批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国务院于1987年8月12日明确批示,经该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上海交大研究人员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靶点。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在小鼠造血系统中条件性敲入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R878H突变基因,可诱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TOR通路异常活化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科院院士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及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月英是共同通讯作者。 影响白血病的基因研究早在2011年,该课题组就发现Dnmt3a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频突变,并与预后不良相关,为AML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人员同时揭示该突变可影响白血病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使这些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最终导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研究人员近年来利用胚胎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Dnmt3aR878H条件性敲入小鼠模型,进一步发现在内源性启动子/增强子的调控下,Dnmt3a突变这一遗传学改变即可引起小鼠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增殖并诱发AML,而白血病起源细胞主要是LSK的造血干/祖细胞群体。发现白血病治疗靶点通过对白血病细胞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谱的研究及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Dnmt3aR878H突变可引起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调控模式的显著变化,导致造血细胞分化阻滞和增殖过度。同时,研究发现Dnmt3a突变可通过DNA低甲基化修饰而使mTOR活化增加,进而上调细胞周期关键蛋白CDK1的表达,促进造血细胞增殖。过表达的CDK1则可磷酸化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EZH2,引起异常的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谱。研究人员使用mTOR的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发现可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同时显著减轻小鼠的白血病症状并延长生存期,提示异常活化的mTOR可作为潜在药物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