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劳保资讯
半导体材料可变身拓扑绝缘体
2014-03-14 10:57:25
第三方平台
一个由中国吉林大学、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合作,通过对一种半导体施加压力,将其转变成了“拓扑绝缘体”(TI)。这是首次用压力逐渐“调节”一种材料,让它变成了拓扑绝缘状态,也为先进电子学应用领域寻找TI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拓扑绝缘体内部绝缘而表面或边缘能导电,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质。目前,研究人员能通过掺杂(加入少量其他元素)或“种植”(在基质上生长一个样本,基质是经过选择的,以引入结构系,样本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轻微结构改变)的方法引发拓扑绝缘态,这两种方法都能改变电子行为,使一种材料表现得像TI材料,但它们还有其他问题。掺杂往往会带来缺陷,使材料性质不均一;基质诱导结构系产生的TI材料不能连续调节,也无法可控地研究材料是怎样从普通绝缘体转变为拓扑绝缘体的。
用压力避免了这些缺点。该实验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国家同步加速器光源(NSLS)上进行,研究中所用的半导体是一种铋、碲和碘的化合物(BiTeI)。研究人员给一个BiTeI样本施加了10GPa(大致相当于10万倍大气压)的压力,并用NSLS的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两种光束技术跟踪观察其内部结构和电子的变化。分析显示,BiTeI在压力范围2GPa到8GPa时变成了拓扑绝缘体。
“扩充拓扑绝缘材料家族非常困难。”论文第一作者、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研究助理奚潇湘(音译)说,“实验表明,压力是引起拓扑绝缘相态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一技术对研究从普通材料到TI材料的相态转变也非常有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光电材料
相关阅读:
●
盘点2015年医药十大热点新动向
●
医药前沿:中国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
膳食结构对癌症的影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是展望2015年医药热点的文章,随着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药市场的格局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药行业已经从传统的营销模式逐步向电商靠近,那关于2015年医药行业又有什么新动向呢?
1.医改掀起药改大潮
随着医改深化,药改成为医疗费用压缩的重中之重,限处方、限用量、限价格、降药费成为贯穿全年的主题词,医药营销整体遭遇严冬。只是医改是否等同于药改?药品费用是否造成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唯一导因?药企是否造成民众看病贵的实际责任人?
一些医院药占比已降到30%,但患者就医成本并未实质性下降甚至更高。医改的核心需回归到有效降低民众整体医疗费用支出,如果单纯以降低药占比为考核目标,只会助推医疗成本更迅猛地增长,大检验和药械成本成为每个患者如影随形的支出项,远超药品,同样消耗更多的医保费用和民生支出,护理成本和医生诊疗费也将大大提高。医改专家如何结合国情实际,更多地了解医院和医药企业运营的有效机制,从激活两者经营管理活力要效益、降成本、减轻负担,而不是伸手靠国家,靠“以药补医”或以医代药的非一体化运作方式都会失衡和跑偏。如同房改一样,与实质化目标失偏,就难达到最终效果。
2.低价药与基药早春到来?
基药在控制药价的战役中被寄予厚望,单一强调基药使用比例同样会造成整体医疗费用水涨船高,更加剧地方基药版本的大尺度突围,很多“贵族药”也一一由国家买单。
城市和农村药品使用基础和习惯不同,基药在很好满足为农村患者送医送药需求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地区突击发药花掉农合费用的浪费问题,在城镇市场是否会因产品落伍造成新的浪费,能否满足现代人群和市场所需同样值得思索。如果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品构成医药市场的主流,是否同样会造成医药新产品、新技术的停滞发展,影响民族制药创新的信心与步伐?
一方面是政策利好的号角已经吹响,很多企业已经把基药、低价药的身价翻了几翻,另一方面政策与市场很多方面尚待衔接,包括基药和低价药对大医院的适用程度、品种数量在整体用药结构中的合理比重,科学合理的挂网规则,国家财政支持能否到位,如何既不荒废市场已有的各项产品资源,同时不突破国家的医保费用总控目标,需要在前行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3.大环境困局中新品维艰
反腐、反商业贿赂持续不断,品种清理不断,控费限方不断,已进院产品销量锐减,必须等待挂网和进院才能销售的新品更加举步维艰。一些地区的二次议价、药房托管更是将企业利润压至更低,民众负担却未减轻。
一些地区将自费产品完全排除在地区挂网采购目录外,也会大大增加医保负担。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按市场规律进行设计和引导是更可行、更均衡的方式。国家医保4~5年调整一次,企业研发和报批周期很多都已达到八年、十年甚至更长,从自费药开始销售,再进入医保目录是一个必然趋势。如果将自费药彻底排除在新医改的框架外,对新药企业将是毁灭性的创伤。造成数以千亿计的企业研发费用覆水难收,更加拉大中国与世界的用药差距。在各地医保费用日渐紧张的形势下,自费产品是一个很好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减轻国家负担,也能让患者和医生有更多新医药、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选择。
4.互联网药店的冲击波
中国电商的尴尬在于运营成本高,费用支出大,营销与经营经验严重不足,成本与费用严重倒挂,网络药店经营成本远远高于实体药店,只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额外增加的配送费用更加剧患者的实际负担。
药品是特殊商品,处方药放开销售,医药监管和医保支付如未到位,网络药店也会成为假药和窜货的聚居地,严重危及药品使用安全,干扰药品正常市场秩序,减少国家财税收入,也将对规范运作的企业,尤其是品牌企业造成严重干扰。规范有序方有利于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
5.药企参与医院托管
医药企业通过收购医院或托管医院药房、联办特需门诊,参与上游医疗资源建设和运营越来越多,用好社会资本盘活现有医疗机构,补充新的医疗资源基调和方向很好,如何更加专业化和阳光化实施更为重要。给医疗机构简政放权,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进行自身修复和强化,发挥市场活力,同时加强有效监管,而不是面对众多上帝和婆婆无以应对。
药企参与医院管理和建设,从投资和自身产品营销角度是双重利好,但其他竞品能否公平竞争就成了问号。企业是否具备医院专业化管理经验也同样成了大考。
6.药价放开幸福了谁?
药品零售价放开引起市场热议不断,但并不代表药品价格可以由企业和市场说得算,尤其是需要跟标进院的处方药。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是会如柴米油盐由主渠道控制价格逐年抬高价格,还是会像手机、电器一样为了销售出去大打价格战?
单纯靠价格拼杀,没有利润和效益,企业支撑不了太久,没有规模和投入更没有立足之地。简单靠传统的一哄而上,再一哄而下,混乱竞争、自相残杀的中国式营销方式只会让企业死得更快。冷静下来,将产品与营销渠道资源和资本有效嫁接,为自己穿上可以御冬的防寒服,才能有效突围。
医药企业也要生存,产品升级换代也必然带来成本和价格的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只有减轻企业的负担才能真正减轻患者的负担。基建、研发、营销推广与原料、人工、财税、运费、运营成本的大幅上涨,没有合理费用和效益支撑,企业经营也会陷入困境,也需得到行业和政府的更多贴心支持。
7.大健康商机属于谁?
医药企业难禁大健康美味大“蛋糕”的诱惑,涉足健康食品、保健品、护理产品、健康养老与养生事业和互联网医药的越来越多,但跨界多元化经营需要先将主业做精、做深、做透,根基牢不可破后再来做其他,同样需要专业化评估与选择,只做自己能做、会做、擅长做的事。看着别人貌似红火心动眼热,不对项目仔细评估,很可能赔本赚吆喝。
娃哈哈多元化扩张全面落败、恒大冰泉的营销困局、电商企业集体不赢利……需要企业家清醒作出战略选择。是否已充分做好相应领域的人员储备、管理经验储备、资金储备同样至关重要。
8.行业资源网站与APP
春雨、丁香园等医疗资源网站与APP得到资本青睐与前者准确抓住市场需求,简单易行,后者坚持多年努力发展和维系用户密不可分。准确而独辟的市场定位,完善深入地实施,互联网行业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医药领域内各项医疗资源、患者资源、企业资源、产品资源、商业资源、原料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渠道资源、人才资源各自分散流动,如何将其有效整合对接,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都将产生质的飞跃。E时代产生营销和经营实效的并非微信、微博、APP这些形式化的存在,而是资源更加深度和实质化的交汇与准确实施。
9.可穿戴式移动设备
众多巨头和新生代企业扎堆的可穿戴式移动设备领域有些叫好不叫座,行业保护壁垒低,模仿复制和可替代性强,实用性有限,难以实现商业利润成为行业集体困惑。
和新药研发一样,未能形成优势,盲目跟风,找寻不到与市场的对接口,无法形成持续需求动力,就会为未来行业恶性竞争和快速滑坡埋下危机伏笔。
10.互联网医疗与未来医院
很多互联网新技术带领我们进入医疗革命的新时代,尤其在急救和远程医疗领域,便于更实时传输和共享数据与医疗资源,及时准确救治。很多有助于提高和改善现今治疗水平和有效性的新技术、新手段风起云涌,但也有很多真伪难辨,需要实质化评估和评定。
未来医院在便捷以外仍需加强监管,提高规范性,确保互联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权益和隐私。或许有一天医药研发、医药营销也将更加高科技。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据军事医学科学院了消息得出:由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团队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通过国家、军队联合评审,获得临床批件,将于本月开展人体试验。据报道称这是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世界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也是全球首个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该疫苗的联合研制单位是由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创办的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世界卫生组织17日称,埃博拉疫情已经在全球导致6915人死亡,几乎全数出现在非洲西部。
据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7日称,埃博拉疫情已经在全球导致6915人死亡,几乎全数出现在非洲西部。截至12月14日,全球受到疫情影响的8个国家内,共有18603例埃博拉病例,其中6915人死亡。而在这之中,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受影响最为严重,在这几个重灾区中,共有18569人感染,6900人死亡。
另外,世卫组织宣布,马里已经3个星期没有出现新的埃博拉病例,完成了被宣布无埃博拉所需的2个21天潜伏期中的第一个。
本月早些时候,塞拉利昂超过了利比里亚,成为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但世卫组织称,有迹象像是,塞拉利昂发病率上升速度有所减缓。同时,疫情在利比里亚的传播速度也持续减缓。
西非3国以外的死亡病例数不变,分别是马里6起,美国1起,尼日利亚8起。其中尼日利亚10月已宣告摆脱疫情。另外两个宣告摆脱疫情的国家西班牙和塞内加尔各有1起感染病例,但无死亡病例。
据悉,今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感染者已达17900多例,死亡6300多例,占1976年以来感染总数和死亡总数的80%和88%。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倍奋、陈志南、徐建国等17位专家评审后认为,2014基因型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以来发生变异速度最快的,基因同源性为97.2%,且第一次“走出”非洲,到达欧洲和美洲。陈薇团队研发的疫苗不仅防控针对性最强,而且是全球首创冻干粉剂型,37℃环境下可稳定2周以上,具备大规模生产技术条件,适合疫苗冷链条件难以保障的西非热带地区广泛使用。而国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埃博拉疫苗均为1976基因型液体苗,需零下80℃保存和运输。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介绍膳食结构对癌症的影响。癌症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病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6年癌症死亡病例高达760万,占人类总死亡率的13%。
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与膳食结构有关。膳食可提供营养和许多其他的生物活性物质,而这些物质与癌症进程中的细胞和分子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过去30年里,癌症的存活率有所增加,但那些有癌症病史的个人依然存在病症复发和患新癌症的风险。这使得人们关注膳食结构对癌症的影响,多遗传基因和表观遗传基因均可以引发癌症,其中表观遗传基因包括典型致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以及在致癌过程中抑制致癌基因转移的基因。
遗传基因虽然能够影响致癌过程中分子遗传变异的敏感性,但应注意的是:即使存在具有高突变性的显性基因,膳食中的功能因子对这一过程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膳食结构也不同,癌症发病的形式也不一样。在过去几十年里有很多关于膳食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6-7]均表明:选择性摄入相关食物或某些功能因子可预防30%~40%的癌症。生活中的膳食影响因素也具有这种作用。膳食影响因素包括食物的多样性、膳食成分及生活方式(如体力活动)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