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元素动态
节前特惠“三重礼”活动
2013-12-19 10:30:01
第三方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酵素的做法及副作用
●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有哪些技术?
●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有哪些

化学词典为你介绍酵素的做法及副作用,什么是酵素?它是指植物进行深层发酵,提取的一种含生物活性物质的低盐液体。酵素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可影响服用者体内的活性酶,从细胞层面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酵素的做法食用酵素分加水酵素和不加水酵素二种,加水食用酵素制作流程:1、准备好糖(蜂蜜、红糖、冰糖均可)、植物(各种可食无毒植物)、水(泉水、井水、矿泉水、凉开水,还有净水机的过滤水),一切可以直接饮用的水都可以做食用酵素,重量比例为1:3:10。1份糖,3份水果,10份水。2、把植物洗干净、切碎,与糖一起放入瓶中加水(需保证瓶中留有2成空间供其发酵)3、如采用普通的密封瓶,前一个月每天要常搅拌和放气,注意千万不要将盖子拧太紧,防止胀裂。搅拌可以让酵素发酵得更好还可以让顶层的没被液体浸到的原料不会变坏。4、瓶内出菌膜,是好菌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水果皮的脂肪与蛋白质,请不要担心,白膜可以搜集起来擦脸(美白皮肤)。5、发酵时间大约持续3个月左右,酵素成功的检验标准是没有臭味黑毛,PH在4以下。6个月或以上最好,发酵期越久,酵素分子会更细少,身体容易吸收和能量更强。酵素的副作用专家表示,酵素与一般药品的药理作用完全不同。酵素是体内营养素的一种,不会产生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有助于重病或疑难杂症的恢复。但是人体个别的差异性非常大,有些人对综合酵素也会过敏,只是反应程度与频率均很轻微。但这些症状并非由酵素副作用引起,简而言之,就是说酵素作为一种对身体很好的营养品,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在欧洲和日本,超过15000人正服用酵素补充剂或是采用酵素疗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整个过程不产生任何副作用。无副作用的原因是酵素是一种食物而非药物,许多慢性病患者也通过服用酵素,使得身体恢复了健康。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化学词典为你介绍分子生物学有哪些技术,随着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体的认知已经逐渐深入到微观水平。而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生命的奇妙之处。什么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分子生物学有哪些技术1、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是近年来在基因突变检测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PCR- SSCP 技术凭借突变可引起单链DNA三级构象改变,通过观察单链DNA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漂移来判断突变。样品经PCR 扩增后,其产物经变性后可以产生2 条单链,如果存在基因突变,哪怕是一个碱基的异常,单链的构象也会发生变化,正常与突变的DNA单链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中,可以显现出不同的带型,从而确定野生型和突变型,PCR- SSCP 分析的主要优点是简易且敏感性较高。但是该技术不能确定突变的部位和性质。PCR- SSCP 突变检测敏感性随PCR 产物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用于检测较小外显子的突变。有时由于单个核苷酸变化所引起的构象改变很小,用PAGE 电泳就可能无法检出,在PCR 产物或待测DNA 小于200 bp 时,PCR- SSCP 分析能够检测出70%~ 95%的突变。如果以毛细管电泳代替PAGE,则可大为提高突变检测的效率。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利用由碱基序列所决定的DNA片段溶解度或变性度的差异,达到分离野生型与突变型DNA片段的目的,该手段分辨率达一个碱基。当DNA 双链沿变性剂浓度梯度增加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迁移时,DNA分子中解链温度(Tm) 低的部分逐渐变性解链。一般总是错配碱基部分的异源双链Tm最低,最容易解链,其次是富含AT 碱基对的部位,富含GC碱基对的部位Tm值较高所以解链较难。因此,正常DNA双链和异源双链在梯度变性胶中电泳时,异源双链总是先解链。将PCR 产生的双链DNA在浓度递增的尿素和甲酰胺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当某一DNA片段迁移到变性剂浓度与其最低Tm相当的位置时,该片段低温解链部分的双链打开,部分解链导致DNA迁移速度明显下降,观察样品的迁移率变化即可判断是否存在变异。DGGE 敏感性高,即便异源双链中仅含一个错配碱基,在电泳时也可分辨其迁移率的改变。DGGE 方法的单碱基突变检出率在DNA片段长度600 bp 以内可以达到95%。3、双链构象多态分析法双链构象多态分析是利用荧光标记引物,通过PCR 扩增出相关的研究片段作为荧光标记参照DNA分子。然后用标记参照物FLR分子与待测PCR扩增片段进行杂交。因为FLR 和样本核苷酸序列相似,杂交反应液中所有DNA的正链和反义链之间将形成双链结构。只有与带荧光标记的FLR分子正链匹配的DNA双链,经过电泳后方可被DNA测序仪的激光检测系统所检测。所以可检双链均有一样的FLR 正链,杂交双链的电泳迁移率可能相同,但是由于反义单链的差异双链变性程度的差异而最终造成电泳迁移率的不同。不像SSCP 技术,DSCA能够任意操纵变性双链的形成,选用不同的FLR可以达到难分样本的最佳分离效果。另外,通过调整FLR 和样本待测DNA分子的比例,可专一性增强杂交异质双链信号并减弱纯合双链信号。DSCA技术的优点还在于它依据样品经过固定检测仪的时间差,而非相同电泳时间迁移的距离差来判断突变的有无,这样就避免了诸如SSCP 等技术分析中因迁移速率差异而降低的泳动速度慢的条带检测率。另一方面,DSCA的有效检测片段长度可达1 kb。由于激光系统的介入,DSCA的灵敏度和上样量分别得以提高和降低,不到1 秒的泳动差异也足以检测。该技术已被成功地用于囊性纤维化基因的4 种突变,以及HLA Ñ型基因中131 种等应基因的检测。4、变性- 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变性-高压液相色谱是利用DNA构型改变检测基因突变和遗传多态性的方法之一,其可以检测单核苷酸多态和可遗传的突变。实验主要过程包括PCR 扩增待测和正常DNA样品,将扩增产物变性后再复性,若存在突变,在这一复性过程中可形成异源双链。在部分变性条件下,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可以有效地区分由变异碱基与正常碱基形成的异源DNA双链和正常DNA双链。由于DHPLC 的分辨率可达到1bp/ kb,而且操作过程可以全部程序化、大规模化和自动化,使得实验时间大大缩短,实验准确率提高,可作为大群体任何基因突变初筛的有力手段,比SSCP有更多的优越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许多工作都已经证实了DHPLC的敏感性、有效性和准确性。5、特异性等位基因扩增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是基于PCR技术的一种单核苷酸突变检测法,是分析已知碱基替代或微小片段缺失和插入型突变的常规技术。在PCR 的引物设计中,根据已知突变位点性质在引物3 ' 端或中间设计一错配碱基,使之仅能与突变型或野生型基因互补而只扩增突变型或野生型基因。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化学词典为你介绍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研究核酸和蛋白质结构、功能等生命本质的学科,在核酸、蛋白质分子水平研究发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机制。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一、Trizol法提取1. 提取组织RNA时,每50~100mg组织用1ml Trizol试剂对组织进行裂解;提取细胞RNA时,先离心沉淀细胞,每5-10 ╳106个细胞加1ml Trizol后,反复用枪吹打或剧烈振荡以裂解细胞;2.将上述组织或细胞的Trizol裂解液转入EP管中,在室温(15℃~30℃)下放置5分钟;3.在上述EP管中,按照每1ml TRIZOL加0.2ml氯仿的量加入氯仿,盖上EP管盖子,在手中用力震荡15秒,在室温下(15℃~30℃)放置2~3分钟后,12000g(2℃~8℃)离心15分钟;4.取上层水相置于新EP管中,按照每1ml TRIZOL加0.5ml异丙醇的量加入异丙醇,在室温下(15℃~30℃)放置10分钟, 12000g(2℃~8℃)离心10分钟;5.弃上清,按照每1ml TRIZOL加1ml 75%乙醇进行洗涤,涡旋混合,7500g(2℃~8℃)离心5分钟,弃上清;6.让沉淀的RNA在室温下自然干燥;7.用Rnase-free water 溶解RNA沉淀。二、琼脂糖核酸电泳1.用蒸馏水将制胶模具和梳子冲洗干净,放在制胶平板上,封闭模具边缘,架好梳子;2.根据欲分离DNA片段大小用凝胶缓冲液配制适宜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准确称量琼脂糖干粉,加入到配胶用的三角烧瓶内,定量加入电泳缓冲液(一般20~30 ml);3.放入到微波炉内加热熔化。冷却片刻,加入一滴荧光染料,轻轻旋转以充分混匀凝胶溶液,倒入电泳槽中,待其凝固;4.室温下30~45分钟后,凝胶完全凝结,小心拔出梳子,将凝胶安放在电泳槽内;5.向电泳槽中倒入电泳缓冲液,其量以没过胶面1mm为宜,如样品孔内有气泡,应设法除去;6.在DNA样品中加入10×体积的载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混匀后,用枪将样品混合液缓慢加入被浸没的凝胶加样孔内;7.接通电源,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切记DNA样品由负极往正极泳动 (靠近加样孔的一端为负)。一般60~100V电压,电泳20~40min即可;8.根据指示剂泳动的位置,判断是否终止电泳;9.电泳完毕,关上电源,在凝胶成像仪上观察电泳带及其位置,并与核酸分子量标准Marker比较被扩增产物的大小。 分子生物学应用在应用方面,生物膜能量转换原理的阐明,将有助于解决全球性的能源问题。了解酶的催化原理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酶的人工模拟,设计出化学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新催化剂,从而给化学工业带来一场革命。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工程技术中也起了巨大的作用,1973年重组DNA技术的成功,为基因工程的发展铺平了道路。80年代以来,已经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把高等动物的一些基因引入单细胞生物,用发酵方法生产干扰素、多种多肽激素和疫苗等。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将为定向培育动、植物和微生物良种以及有效地控制和治疗一些人类遗传性疾病提供根本性的解决途径。从基因调控的角度研究细胞癌变也已经取得不少进展。分子生物学将为人类最终征服癌症做出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qxl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