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研究称慢跑和养花种草有助预防肾结石
2013-12-30 16:03:55
第三方平台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轻度运动可预防肾结石。一周慢跑一小时或散步三小时可减少肾结石患病率,经常养花种草也有助于预防肾结石。
美国HealthDay News13日报道称,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马修 索伦森博士以8.4万名闭经女性为对象进行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一周慢跑一小时或者散步三小时可最大程度减少31%的肾结石患病率,经常养花弄草也有助于预防肾结石。
此外,研究还表明,每天摄取超过2200卡路里,那肾结石的患病率将高达42%。女性频发肾结石不仅会对肾脏造成损伤,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诱发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最新一期上。(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相关专题:生物医药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免疫功能
相关阅读:
●
丙烷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德国应用化学》中科院研究小组合成二氢豆香素获进展
●
中科院研制出基于碳纳米点的超稳定强荧光复合材料

化学词典告诉你丙烷的制备方法及用途。丙烷,三碳烷烃,化学式为C3H8,结构简式为CH3CH2CH3。通常为气态,但一般经过压缩成液态后运输。原油或天然气处理后,可以从成品油中得到丙烷。丙烷常用作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在销售中,丙烷一般被称为液化石油气,其中常混有丙烯、丁烷和丁烯。为了发现意外泄露,商用液化石油气中一般也加入恶臭的乙硫醇。 丙烷的制备方法丙烷是处理天然气或精炼原油得到的副产物。在处理天然气的过程中,必须将丁烷、丙烷和大量的乙烷从原气中去除,否则这些挥发物会在天然气管道中发生缩合。精炼原油的过程中,丙烷作为一个副产物出现在裂解石油制备汽油和燃料油的过程中。由于是副产物,丙烷的产量不能够轻易的根据需求而转变。丙烷的用途丙烷常用作烧烤、便携式炉灶和机动车的燃料。丙烷通常被用来驱动火车,公交车,叉车和出租车,也被用来充当休旅车和露营时取暖和做饭的燃料。在北美的一些农村,人们用丙烷来填充炉灶、热水器和干手机等产热的器具。截至2000年,690万美国家庭以丙烷作为主要燃料。商用的“丙烷”燃料,或称液化石油气,是不纯的。在美国和加拿大,其主要成分是90%的丙烷外加最多5%的丁烷和丙烯以及臭味剂。这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内标准,通常写作HD-5标准。需要注意的是,从甲烷(天然气)制备的液化石油气不包含丙烯,只有从原油精炼过程中得到的丙烷才含有。同样,在一些其他国家,比如墨西哥,丁烷的标准含量会相对较高一些。丙烷的其他用途包括:蒸汽裂化制备基础石化产品的给料。在某些火焰喷射器中充当燃料或加压气体。生产丙醇的原料。热气球的主要燃料。半导体工业中用来沉淀金刚砂混合有硅的丙烷被用作一种气枪的推进剂(销售时称作绿气),用于生存游戏中。在一些主题公园和电影拍摄里,液态的丙烷被用作一种便宜而又高能量的物质来产生爆炸或一些其他的视觉效果。丙烷主要存在于油田气、自然气、炼厂气中。用于制作乙烯、丙烯、含氧化合物和初级硝基烷。在出产或应用进程中均有机遇接触。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德国应用化学》中科院研究小组合成二氢豆香素获进展。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院胡文辉研究组在双功能手性方酰胺催化的α—芳香基—β—三氟甲基二氢豆香素的不对称合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 什么是二氢豆香素二氢豆香素是很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核心结构骨架。不同取代的二氢豆香素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菌、抗感染、抗肿瘤和抗艾滋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常用的合成方法大多采用以邻位含有亲电碳原子的酚类衍生物与羰基化合物的[4+2]环加成反应,底物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氢豆香素研究进展研究人员使用奎宁衍生的方酰胺为催化剂,以2-吲哚酮衍生的不饱和酰胺和萘酚为反应原料,在仅用2.5mol%的催化剂用量下就可高效合成光活性的α—芳香基—β—三氟甲基二氢豆香素衍生物。在这个反应过程中2-吲哚酮中的酰胺砌块作为亲电试剂与酚羟基发生C—N键切断与分子内酯化反应,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在强酸、强碱或者过渡金属催化下发生。该研究代表了一种温和、高效的酰胺C—N键切断新方法,为以后酰胺砌块的活化和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研制出基于碳纳米点的超稳定强荧光复合材料。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曲松楠课题组首次研制出基于碳纳米点的超稳定、强荧光复合材料,该工作利用静电诱导自组装过程,通过碳纳米点表面电荷逐步静电吸附离子并原位形成无机包覆层,实现具有超高稳定性、强发光的碳纳米点复合材料,在开发基于碳纳米点的光电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Small上(Small,DOI:10.1002/smll.201602055),第一作者为助理研究员周鼎。该工作获得了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和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创新项目等的支持。 发光碳纳米点的应用发光碳纳米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发光材料。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优异的发光性质、低廉的制备成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其在生物成像、传感、催化、激光、光电器件及照明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发光碳纳米点难点然而,碳纳米点在白光照明中的应用进展缓慢,主要问题是碳纳米点在固态时存在严重的聚集引起荧光淬灭问题,不能在固态照明器件中应用。针对这一难题,课题组采取碳纳米点表面逐步静电吸附离子并原位形成无机包覆层的解决方案。利用碳纳米点表面电荷逐步静电吸附钡离子以及硫酸根离子,最终原位形成硫酸钡包覆碳纳米点的强荧光复合材料(荧光量子效率27%)。该复合材料能够在经过300°C处理后保持90%以上的荧光性质,并且在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中保持稳定。基于这种优良的稳定性以及强荧光性质,该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颜色转换层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LEDs)中,通过调节复合材料的比例可以实现不同色温的白光L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