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美国发现人体对艾滋病感染的“警报器”
2013-12-30 16:06:40
第三方平台
近日,由美国华人学者陈志坚领导的研究小组有了新的科研突破,他们在新一期的《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能识别艾滋病病毒的生物受体。当人体出现感染的征兆时,这个受体就会立刻“拉响警报”,这项研究对于制造对抗艾滋病的疫苗和药物有着极大的帮助。
陈志坚现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对新华社记者介绍说,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艾滋病病毒入侵后人体内的警报系统,但这一系统会被艾滋病病毒本身某些机制掩盖,所以此前花费大量时间与资金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这是艾滋病疫苗至今没有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
陈志坚领导的研究小组用生物化学手段提纯蛋白质,找到了一种叫做的cGAS的酶。他们发现,这种酶可作为艾滋病病毒及其他逆转录病毒的免疫感测器,并为此做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一是将这种酶从细胞内去除,结果细胞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就无法出现免疫反应;二是如果这种酶不去除的话,它就可以识别艾滋病病毒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并与之结合成一个叫做cGAMP的小分子,而cGAMP能激活免疫反应来抗病毒。
陈志坚打比方说,艾滋病病毒好比进入人体的“小偷”,cGAS好似人体警报系统将其识别,识别后会形成“信使”cGAMP,通过这个“信使”把“小偷”进来的消息传给“警察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让“警察局”调动一切力量抓捕“小偷”。
陈志坚表示,这一项研究成果的意义极其巨大,这或许表示可以用cGAMP这个小分子制做诸如艾滋病病毒及其他逆转录病毒的疫苗。后续还可以利用cGAMP进行是否具有疗效的相关试验。陈志坚表示,这个成果为防控与治疗艾滋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关专题:生物医药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免疫功能
相关阅读:
●
乙二醇的健康危害、毒理作用以及诊断和治疗
●
乙醚的健康危害、乙醚泄漏的应急处理和保护急救措施
●
重铬酸钾的健康危害、泄漏应急处理、防护措施和急救措施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乙二醇。本文主要介绍乙二醇的健康危害、乙二醇的毒理作用,以及乙二醇的诊断和治疗。
乙二醇的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相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报。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乙二醇的毒理作用
常因误饮防冻剂中毒。加热乙二醇可使其挥发性增高而引起吸人中毒。长期皮肤接触含乙二醇的药物可以起慢性中毒。乙二醇吸收后有20%未经代谢排出体外,其余主要经肝脏代谢,醇脱氢酶将乙二醇氧化为乙醇醛,醛脱氢酶将其氧化成乙醇酸,部分乙醇酸转化为乙醛酸,再进一步转化为草酸和乙酸。乙二醇本身虽然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但毒性很低,而其代谢产物却有很高毒性,如大量草酸会抑制心肌和导致急性坏死,并可引起脑水肿、肺水肿;乙醇酸及乳酸能抑制柠檬酸的正常代谢,使机体发生酸中毒。乙二醇中毒时的肾脏改变突出,一方面是代谢产物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另一方面草酸盐结晶(主要是草酸与体内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阻塞肾小管,是导致肾损害的主要原因。
乙二醇的诊断
乙二醇中毒的诊断要点为:
1、有乙二醇接触史,出现心、脑、肾、肺等多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尿中检测到草酸钙结晶可以诊断。
2、需要鉴别的是表现为阴离子间隙增高的其他醇类中毒的疾病。甲醇中毒眼部损害突出而乙二醇则以肾脏损害明显。而血中乙二醇测定和尿中查到草酸钙结晶有助于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乙醇酮症酸中毒鉴别。
乙二醇的治疗
乙二醇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1、清除未吸收毒物;
2、特效解毒剂;
3、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乙醚。本文主要介绍乙醚的健康危害、乙醚泄漏的应急处理和保护急救措施。
乙醚的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乙醚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乙醚泄漏的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不含过氧化物的废料液控制一定的速度燃烧。含过氧化物的废料在安全距离以外敞口燃烧。
乙醚的保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重铬酸钾。本文主要介绍重铬酸钾的健康危害、重铬酸钾泄漏应急处理,重铬酸钾的防护措施和急救措施。
重铬酸钾的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
重铬酸钾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光焕发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重铬酸钾的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