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展会信息
2013亚太国际精细化工展会
2013-09-02 15:33:52
第三方平台
展览时间:2013-09-19 至 2013-09-21
展出地点:泰国 曼谷
主办单位:英国Quartz Business Media
承办单位:杭州鼎忻展览有限公司
国 家:泰国
展会简介:
泰国作为东南亚化工生产和贸易的桥梁,将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化工专业人士到会。作为Chemspec系列展的主办方,英国Quartz Business Media有着二十多年精细化工市场的经验。由主办方的大力宣传,届时将有5000名专业观众到会参观。
该展会得到泰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展会给予全方位的宣传和支持。展会将根据行业特点设置医药中间体区、橡塑区、政策法规区、绿色化工区。同时还将有印度、英国、德国和中国国家展团。
参展范围:
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橡胶和塑料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农用化学品、定制加工、染料、颜料、电子化学品、化妆品原料、香精香料、催化剂、水处理剂、生物技术、肽类、蛋白质等精细化工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亚硝酸钠的化学式怎么写,如何防腐
●
食物中的亚硝酸钠来源有哪些,有毒吗
●
渗碳体的分子结构及加工工艺

化学词典告诉你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以及防腐原理。亚硝酸钠是亚硝酸根离子与钠离子化和生成的无机盐。亚硝酸钠易潮解,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水溶液呈碱性,其pH约为9,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亚硝酸钠有咸味,又是被用来制造假食盐。 亚硝酸钠的化学式怎么写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₂,属强氧化剂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能引起爆炸或燃烧,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遇强氧化剂也能被氧化,特别是铵盐,如与硝酸铵、过硫酸铵等在常温下,即能互相作用产生高热,引起可燃物燃烧。亚硝酸钠防腐原理致癌物质亚硝胺产生于食物中天然含有的胺类与加工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化学反应。在酸性环境(例如胃液)中火加热条件(例如烹饪过程)下,亚硝胺可以形成重氮盐。特定的亚硝胺类化合物,例如N-亚硝胺和N-亚硝基四氢吡咯可以产生碳正离子与细胞中的生物亲核试剂发生反应(例如DNA或酶)。一旦这样的亲核取代发生在一个生物大分子上的关键部位,就可能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癌变或细胞凋亡。

化学词典告诉你食物中的亚硝酸钠来源有哪些,有毒吗。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在食品安全中最备受关注的应该就是它了——亚硝酸钠。那么一般来说食物中的食物中的亚硝酸钠主要来源于哪些呢? 食物中的亚硝酸钠来源(1)肉类食品,主要是使用过亚硝酸钠的加工肉制品,包括腌腊肉制品(如咸肉、腊肉、腊肠、板鸭等)、酱卤肉制品(如酱肉、卤牛肉等)、西式火腿、肉灌肠类、肉类罐头等。(2)蔬菜。过量施用硝态氮肥的一类蔬菜,较严重的为绿叶蔬菜中的甜菜、莴苣、菠菜、芹菜及萝卜。酸菜等腌渍食品、放置时间超过12小时的熟菜、霉变蔬菜等一般含量也较高。一般家庭腌制的酸菜中,酸菜中的亚硝酸盐6天时升至最高,20天后基本彻底分解,因此20天后食用就不必担心了。(3)水。一般存在于苦井水、久煮的蒸锅水里。(4)火锅食品。火锅就餐时间一般在45~90分钟,就餐时间越长,尾汤中亚硝酸盐含量就越多,酸菜汤底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最多,海鲜汤底其次,骨头底汤增加最少。因此,要喝汤的还是前30分钟喝最好。亚硝酸钠有毒吗亚硝酸钠在众多食品添加剂中是急性且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一旦超过亚硝酸钠的使用限量就可能出现危害。而若人体口服300mg~500mg亚硝酸钠即可引起食物中毒,口服2000~3000mg就会引起死亡。因为亚硝酸钠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其典型症状为口、唇、舌、指甲等青紫,严重时呼吸衰竭而亡。亚硝酸钠还可与食物中的胺反应,生成N-亚硝胺,导致蓄积性中毒,并可诱发多部位癌变。但是,只要亚硝酸钠的使用量控制在规定范围类,还是不用担心的哦!

化学词典告诉你渗碳体的分子结构及加工工艺。渗碳体(cementite)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渗碳体的含碳量为ωc=6.69%,熔点为1227℃。其晶格为复杂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HBW=800,塑性、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很大。 渗碳体的分子结构渗碳体的分子式为Fe3C,它是一种具有复杂晶格结构的间隙化合物。它的含碳量为6.69%;熔点为1227℃左右;不发生同素异晶转变;但有磁性转变,它在230℃以下具有弱铁磁性,而在23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其硬度很高(相当于HB800),而塑性和冲击韧性几乎等于零,脆性极大。渗碳体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腐蚀,在显微镜下呈白亮色,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态很多,在钢和铸铁中与其他相共存时呈片状、粒状、网状或板状。渗碳体是碳钢中主要的强化相,它的形状与分布对钢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Fe3C又是一种介(亚)稳定相,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渗碳体的加工工艺钢中渗碳体以各种形态存在,外形和成分有很大差异。一次渗碳体多在树枝晶间处析出,呈块状,角部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破碎后呈多角形块状;二次渗碳体多在晶界处或晶内,可能是带状、网状或针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退火、回火后呈球状或粒状。在金相图谱中渗碳体白亮,退火状态呈珠光色。一次渗碳体和破碎的共晶渗碳体只有在莱氏体钢丝,如9Cr18、Cr12、Cr12MoV和W18Cr4V中才能见到,只要热加工工艺得当,冷拉用盘条中的一次渗碳体块度应较小、无尖角,共晶碳化物应破碎成小块、角部要圆滑,否则根本无法拉拔,渗碳体带轻度棱角的盘条,可以通过正火后球化退火+轻度(Q020%)拉拔+高温再结晶退火的方法加以挽救。带状和网状渗碳体也是拉丝用盘条中不应出现的组织,这两种组织提高钢的脆性,不利于钢丝加工成形,显著降低成品钢丝的切削性能和淬火均匀性,对网状2.5级的盘条可用正火的方法改善网状,一般来说钢丝经冷拉-退火两次以上循环,网状可降低0.5-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