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专家预测石油将成为需求增长最慢燃料
2013-12-27 09:34:01
第三方平台
“未来需求增长最慢的燃料将会是石油,而且这一趋势暂时不会被逆转。”这是《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对未来石油需求做出的一项预测。该报告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多位专家参与撰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昨日在北京发布。
蓝皮书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有三:一是从地区角度来看,石油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而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在2005年已经达到峰值,今后石油消费量将会有所下降。
二是中国将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增长的最大来源,并且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石油消费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部门,随着工业发展过程中能耗的降低以及人口增速的放缓,交通运输业将成为主要的石油消费增长动力。但是由于中国整体燃料结构中石油所占的份额比其他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新兴经济体要低得多(约为20%),因此,其人均石油消费量将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是由于对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石油依存度高所带来的担忧,一系列减缓石油消费增长的政策可能会被中国采用,例如鼓励使用其他类型的能源或者对交通运输业提高征税这些措施,这些都会有效地降低石油消费的增速。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能源环境
相关阅读:
●
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获得进展
●
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制取方法及常用配方
●
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及用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获得进展。黄素依赖的加氧酶是一类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或黄素单核苷酸为辅酶的氧化还原酶,在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参与各种与氧化还原相关的生化反应。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文课题组和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郭寅龙课题组合作,以硫肽类抗生素的典型代表硫链丝菌素(Thiostrepton,TSR)为研究对象,报道了一例黄素依赖的加氧酶通过底物的立体专一性氧化来促进吲哚五元环的扩环重排,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喹啉单元形成的酶学新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硫肽类抗生素是一类富含元素硫、结构被高度修饰的环肽类抗生素,大多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含喹萘啶酸单元的双环硫肽具备抗耐药菌活性,并具有抗癌、抗疟、抗支原体以及免疫抑制等活性,如代表性成员硫链丝菌素TSR。刘文课题组长期从事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及分子改造研究,前期研究工作证实了QA部分的修饰对于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改善十分重要。QA的生物合成起源于L-色氨酸,但如何进过分子内的重排扩环反应形成关键的中间体喹啉酮并不清楚。结合体内生物转化、体外生化验证等多种手段,研究人员发现黄素依赖的加氧酶TsrE能够以还原态黄素FADH2为辅因子,利用O2立体专一性地氧化中间体2-甲基吲哚-3-丙酮酸并形成C3位为S构型的高活泼性的羟基中间体,从而诱发了包括C-N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紧密偶联在内的水解开环、环化和芳构化反应,促使吲哚转化为喹啉单元;后者经过修饰与活化之后,与来源于前体肽的硫肽核心骨架整合,形成TSR-型双环硫肽成员所特有的侧环体系。郭寅龙课题组运用质谱分析手段,对这一不同寻常的扩环重排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泼性中间体进行了捕获和鉴定。上述发现代表了色氨酸官能团化的一种新策略,丰富了有关TSR-型双环硫肽侧环构筑的认知,所催化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种吲哚扩环机制在自然界中可能普遍存在,如植物来源的抗疟药奎宁(Quinine)类天然产物的形成也经历了类似的选择性氧化诱发的扩环过程。

化学词典告诉你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制取方法及常用配方。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固体,是氧化性杀菌剂中杀菌最为广谱、高效、安全的消毒剂,也是氯代异氰尿酸类中的主导产品。可强力杀灭细菌芽孢、细菌繁殖体、真菌等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对肝炎病毒有特效杀灭作用,快速杀灭并强力抑制循环水、冷却塔、水池等系统的蓝绿藻、红藻、海藻等藻类植物。 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制取方法过程:将氰尿酸与烧碱按1:2的比例(摩尔比)配制成氰尿酸二钠盐,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生成二氯异氰尿酸浆料,离心分离得到湿的二氯异氰尿酸;接着将其投入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母液中,按1:1的比例(摩尔比)滴加烧碱进行中和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湿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干燥后得到二氯异氰尿酸钠或其二水化合物产品。优点:(1)可以实现二氯异氰尿酸和二氯异氰尿酸钠联产,其中二氯异氰尿酸也是氯代异氰尿酸类产品的一个重要品种,可作为消毒杀菌剂使用(2)产品质量高。由于二氯异氰尿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仅0.7%,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基本可以洗涤干净,中和反应没有其它杂质生成,因此产品纯度较高,含盐量少;(3)原料消耗较低。缺点:(1)二氯异氰尿酸的腐蚀性较大,对反应釜和离心设备的防腐要求较高,设备投资相对较大;(2)氯化尾气吸收有较多的次氯酸钠副产物。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常用配方二氯异氰尿酸钠经常与磷酸盐、硅酸盐、表面活性剂、酸式盐、碱式盐、中性盐复配使用,以增强其络合钙的能力、对水的硬度控制力、去垢能力以及酸碱性等。餐饮具清洗要求有高的去污能力、灭菌能力、软化水能力以及一定的溶解速度,同时要保护金属不受腐蚀。典型配方:二氯异氰尿酸钠3.5%(质量,下同),三聚磷酸钠30%,正硅酸钠水合物5%~1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5%,纯碱适量。羊毛制品洗涤典型的配方:(1)二氯异氰尿酸钠0.5份(质量,下同)、醋酸0.15份,湿润剂0.02份,水600份,羊毛织物200份,常温下浸泡时间为0.5h;(2)二氯异氰尿酸钠0.5份,过氧乙酸0.15份,湿润剂0.02份,水600份,羊毛织物200份。宾馆、餐厅的棉织物,如枕巾、毛巾、床单、桌布等用具的消毒配方:二氯异氰尿酸钠18%(质量,下同),三聚磷酸钠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硫酸钠34%,碳酸钠25%,有效氯10%。碱性条件下的消毒配方:二氯异氰尿酸钠25%(质量,下同),磷酸三钠10%,硫酸钠65%,有效氯13.9%。酸性条件下的消毒配方:二氯异氰尿钠28%(质量,下同),硫酸钠42%,磷酸氢钠30%,有效氯酸15.5%。中性条件下的消毒配方:二氯异氰尿酸钠34%~40%(质量,下同),硫酸钠60%~66%,有效氯18.9%~22.4%。

化学词典告诉你氯丙烯的生产方法及用途。氯丙烯,化学品,无色液体,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可作为生产环氧氯丙烷、丙烯醇、甘油等的中间体,用作特殊反应的溶剂,也是农药、医药、香料、涂料的原料。 氯丙烯的生产方法1.高温氯化法丙烯和氯气在高温下进行氯化反应;工艺过程如下;干燥的丙烯(新鲜丙烯:循环丙烯=1:3)在加热中预热至350-400℃,在反应塔入口处,与氯气混合(氯气:丙烯=1:3),经特制的喷嘴喷入炉内,炉内温度为500℃左右,利用氯化反应热预热丙烯。丙烯单程转化率为25%,氯的转化为化学计算量,烯丙基氯的总收率为80-85%,除主产品烯丙基外,还有1,2-二氯丙烯、1,3-二氯丙烯、氯化氢、1,2,3-三氯丙烷及其他少量副产品。氯化反应物急冷到50-100℃,以除去氯化氢和丙烯,再经分馏而得丙烯氯。对于年产1。35万t烯丙基氯装置,每吨产品约消耗丙烯700kg,氯气1120kg。2.氧氯化法以丙烯为原料,以碲为催化剂,通过下列反应得到烯丙基氯;丙烯、盐酸和氧按2.5-1:1:1-0.2(摩尔比)的例混合。反应在240℃,0.101M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器为流化床,催化剂是载于载体上的TeV2O5H3PO4,并添加含氮物作促进剂。选择性90%以上,流化床的空时收率大于100g烯丙基氯/L催化剂·小时。在小批量生产时,可以通过烯丙醇氯化得到;于10-20℃将硫酸加到烯丙醇、氯化亚铜和盐酸中。加毕,保温反应5h。静置分层,分去下层混酸,上层液水洗1次,5%碳酸钠溶液洗1次,再水洗1次,分尽水后,蒸馏收集40℃以上馏分,得烯丙基氯。氯丙烯的用途可作为生产环氧氯丙烷、丙烯醇、甘油等的中间体,用作特殊反应的溶剂,也是农药、医药、香料、涂料的原料。用于有机合成及制药工业,3-氯丙烯又名烯丙基氯,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在农药上用于合成杀虫单、杀虫双及杀螟丹的中间体N,N-二甲基丙烯胺和拟除虫菊酯中间体丙烯醇酮,此外也是医药、合成树脂、涂料、香料等的重要原料。该品兼有烯烃和卤代烃的反应性,是甘油、环氧氯丙烷、丙烯醇等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也用于农药、医药的原料。还可用作合成树脂、涂料、粘结剂、增塑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土壤改良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原料,主要用于制造环氧氯丙烷、甘油、氯丙醇、丙烯醇、农药杀虫双、医药、树脂、涂料、粘合剂,以及丙烯磺酸钠,润滑剂等。用于有机合成、农药、涂料、合成树脂,也用作粘合剂、润滑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