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化工热点
塑料管道行业喜迎政策利好
2014-01-06 09:45:35
第三方平台
由于得益于化工建材的大发展,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正在面临着高速发展。有相关数据得出,去年全国塑料管道产量大致超过800万吨,其中广东、浙江、山东占据总产量的大约42%。
协会人士罗百辉分析指出,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国内塑料管道行业的明天无疑将格外美好。诚然,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无疑亮点颇多。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将加大地提升塑料管道行业的深层次发展。
一方面,国家对水利建设的大力投入将极大提升对于管道行业的需求。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每年投入4000亿元用于水利建设,塑料管道行业作为水利建设的基础行业必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系统建设与建材下乡也将极大地拉动塑料管材的需求。考虑到我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且尚待挖掘,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空间无疑更加宽广。从目前情况来看,塑料管道行业已经在农村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塑料管道行业正享受着政策的春风,行业景气度空前高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进入整个领域。数据显示,较大规模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超3000家,年生产能力超1500万吨,年产能1万吨以上企业达300家,有20家多家年产能超过10万吨。
有鉴于此,罗百辉指出,塑料管道行业的新时代已经被开启。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塑料管道行业有必要加强技术的研发与规模的扩张,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才能牢牢掌握市场的主导权。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相关阅读:
●
苯酐的生产工艺和用途是什么
●
乙基氯化物工艺流程及用途
●
《美国科学院院刊》:基因改造蚊种有望终止疟疾传播

化学词典告诉你苯酐是什么以及苯酐生产工艺及用途内容,苯酐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制造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等。因其独特的性质,苯酐应密封阴凉保存。
苯酐是什么
苯酐又称邻苯二甲酸酐、酞酐C8H4O3,英文简写为PA,是邻苯二甲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的环状酸酐。为具有特殊气味的白色、针状晶体。分子量148.11。密度为1.53g/cm3(4℃)。熔点130.8℃。沸点284℃(升华)。爆炸极限10.5%(193℃)、1.7%(140℃)。易溶于热水,在热水中溶解为酞酸;亦可溶于醇;难溶于二硫化碳;微溶于冷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增塑剂、醇酸树脂、染料、不饱和树脂以及某些医药和农药。
苯酐生产工艺
方法一
其制备方法是由萘或邻二甲苯催化氧化,现在国内大部分已采用邻二甲苯氧化,现分述如下。
(1)萘氧化法
有沸腾床和固定床法,国内主要采用沸腾床。其工艺是:将热空气送入装有钒催化剂(V2O5)的沸腾床氧化器中升温至300~340℃,将催化剂活化数小时,然后将空气送入氧化器,将熔化的萘喷入氧化器催化层中,反应温度360~380℃,反应后产生的苯酐气体经沸腾床顶部的过滤管滤去催化剂后,经过冷凝器多级冷凝,尾气再经水喷淋塔吸收,将热机油送人热熔冷凝器的翅片管中,苯酐熔成液体,流入储槽即为粗品,分别用浓硫酸处理,碳酸钠中和,然后精馏得成品。
(2)邻二甲苯氧化法
本法分固定床法和沸腾床法(流化床法)。
①流化床法 以钒一钾一锑的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以扩孔硅胶为载体,制成粉状催化剂,在流化床内进行氧化反应,邻二甲苯与空气在气化器内混合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温度365~380℃下进行。
②固定床法 以五氧化二钒为主的钒系催化剂,在列管式固定床进行。将过滤后的无尘空气经压缩、预热与气化的邻二甲苯蒸气混合后进人反应器,在400~460℃进行氧化反应,进料空速2000~3000h-1,空气中的邻二甲苯浓度40~60g/m2,反应热由管外循环熔盐带出。反应产物进入蒸气发生器,被冷却的反应气经进一步冷却回收粗苯酐,尾气经水洗回收顺丁烯二酸酐,粗苯酐经减压粗馏,塔顶分馏出低沸点的顺丁烯二酸酐等,塔底物料再真空精馏,得到苯酐成品。
方法二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有两种苯酐原料路线,即邻二甲苯法(简称邻法)和萘法。生产工艺有三种:固定床氧化法、流化床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法。世界苯酐生产中以邻法固定床氧化技术为主,大约占苯酐生产总能力的80%以上。1.邻二甲苯氧化法一般采用以五氧化二钒为主的钒系催化剂进行邻二甲苯的气相氧化,反应器多数为列管式固定床。将过滤后的无尘气经压缩、预热,与气化的邻二甲苯蒸气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在400-460℃进行氧化反应,进料空速2000-3000h-1,空气中邻二甲苯浓度40-60g/m2(标准),反应热由管外循环的熔盐带出。反应产物进入蒸气生器,被冷却的反应气经进一步冷却,回收粗苯酐。尾气经水洗回收顺丁烯二酸酐后放空。粗苯酐经减压粗馏,由塔丁分离出低沸点的顺丁烯二酸酐,甲基顺丁烯二酸酐及苯甲酸等;塔底物料经真空精馏,得到苯酐产品。原料消耗定额:邻二甲苯(98%)1138kg/t。2.萘催化氧化法萘熔融气化后与空气在沸腾床或固定床反应器内,在催化剂五氧化二钒存在下,催化氧化生成苯酐气体,经冷凝热熔而得粗酐,通过热处理后再经减压蒸馏、冷凝、分离而得精苯酐。原料消耗定额:萘(95%以上)11250kg/t。
苯酐的用途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都是重要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酐与多元醇(如甘油、季戊四醇)缩聚生成聚芳酯树脂,用于油漆工业;若与乙二醇和不饱和酸缩聚,则生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可制造绝缘漆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邻苯二甲酸酐也是合成苯甲酸、对苯二甲酸的原料,也用于药物合成。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乙基氯化物工艺流程以及乙基氯化物用途的内容,乙基氯化物的化学品名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分子式C4H10O2PSCl。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芳香系有机溶剂,如苯、乙醚等,是合成辛硫磷、乙基对硫磷等有机磷农药的专用中间体。
乙基氯化物工艺流程
以五硫化二磷为原料,同无水乙醇反应得到乙基硫化物,再与氯气反应,得到氯化物粗品。
乙基氯化物粗品的精制原工艺采用硫化钠精制,改进后工艺采用亚硫酸氢铵和碳酸铵精制。
详细流程:
目前国内工业化生产乙基氯化物主要采用五硫化二磷法,即由五硫化二磷先与乙醇反应制得乙基硫化物,再经氯化制得乙基氯化物,副产物氯化硫可用亚硫酸钠分解。但此法耗用大量的亚硫酸钠,生产设备庞大,而且产生大量废水,三废处理困难。因此,新工艺改用硫化钠分解氯化硫,使氯化物质量有所提高,纯度可达97%以上。S2Cl2+Na2S→2NaCl+3S↓ 所需硫化钠是上道工序废气硫化氢经烧碱吸收而得。析出的硫磺呈结晶状,可用于生产硫酸或五硫化二磷。
具体工艺过程为:将由五硫化二磷路线制得的乙基硫化物抽入氯化反应釜中,搅拌并降温至15℃,开始通氯气,控制氯化温度在25~28℃(冬天为30~35℃),通氯气速度约为40~50kg/h,氯气压力为0.1kPa左右。生成的氯化氢气体经石灰中和排出,反应1h后得乙基氯化物粗品,含量为63%~67%,收率94%左右。
再将乙基氯化物粗品加入乙基氯化物精品中,加入复合助催化剂,在5~25℃温度下滴加18%的硫化钠水溶液,加完后于5~30℃保温反应10~20min,精制液过滤分层,油层用清水漂洗得精品,含量96%~98%,不含游离碱。除此之外,制备乙基氯化物的方法还有三氯硫磷法、乙醇钠法、乙醇碱粉法等。
乙基氯化物用途
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农药中间体,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辛硫磷、二嗪磷、喹噁硫磷、哒嗪硫磷、三唑磷、嘧啶氧磷、治螟磷、毒死蜱、内吸磷和增效剂增效磷等,也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及其他含硫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原料。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近期,科学家改造出可抵抗疟原虫感染的突变蚊种,以期能在某些地区一劳永逸的阻断疟疾传播。携带疟原虫(Plasmodium)的蚊子可将疟疾感染给人类。先前的研究表明,基因改造的蚊子可以彻底断绝疟原虫P. falciparum的感染,但研究者们并不能保证这种抗性基因可以在野生种群中快速地传播。
基因驱动技术提出
11月23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项研究利用了一种存在争议的基因驱动(gene drive)技术,使得改造蚊种所携带的抗性基因能够稳定遗传给几乎所有的子代,而在通常情况下,这一遗传比例仅能达到一半。通过这种技术,一种新型基因就能像星星之火一样在野生种群中快速传播开来。
哈佛大学的进化工程学家Kevin Esvelt从事酵母和线虫的基因驱动研究,他表示:“这项工作意味着,现阶段的研究与最终能够投入使用的基因驱动候选方案已经近在咫尺”。
而对于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Anthony James来说,这项成果意味着30年来通过蚊类遗传学防治疟疾的研究画上了句点。
为实现这一目标,James及其研究团队始终致力于分子遗传工具的构建。他们曾成功解决了培育转基因蚊子的这一著名技术难题,并筛选出抵抗疟原虫P. falciparum感染的抗性基因。但James并不能保证这些基因可以在野生种群中稳定遗传下去。
基因驱动技术突飞猛进
基因驱动的概念已经出现了十年左右,James的研究团队也曾对此进行过尝试,但进展一直非常缓慢,这让大家十分痛苦。
就在今年一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发育生物学家Ethan Bier和Valentino Gantz与James取得联系并带来令人振奋的成果:他们已经在果蝇中成功地实现了基因驱动技术,并且想要尝试将该系统应用到蚊子中。James立即表示同意并开始进行合作实验。
在果蝇试验中,Bier和Gantz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来实现基因驱动。他们在果蝇体内插入了一些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是可以把特定突变插入基因组中的系统组件,随后CRISPR-Cas9系统即可将突变从一条染色体复制到另一条染色体上。James利用这套系统将两个抗疟原虫基因成功导入到蚊子体内。
这种改造蚊种可将修饰基因稳定遗传给超过99%的后代。尽管研究者们没有验证是否所有的蚊子能够抵抗疟原虫,但是他们可以确认子代蚊子体内都表达出该抗性基因。
从事新兴技术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科学家Kenneth Oye表示:“这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突破意义,该领域正在飞速发展”。
基因驱动技术疟疾防治研究
其他研究团队也正在利用基因驱动技术进行疟疾防治研究。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基于CRISPR技术在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中完成了基因驱动,该蚊种已知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传播疟疾。据团队成员、进化遗传学家Austin Burt介绍,该研究中的基因驱动可使得雌蚊中与产卵有关的基因失活,从而减少蚊类种群量。该研究成果将发表在下个月的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
Oye表示,这样的技术突破已经超前于有关应用基因驱动改造野生种群的生物监管和政策研讨。由于基因驱动技术有可能颠覆整个生态系统,因而也饱受争议。
Oye认为研究人员在进行野外试验之前,应当充分考虑突变物种将引发的长期影响,包括遗传稳定性、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的可能性及其对应的防控措施等。他表示:“我并不担心研究失败,反而对这些超自然的破坏力感到担忧。”
Esvelt提到,美国地区的科研工作者挑选外来蚊种进行试验是一个极其明智的选择。“即便这些蚊子逃出实验室,也无法繁殖和传播驱动基因。”
James预计其研究团队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来准备适用于野外试验的蚊子,但他并不急于将蚊子释放到野外。“除非社会科学发展到让我们可以妥善掌控这种新技术的程度,否则我们不会进行下一步的实验”,他说,“我们并不想做任何愚蠢的事情。”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