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洛杉矶推行新措施降低城市能源消耗
2014-01-10 15:06:45
第三方平台
美国人口第二大的城市洛杉矶在近日表示,计划建成全球第一个建设“清凉屋顶”的大都市。该市议会全票通过《市政建筑规范》的修正案,这个修正案要求在建筑顶部建造能够向空中反射和折射太阳热能的“清凉屋顶”,并且将太阳辐射热能阻挡在建筑之外。
洛杉矶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因此清凉屋顶在洛杉矶大有用武之地。对于清凉屋顶的改造来说,白色屋顶是最为流行的选择。据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热岛效应项目组”测算,白色屋顶在夏季可以将80%的太阳光照反射掉,从而起到为建筑物降温的作用。
清凉的建筑在夏季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这意味着为房主节省了开支。此外,由于空调使用的减少,臭氧排放也将逐步降低,改善空气质量,并能降低建筑屋顶的维护成本。
“气候解决方案计划”是由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发起的机构间缓解气候变暖合作组织,该计划执行总裁乔纳森·帕弗里(Jonathan Parfrey)介绍说:“对于洛杉矶来说,建设清凉屋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降低该市的能源消耗成本,显著减少全市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对于洛杉矶的市民来说,清凉屋顶是一个可以带来三重功效的方案,在酷暑时节能将建筑温度降下来保护自身,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省成百上千万美元的开销,还能够帮助洛杉矶在本市范围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11年发布的报告称,假设洛杉矶建筑物全部采用清凉屋顶的话,每年将可节省3千万美元。该报告起草人凯拉·霍洛维茨(Cara Horowitz)表示:“在洛杉矶推广清凉屋顶能够带来明显的气候变化效益,降低的气温可以抵消掉近4千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大致相当于洛杉矶市一年 80%的温室气体排放或者700万辆汽车在一年时间内产生的尾气排放。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能源环境
相关阅读:
●
合成氨行业面临窘境 或将遭遇洗牌
●
英国研究发现生物钟能调节人体对病毒抵抗能力
●
我国页岩气开发遭遇瓶颈 面临环境影响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合成氨行业面临窘境或将遭遇洗牌。合成氨行业是我国化肥工业的基础,也是传统煤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合成氨产能达到8300余万吨,年内表观消费量在5800万吨左右,行业产能过剩率在30%以上。国内大部分的大型合成氨装置均是与尿素联产的装置,直接用来生产尿素,而市场上用于流通的贸易量大部分来自年产能20万吨以下的装置以及氮肥企业自用后的剩余量,约占总量的15%附近。然而本年度尿素行情持续低迷,部分企业尿素减量,液氨外销量提升,给本来过剩的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合成氨市场步步下移进入8月份以后,合成氨市场可以是说是步步下移,江苏市场跌幅在6.71%,河北和山东市场跌幅也分别在3.93%和3.54%。市场持续下滑给行业发展带来困扰,厂家亏本销售,需求支撑乏力,出货面临较大压力。合成氨市场如何走出窘境,还需自我救赎。如何进行自我救赎,还需我们在探索中不断摸索。首先从供应层面来看,要控制量,控制产能进一步增加,淘汰落后产能,而合成氨的需求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从下游需求比例可以看出,主要下游是尿素,而目前尿素也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需求继续增加幅度较为有限。下游化工产品丙烯腈以及己内酰胺等需求进一步增加存有空间。从产能方面来看,应着眼于淘汰落后产能以及产能置换升级为主。另外,需要改善原料结构,目前天然气价格偏高,气头企业生产成本压力较大,未来市场应减少气头企业,转换为煤头企业,减轻企业成本负担。与此同时,要提高环保节能水平,以满足合成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模式。合成氨市场缺乏优势目前合成氨市场面临的是小产能企业较多,缺乏大规模优势;另外按照“合成氨行业准入条件”,应该置换部分产能较小,技术落后的企业。在需求难以跟进的情况下,首要任务应尽快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总之,合成氨行业面临上下挤压,尿素需求低迷,部分企业尿素减量,液氨外销,给本来过剩的液氨市场带来了压力。因此若要合成氨行业走出泥潭,将面临洗牌,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英国研究发现生物钟能调节人体对病毒抵抗能力。英国剑桥大学15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会出现较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人的生物钟会影响病毒复制以及扩散的能力。 生物钟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他们说,当一种病毒入侵人体内后,会“劫持”细胞内的各种运行机制和资源,从而在人体内快速复制和扩散。然而在生物钟的调节下,这些资源的数量在不同时段会出现很大波动,这就对病毒相关活动产生影响。生物钟调节着人体多项生理功能,包括睡眠规律、体温、免疫系统以及激素分泌等,而生物钟又与Bmall等多个基因相关。为验证这种理论,团队在实验室中观察了小鼠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中感染疱疹病毒产生的反应。他们发现,如果小鼠在早上感染了病毒,它们体内的病毒复制程度10倍于那些当天10小时后才感染的小鼠。研究人员随后在移除了Bmall基因的小鼠身上重复相同实验。结果显示,不论小鼠在一天中哪个时段感染病毒,病毒复制都处在非常高的水平,这显示了生物钟在其中具有的影响力。据这项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报告介绍,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也观察到了在没有免疫系统干预下病毒复制水平在不同时段会出现很大差异。研究人员说,如果破坏细胞中的生物钟,就会增加疱疹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程度。生物钟可以抵御病毒另一位作者、剑桥大学学者雷切尔·埃德加说,人体内每个细胞都存在生物钟,他们的研究显示细胞的生物钟对病毒能否成功复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当阻断小鼠或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的生物钟时,他们发现病毒感染程度不再受时间段影响,病毒可一直保持很高的复制水平。埃德加说,轮班制的工人经常要日夜颠倒地上班,打乱了他们的生物钟,这很可能是他们的病毒抵抗能力比别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我国页岩气开发遭遇瓶颈,面临环境影响。受美国“页岩革命”成功的影响,页岩气开发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作为世界第一大页岩气资源国,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国内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工作。近两年的国际油价波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内页岩气开发的步伐,但我国开发页岩气的战略方向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然而,国内仍存在一些对页岩开发环境影响的担心,一些学者和环保主义者认为页岩气开发所依赖的两项技术——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包括水资源消耗与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诱发局部微地震等。 页岩气开发成果展示实际上,国内对于页岩气开发环境问题的探讨都是基于美国学者针对美国本土页岩气开发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并没有学者对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做过定量化的研究。然而,不同的地质条件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基于美国经验来指导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实践及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是欠缺坚实依据的。页岩气对水资源的消耗主要来自两个活动,一是钻井活动中钻井液配置中的水消耗,另一个是压裂过程中压裂液配中的水消耗。由于目前页岩气开发均采取了井工厂的作业方式,这使得上述两个活动中使用的水资源可以被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平均到单井上面的水资源消耗;进一步来说,注入的压裂液也会在完井测试和生产阶段部分返排到地面,并且被部分重复利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际的水资源消耗。根据笔者的分析,在考虑了上述回收及重复利用后,四川盆地单口井水资源消耗量在1.4万到3.4万立方米之间,平均为2.4万立方米。其中,超过90%的页岩气耗水发生在压裂阶段。页岩气开发的温室气体来源页岩气开发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驱动各类设备运转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另一个是在页岩气井完井测试放喷活动中释放的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页岩气在完井阶段存在显著的甲烷排放,且排放的甲烷在没有经过燃烧处理或仅仅经过部分燃烧处理后就直接排入大气。由于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为厉害的温室气体,其增温程度是二氧化碳的25倍甚至更多,因此,大量的甲烷进入大气必然会对气候造成显著的影响。正是基于这一判断,很多国外学者指出,页岩气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甚至高于煤炭。然而,根据笔者的调研,在我国四川盆地的页岩气资源开发实践中,对于完井阶段释放的甲烷气体都经过了燃烧,使其转换成二氧化碳后再进入大气,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据此,笔者计算得出我国四川页岩气开发的单井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约为1000吨至3900吨二氧化碳当量,平均约为2300吨二氧化碳当量,而来自完井阶段的平均只有960吨二氧化碳当量,甚至低于钻井阶段的排放,显著低于美国页岩气完井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使得页岩气在我国仍然是相对于煤炭而言清洁的一种能源资源。此外,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部分井场已经使用电力作为驱动井场设备运转的动力,如果这一实践大规模应用的话,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四川页岩气开发在单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含间接排放)高于美国,但从水资源供给总量和直接排放的角度来看,这些环境影响并不能显著地制约页岩资源的开发。当是正如文中提到的,完全消除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影响则还需要考虑其他诸多因素,这些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在页岩气开发规划中予以适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