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化热点
透氧膜反应器能够提效甲烷芳构化
2014-01-17 09:12:21
第三方平台
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膜分离与催化团队负责人江河清研究员与德国汉诺威大学、尤利西研究中心、拜耳公司等机构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地在透氧膜反应器中尝试进行了甲烷芳构化反应,并且生成了苯及其衍生物。
据介绍,甲烷芳构化是将甲烷直接转化为液体产品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催化科学、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Mo/ZSM-5催化剂是目前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催化剂。但该类催化剂存在易积炭失活、甲烷转化率低等问题。研究人员尝试在该体系中引入一定量氧气或温和的氧化剂,以实现甲烷的选择性催化转化。
江河清等研究人员在透氧膜反应器中尝试进行了甲烷芳构化反应。由于反应器采用了钙钛矿型透氧膜,使氧气可以从空气侧转移到透氧膜另一侧,并与甲烷芳构化所生成的氢气反应产生水,从而打破化学平衡,提高甲烷转化率。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使用该透氧膜反应器,可将氮气保留在空气侧,并且避免其进入甲烷—芳烃体系中。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由于氧气和水蒸气的存在,能够显著改善催化剂Mo/ZSM-5的积炭失活问题,并且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材料化工
相关阅读:
●
“零能量”的代糖(添加剂、含糖量)未必好
家长不要被一些标榜“零热量”的饮料或零食所误导,而放任孩子食用。真正“零热量”的零食是不存在的,它们不过是使用了代糖,而热量相对较低,零食中本身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都是具有一定热量的。
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真正的糖虽然热量较高,但没有必要把它看做洪水猛兽,掌握好孩子吃的时机和量,对孩子还是有益处的。葡萄糖几乎是大脑唯一的燃料,大脑能持续、稳定地工作多亏有它提供能源。适当地给宝宝吃些糖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在宝宝情绪激动时给他吃点糖也可以发挥改善情绪的作用。但是饱餐后、吃饭前2小时内、睡觉前,不应给孩子吃糖或吃甜食,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胃口,增大龋齿风险。宝宝喜欢吃糖,父母不妨跟宝宝做个约定,规定每周可以吃的量,以及吃糖的时间。
代糖其实就是一种甜味剂,甜味剂有效解决了蔗糖成本高、能量高等不足,而且其甜度与蔗糖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越来越受到商家的欢迎。因为用在食品中也会让人产生“甜”的感觉,所以甜味剂的名字也叫“代糖”。因为不含有“真正的糖”,这类含有代糖的食品还常常贴有“无糖”或“零能量”等标签,给购买者以“健康食品”的形象,以刺激购买欲。
有研究认为长期过量摄取阿斯巴甜会对身体产生毒性。这是因为阿斯巴甜会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甲醇,天门冬氨酸会造成脑部伤害、内分泌失调或肿瘤,而甲醇在体内可以代谢成甲醛和甲酸等有害物质,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患者如果服用苯丙氨酸会导致智力发育障碍,这被称为苯丙酮尿症。而且,怀孕中的妇女最好也不要摄入阿斯巴甜。
●
科学家提出新型光电容集成概念
可持续的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为满足未来绿色环保的能量需求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伴随着接近15%的光电转换效率和低廉的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光伏电池之一。同时,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因其超高的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在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同一工作体系中,目前所用的光电转换器件和能量存储器件都是通过外接电路连接并且独立控制的,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空间的浪费与能量的额外消耗。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沈国震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李东栋副研究员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双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组装的光电容集成概念,并且通过对材料的掺杂改性,成功地制备出了具有优良能量转换与存储总效率、高循环稳定性的集成光电容器件。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上。
该工作验证了集成光电容的设计概念的可行性,有望在轻质、便携、节能器件中得到应用。同时,采用柔性基底还有望实现柔性集成光电容系统,从而在下一代柔性、可穿戴器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深度测序技术发掘植物病毒资源
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因其快速和灵敏的检测特点已成为植物病毒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这一技术具有非序列依赖性的优势,能同时检测植物样品中可培养和不可培养的、含量高及含量低的所有的DNA病毒、RNA病毒以及类病毒,它的出现极大地变革和推进了病毒的发现历程,近期来自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围绕NGS及其在植物病毒发掘中的应用研究和前景进行概述和展望。
植物病毒俗称植物上的癌症,其流行和爆发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和人类食品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因植物病毒病造成的农业损失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0%.对植物病毒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对于病毒病的防控十分重要和紧迫.病毒诊断一般要求达到检测并鉴定病毒到种的水平.检测植物病毒的传统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电子显微镜观察、指示植物接种、通过PCR或RT-PCR进行的DNA扩增、芯片杂交等.上述方法使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病原物的基因组特性、血清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理化特性等有预先的了解,而在对未知病原物了解缺乏的情况下,这些检测方法就显得耗时长、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检测误差等问题,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第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发展迅猛,与Sanger测序技术相比,NGS是一种能一次对几十万到几百万的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的高通量的测序技术,这种高通量测序使得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地分析成为可能,因此又被称为深度测序(deepsequencing).相比传统的个体基因组测序,NGS使得测序价格日益廉价,并且在生物信息学软件的辅助下,可以将大量不同基因片段的信息连接起来进行基因组组装,完成生物的基因组测序,这种新的测序技术革新了植物病毒的诊断方法,对于病毒的流行病学和生态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